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通訊框架——RCF介紹

double2li發表於2017-07-06

現有的軟體中用了大量的COM介面,導致無法跨平臺,當然由於與Windows結合的太緊密,還有很多無法跨平臺的地方。那麼為了實現跨平臺,支援Linux系統,以及後續的分散式,首要任務是去除COM介面。

在對大量框架進行調研後,決定使用RCF替換COM介面。

RPC通訊框架

  1. CORBA
  2. ICE
  3. Thrift
  4. zeromq
  5. dbus
  6. RCF
  7. YAMI4
  8. TAO

為什麼選擇RCF

經過各項對比,認為:

  1. RCF的使用方式與現有的COM介面方式非常類似,在開發上可以更快速、更容易的替換COM,並且可以少犯錯誤;
  2. 從穩定性上來說,RCF從2008年釋出的第一個正式版本1.0,到現在的2.01,經歷了7個比較重大的版本變化,發展的使用者包括”愛立信、惠普“等這樣的大公司,在網路上查詢RCF相關的介紹,普遍都說不錯,是功能比較強大的分散式通訊框架,由此可知RCF目前比較穩定,比較成熟;
  3. RCF基於標準C++,支援Windows、Linux、Unix等作業系統,可以很好的完成跨平臺功能;
  4. RCF支援TCP、UDP、命名管道等通訊方式;
  5. RCF的Server端支援單執行緒與執行緒池模式,正好對應COM的兩種執行緒模式;
  6. 官方文件號稱使用了零拷貝、零堆記憶體分配、Server端快取等技術,用於提高效能;
  7. 比較重要的是,雖然官方只有英文文件,但是這份文件非常通俗易懂,即使英文水平比較差,也能在一個晚上或者一個上午的時間內對RCF整體的使用、包含的功能、支援的協議等有比較詳細的瞭解,這對於後續的快速瞭解和快速開發並替換COM,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效能測試

在我的筆記本 Windows7 專業版 SP1 x64 、Intel(R) Core(TM) i5-2450M CPU @ 2.5GHz、 12G記憶體 的機器上,編寫了Demo,對RCF進行了測試。

一個Server程式,一個Client程式,通過TCP進行通訊,Client程式中呼叫Server服務的介面,這個介面實現是一個空方法,用來測試純介面呼叫的極限次數,Release x86版測試結果如下:

呼叫兩萬次,耗時1647ms左右,平均每秒可以呼叫12143次,平均每次呼叫耗時82微妙。

參考資料

求推薦:程式排程庫、程式間通訊庫,All 開源,謝謝!-C/C++-ChinaUnix.net

RCF –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for C++ – CodeProject

分散式通訊的幾種方式(EJB、RMI、RPC、JMS、web service雜談)

C/C++ 分散式應用/網格開源軟體

現在主流開源分散式系統架構都有哪些?

thrift 入門介紹

Apache Thrift – 可伸縮的跨語言服務開發框架

cross platform IPC

總結

經過各項對比後,雖然RCF並不是最強大的框架,可能也不是效能最高的框架,但是在替換COM介面這種需求的情況下,RCF應該是最適合的框架,所以最終選擇RCF框架來完成此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