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可穿戴市場回暖了嗎?

日前,智慧可穿戴廠商Fitbit釋出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報告。公司的營收為2.99億美元,同比下降40.86%;淨虧損為0.34億美元,同比暴跌240.41%;每股淨虧損為0.15美元,同比下滑250%。

同時,公司還披露這一季度智慧可穿戴裝置的出貨量為300萬件,同比下跌357%。

作為智慧可穿戴裝置市場裡的老大,Fitbit本季度的表現確實不理想。

過去三個月,Fitbit的其他業務亮點

  • 在今年第一季度,Fitbit釋出了新產品Fitbit Alta HR TM。該產品是全球最小的可以持續測試心率的手壞,同時還可以定製外形的尺寸。該手環的續航能力提升了25%,可以持續使用7天左右。
  • 在Fitbit的300萬件手壞的出貨量中,其中有36%的銷售量來自使用者的再次購買。在這些再次購買的使用者中,有40%的使用者在最近的90天內甚至更長時間內沒有相關的購買記錄。
  • 同時,公司還發布了Sleep Stages來分析使用者的淺度睡眠、深度睡眠和REM睡眠。另外還發布了Sleep Insights來幫助和指導使用者改善睡眠。
  • 此外,在Fitbit App應用中,還推出了一個社群模組。應用中有一個名為Feed的功能,可以幫助提高使用者的參與度,並且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種與朋友、家人和有相同想法的人建立聯絡的方式。

    該功能自今年3月釋出以來,已經有超過100萬使用者加入了Group群組,而且有多達520萬的使用者使用了Feed功能,另外還有3.45億的使用者使用了共享位置功能。

在第一季度的財報釋出後,Fitbit聯合創始人兼CEO James Park說道:

在Fitbit創立的十年時間裡,公司累計賣出6300萬件智慧可穿戴裝置,有超過5000萬名註冊使用者,並且全球的零售店超過了5.5萬家。

隨著公司渠道庫存清理工作的深入,會進一步的激發使用者對智慧可穿戴裝置的潛在需求(北美市場的需求會高於財報中的資料)。反過來,這也會增加公司將於下半年建立更清爽渠道的信心。

儘管2017年仍然會經歷持續的過渡,但公司已經在強力執行重組計劃,並且公司將下一個增長點聚焦於可穿戴和健康相關的內容。

公司未來的定位是一家軟體及數字醫療公司

對於Fitbit來說,進入醫療健康這一垂直領域一直是公司所強調的。

在2016年CES大會上,James Park提到公司的一大願景是希望Fitbit能成為一種“必需品”,而不是偶爾戴戴。這是因為Fitbit將對人們的健康產生重大的影響。公司未來的定位是一家軟體及數字醫療公司,而2017年是公司發展十分關鍵的一年。

其實早在2015年12月,James Park就曾表示“佩戴Fitbit應該能夠拯救你的生命”。他認為可穿戴裝置不僅僅是時髦而已,在將來它可能成為一種醫療援助。

為了更好的構築自己的健康大生態,Fitbit還學會了借力更多第三方公司。曾先後宣佈與個性化營養服務公司Habit、自行車公司Peloton和VirZOOM合作。

去年第四季度智慧可穿戴裝置出貨3390萬件,同比增長16.9%

去年以來,智慧可穿戴裝置市場似乎進入了寒冬。整個智慧可穿戴市場面臨洗牌,一些鼻祖級的公司不是被收購就是退出了市場,另外一些大公司也相繼宣佈停止推出新品。

去年12月,Fitbit收購了智慧手錶製造商Pebble的智慧財產權及作業系統,但其產品業務會逐漸關停。去年5月,Jawbone稱已全面停產 Up 系列健康追蹤手環裝置,並把其現有庫存全部出售給了第三方經銷商。

另外,三星、LG和摩托羅拉聯合開發了執行Android Wear作業系統的智慧手錶,但三家還沒有宣佈將在今年推出新品。

今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一,不知道這一市場有沒有回暖?

來自IDC的最新資料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智慧可穿戴裝置的出貨量為3390萬件,同比增長16.9%。其中,全球前五大出貨廠商為Fitbit、小米、Apple、Garmin、三星,市場份額分別為19.2%、15.2%、13.6%、6.2%、5.6%。

而2015年第四季度,全球前五大出貨廠商為Fitbit、Apple、小米、三星和Garmin,市場份額分別為29.5%、15.0%、9.7%、4.9%、3.5%。

從這些資料來看,雖然Fitbit依然是智慧可穿戴裝置市場的老大,但其市場份額明顯被攤薄。而小米的表現尤為亮眼,第一季度同比增長96.2%。

同時,最近的資料也顯示,各家的市場份額依然存在很大的變動,行業洗牌依然在繼續。最終誰會成為行業的老大還待定。

醫療健康和文娛是未來方向?

智慧可穿戴市場處於低迷期,可能與這些產品提供的功能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相關。

來自Gartner的調查資料顯示,有1/3的使用者已經棄用智慧手錶和健康追蹤器。Gartner的Angela McIntyre認為,棄用率這麼高主要和使用率相關,這需要智慧可穿戴裝置廠商提供更多智慧手機不能提供的功能。

目前,已經有多家生產廠商開始轉型或調整發展方向。除了Fitbit,小米、Apple等也將醫療健康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近日,華米科技CEO黃汪表示小米手環出貨超3000萬。同時,公司宣佈今年將進軍大健康領域,而AMAZFIT米動健康手環(可以監測心血管健康)就是華米進軍大健康領域的第一款產品。

他還表示:“Fitbit儘管出貨量超過華米,但這家競爭對手並沒有在醫療和人工智慧方面有所突破,華米想率先進入醫療健康領域。”此前華米創立的人工智慧實驗室就是為智慧可穿戴和大健康服務的。

另外,庫克近日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智慧手錶是公司進軍健康和健身領域的一項重要舉措。”而且他已經在Apple Watch的幫助下,成功減肥27斤。

有傳聞稱,Apple Watch可能會進一步深入醫學領域,有可能增加一款內建的血糖感應器。

而對於Garmin來說,其一直的定位就是偏專業運動系列。

此前,筆者曾分析認為智慧可穿戴市場並未迎來真正的寒冬,其中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從 FBIC Global Retail and Technology所做的《2016年智慧可穿戴裝置市場分析報告》來看,目前智慧可穿戴裝置的創業領域主要集中於健身、醫療、生活方式和遊戲娛樂四大領域。其中在醫療和遊戲娛樂領域,手環類的可穿戴裝置廠商為零,這代表這兩大領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如今來看,Fitbit、小米、Apple等公司已經開始向這個領域發力。

自 36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