ecommerce像曾經聽起來這般未來主義,無人駕駛飛機飛越長空派送包裝好的生活用品和其他商品到消費者家門,這其實並不遙遠。Amazon.com已經努力讓這成為現實,大力投資這項技術,給數以百萬計的顧客實現當天送達。無人機技術並不能很快實現,但是企業、品牌商和零售商正不斷地設計出數字策略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就美國包裝消費品(CPG)而論,電子商務仍處於初期,約佔4%的總CPG銷售。然而結果是,它的增長速度空前,每年混合增長率超過20%。象Amazon.com這樣的公司致力於清除網購的主要障礙之一——必須坐等你來購買——這個數字渠道未來將會奪得更大的銷售份額。

隨著媒體日漸分散化、零售局面的變化以及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使用者快速增長,尼爾森預計未來十年購買模式將會發生鉅變。因此零售商和製造商需要戰略性開發自己的數字平臺。事實上,認為所有的數字顧客都一樣——然後制定一個一維的電子商務策略——是錯誤的。

讓所有數字顧客都參與進來

儘管美國的電子商務取得重要增長,然而只有30%的人會網逛CPG。而且,這些顧客中僅有半數會線上購買消費品。其餘的人使用數字方法來蒐集資訊、調查和對比價格。最終,這個群體主要會線上下購買。瞭解顧客線上與線下的需求對加強各個渠道的生意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更好地瞭解顧客需求的幅度,尼爾森劃分了七個數字群體,每個都有自己獨特的態度和購買習慣。這些群體包含從厭惡科技的顧客(他們只會出於必要才網購),到數字提倡者(他們認為網購比線下購物有更多好處)。

例如,“無計劃者”群體——那些通常衝進商店,到了那裡再決定買什麼的人——目前在藥品與大眾渠道上多花11%,在便利店多花25%。“無計劃者”還不認為網購比實體店方便,但是相信網購流程,經常覺得網上有更好的分類和更多價值。隨著網路市場繼續發展,零售商應該密切關注這個群體:

  •  “無計劃者”可以接受數字購買這個理念(他們在所有數字CPG顧客中佔15%),如果方便,線上零售商能滿足他們當前從實體店買來的商品,他們會轉變他們的觀念和購物模式(如:當天送達、輕鬆找到並支付、為了輕鬆訂購而設的購物清單等)。
  • “無計劃者”網購所花金額(每次30美元)與在實體店購物的消費額(每次33美元)大致相同。如果零售商能夠通過網路吸引這個顧客群,那麼它不太可能會失去這些含金量高的顧客而敗給線上競爭者。
  •  由於這個群體常常有個大家庭,所以或許能通過大量網購獲取增量收入。

理所當然,數字渠道吸引了消費者、製造商和零售商等人的注意。這是一個創新和未來增長的成熟渠道。今天,只有四分之一的網路顧客認為網購的價格更好;三分之一的人認為網上的產品分類更好;四分之一覺得網購CPG比在實體店購買更方便。

現在,每個人(88%)不想付郵費。但是態度會轉變,接著,網購和購買習慣也會發生改變。通過了解不同型別的數字顧客,認識他們如何與品類、品牌和渠道互動,更重要的是,瞭解他們參與或不參與CPG購物世界的動機,企業可以在這個不斷髮展的數字購物世界裡為自己成功開啟銷路。對數字顧客的深入瞭解將讓企業優化自己的數字策略,併為自己未來的成功爭得一席之位。

 

Via: 199it翻譯自Niel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