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特殊政治體制決定了總統主要負責簽署法令,政府只能夠執行法令(行政權),而議會則承擔了制定和通過法令的職責(立法權),聯邦法院負責司法(司法權),這叫做三權分立。通常來說行政和司法這部分是比較嚴格的,絕對不會容許權錢交易的情況發生,但在立法這邊就不一樣了。

美國政體中立法機構國會分為眾議院和參議院,主要由美國的兩個輪換做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大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議員組成。而議員在任期間起草什麼法案,通過什麼法案,則通過另一個名為政治行動委員會來進行。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PAC)由工會、企業、貿易組織等不同的機構組織成的政治團隊,為議員選舉甚至是總統選舉等不同選舉活動募集資金。

所以很明顯,這就是美國政體中所謂「權錢交易」的存在空間,一些大的公司財團自己成立 PAC,其他小公司則會自行或者和大公司一起成立行業協會,並介此誕生 PAC,為具有起草和署名法案權利的議員或議員團體募集選舉所用的政治資金,同時對議員或議員團體進行遊說工作,提高自己所代表的公司或行業在議會內的政治地位。

美國科技媒體 GigaOM 的記者 Derrick Harris 對一個專門統計美國政界遊說工作的工具所採集的資料進行了一次分析,試圖發現科技、網際網路業界公司對美國政界進行遊說的一些值得探討的現象。以下是他發現的結果。

Google 是科技界遊說之王,微軟也不甘落後

Google 早已不是十五年前的那家「搜尋引擎」公司,其業務涵蓋廣告(最主要收入來源)、電子郵件、應用軟體、雲服務、電信、消費電子裝置,甚至還有熱氣球、無人機和衛星。業務開展的太廣導致涉足法律條文的灰色地帶是一個問題,搜尋和廣告業務導致的反壟斷調查和人們對於隱私權破壞的擔憂,也是一個問題。為了不會在公司創立 15 年後突然因為一紙法令而公司面臨災難,Google 每年都會在遊說工作上花費大量的資本。

Google 從 2008 年開始在政治遊說上已經花費了 6000 萬美元的巨資,在科技公司遊說費用排行榜上奪得頭名。排在第二的是微軟,費用已經超過了 5000 萬美元。排在後面的分別是 Facebook、雅虎、亞馬遜和蘋果公司,費用均在達到了 1500 萬美元水平。今年因為堅持網路中立原則被 ISP「欺負」的視訊流媒體服務商 Netflix 花費則僅有 374 萬美元。

有趣的是,在全世界和監管、立法和司法機構打的硝煙瀰漫的「變革交通方式」的公司 Uber,遊說費用僅 16 萬美元。

電信、智慧財產權、稅收是主要的遊說焦點內容

蘋果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不光自己生產的產品已經遠超業界標準的清潔和可再生規格,這家公司每年都會花費不少的金錢、人力和時間在環境保護的問題上對政客進行遊說——一家很「有良知」的公司,也許……

絕大多數公司的遊說力量還是花費在電信、版權/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產權保護上,稅收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在稅收這個問題上微軟投入的遊說資源規模最大,每年微軟都在全球各地被監管部門要求補繳稅收,微軟還通過幾乎所有大公司都在使用的技巧——離岸儲備現金來進行避稅。

和稅收這樣的大頭相比,主要的科技和網際網路公司在情報/監視上面配置的遊說力量就顯得不值一提了。表面上各大公司都在反抗 NSA、CIA 等情報機構的各種監視計劃,但少有公司會真的會對議員訴苦,讓他們立法限制甚至禁止這種行為。

自:tech2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