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炘:你的軟體測試基因是什麼?

發表於2012-11-09

注:本文來自文章作者賀炘(@賀炘-讓測試敏捷起來) 的投稿。伯樂線上也歡迎其他朋友投稿,如果您有新浪微博,請投稿時記得留下哦~

作為專業的軟體測試工程師,為了提升我們的軟體測試技能,我們學習了很多知識,如:配置管理、自動測試、效能測試、用例設計、資料庫等等。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真的在有效應用這些測試技術嗎?你是否不經意之間對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的軟體測試技能產生懷疑那?

當你產生懷疑的時候,看了那麼多的人還在一直鼓勵著大家學習這些測試技能,你是否這樣安慰自己:只是由於我所在的團隊不夠專業,如果我在一個專業的精英團隊,這些測試技能就一定能派上用場!

實際情況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很多企業並沒有充分重視軟體測試,或者說質量?

我的答案是:測試必須以目標為導向!質量是為企業服務的,不應該以質量的名義綁架企業,企業的基因決定了她的質量策略!

 

如何知道企業的質量基因那?

企業的質量基因通常由兩個維度決定:

1. 生產的產品型別是什麼?

2. 企業處於哪個生存階段?

不管如何:質量只是你企業的催化劑,她不可能解決你遇到的所有問題!

你生產的產品型別是什麼?

網際網路型公司特點:快

特性:產品需要響應速度快,而且產品釋出成本低,可以採用A/B測試方法替代傳統的功能測試即使用小流量測試新功能,如有問題迅速下線,他對釋出質量並不敏感!

專案型公司特點:準

特性:以使用者需求為導向,需要準確把握使用者的需求,通常採用驗收測試的方式對產品進行交接,對產品的釋出質量比較敏感!

產品型公司特點:穩

特性:需求可以自己把握,產品的研發週期相對較長,需要進行規範的單元,整合,系統測試才允許釋出,釋出質量成本高!

不同型別的企業一定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質量策略選擇測試的方法和型別!

 

你的企業現狀是什麼?

創業團隊

少花錢,多辦事,絕對是你不“二”的選擇。需要關注主要業務功能,抓大放小,把賣點做足。測試策略的選擇,對內:自測,互測,對外:使用者測試。為了未來做大需要做好單元測試和自動測試框架

專業測試方法和專職測試團隊在現階段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幾十號人的中型團隊

如果你有幾十號人,有了全職的測試工程師。首要問題:明確你團隊的KPI,找出和質量相關的要素。獨立你的測試團隊,按功能角色進行劃分:環境、自動、手工、效能、安全。提高整體效率,而且你需要用相對規範的軟體測試流程來控制一下工作方式了

Document structure in software testing process

資源豐富的大型團隊

這類企業工作的核心是企業文化!你需要了解企業的:Mission,Vision,Goal。你要分解你的企業文化,將其剝離出與質量相關的內容作為你們團隊的做事理念!

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循序漸進的技能提升,一個好的,規範的測試技能提升體系是大型團隊賴以生存的基礎,在此我想你推薦國際軟體測試工程師認證體系ISTQB。

他將測試技能按照基礎,高階,專家級進行了劃分!

Knowledge structure of software testing

 

你的企業應該按照所處的實際環境選擇真的可以幫助自己的,最有用的測試過程,記住測試是為企業服務的,不能為了測試而測試!

 

最後,送給大家幾句話:

你的測試是為盈利服務的;

測試永遠是個權衡的過程;

測試方法的選擇是需要智慧的;

只有你知道了全部,你的選擇才有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