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設計模式11-23

oxoxooxx發表於2012-03-16
11、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透過共享來支援大量的細粒度物件的使用效率。
12、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為物件提供一個代理或佔位來控制對該物件的訪問。
13、責任鏈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可以讓每個物件有一次機會決定自己是否處理請求,以便於請求的傳送者與其接受者之間的耦合。
14、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把請求封裝在物件中。
15、直譯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
可以按照自己定義的組合規則集合來組合可執行物件。
16、迭代子模式(Iterator Pattern):
為開發人員提供一種順序訪問集合元素的方法。
17、調停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定義一個物件,該物件將物件集合之間的互動封裝起來。利用該模式可以降低物件之間的耦合程度,避免物件之間的顯式引用,還可以讓物件間的互動獨立變化。
18、備忘錄模式(menento Pattern):
為物件提供狀態儲存和狀態恢復功能。
19、觀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在多個物件之間定義一對多的關係,以便當一個物件狀態改變的時候,其他所有依賴於這個物件的物件都能夠得到通知,並被自動更新。
20、狀態模式(state Pattern):
將與狀態有關的處理邏輯分散到代表物件狀態的各個類中。
21、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在於把可選的策略或方案封裝在不同的類中,並在這些類中實現一個共同的操作。
22、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Pattern):
在一個方法中實現一個演算法,並將演算法中某些步驟的定義推遲,從而使得其他類可以重新定義這些步驟。

23、訪問者模式(visitor Pattern):
讓程式碼使用者那個在不修改現有類層次結構的前提下,定義該類層次結構的操作。[@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3937368/viewspace-105760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