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日晚間訊息,中國概念股做空機構Citron今日發表報告,認為奇虎360與斯凱一樣,均故意誇大公司業務,旨在迎合華爾街。Citron同時將奇虎360目標股價下調至5美元,較當前股價低75%。

  以下為報告全文:

2011年5月2日,在斯凱股價高達18美元之際,Citron釋出報告,稱斯凱採用的是即將被淘汰的商業模式,同時將斯凱目標股價定為3美元。當時斯凱進行了回擊,並召開了新聞釋出會,隨後多名分析師調高了斯凱股票評級。但四個月之後,斯凱的股價如實報於3美元。Citron稱,這不是因為它的報告,而是其業務模式的必然發展結果。

今日,Citron又挖掘出一家與斯凱有諸多相似之處的公司:奇虎360。我們預計,奇虎360的股價將降至5美元,較當前股價低75%。與斯凱一樣,奇虎360也故意向華爾街美化其業務,旨在贏得更高的市值。在這兩起事件中, Citron分析師均果斷地給出結論:他們的好日子已經過去。

奇虎360的上市時機較為適宜。2011年春,中國所有的網際網路股票都表現強勁,新浪股價逼近150美元,優酷超過50美元。雖然營收有限,但奇虎360卻為公司未來制訂了過高的標準。看過我們的報告就會發現,他們的期望不切合實際。

奇虎稱,他們擁有“3億多活躍使用者”,“80%以上的滲透率”,“基於活躍使用者數量是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而我們的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奇虎21%以上的營收來自谷歌,但谷歌旗下Doubleclick ad planner資料顯示,360.cn訪問量在中國網站中僅排名第21位。連結如下:http://www.google.com/adplanner/static/top100countries/cn.html

現將奇虎與業務模式相類似的搜狐和鳳凰新媒體進行比較:

奇虎與業務模式相類似的搜狐和鳳凰新媒體進行比較
奇虎與業務模式相類似的搜狐和鳳凰新媒體進行比較

10%的網民覆蓋率意味著360.cn僅擁有3000萬至4000萬使用者,與奇虎自詡的3億多相去甚遠。

Alexa的資料更糟糕,360.cn網站訪問量僅排名第35位。連結:http://www.alexa.com/topsites/countries/CN

 Alexa的資料更糟糕,360.cn網站訪問量僅排名第35位
Alexa的資料更糟糕,360.cn網站訪問量僅排名第35位

  奇虎與搜狐在估值上對比:

現將奇虎估值與搜狐進行對比。搜狐被視為奇虎的直接競爭對手,下表可以看出有,兩家公司在估值方面的對比結果簡直可笑。

奇虎估值與搜狐對比
奇虎估值與搜狐對比

與搜狐對比時,需要考慮到搜狐持有暢遊67.1%的股權,價值約6億美元至8.85億美元。

搜狐持有暢遊67.1%的股權
搜狐持有暢遊67.1%的股權

在Doubleclick和Alexa排名中,搜狐分別排名第7和第9,而360.cn分別排名第21和第35,相差數倍。搜狐還持有搜狗65%的股權,而搜狗在Doubleclick和Alexa的排名均高於奇虎。

韓國投資公司未來資產證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分析師稱:奇虎確實在發展,但速度遠不及搜狗。

以下為在奇虎、鳳凰新媒體、搜狐和金山四家公司投資1000美元所得回報:

在奇虎、鳳凰新媒體、搜狐和金山四家公司投資1000美元所得回報
在奇虎、鳳凰新媒體、搜狐和金山四家公司投資1000美元所得回報

也許有人要說,奇虎不僅僅提供廣告服務,還有自己的安全產品。因此,我們將其與金山進行對比。

Citron稱,奇虎股價僅值5美元,這已經是十分慷慨的預期了
Citron稱,奇虎股價僅值5美元,這已經是十分慷慨的預期了

基於上述對比,我們慷慨地預計,奇虎股價僅值5美元,這已經是十分慷慨的預期了。

  管理層

在創立奇虎之前,周鴻禕創立了一家名為3721的公司,這是中國第一家搜尋引擎。周鴻禕於2003年以1.2億美元的價格將3721出售給了雅虎,然而3721軟體卻通過間諜軟體的方式變得非常流行。該軟體引入了彈窗,給使用者帶來麻煩。一些人認為,3721將間諜軟體帶入了中國。

由於他的“傲慢”,以及沒有能力僱傭擅長英語的員工,周鴻禕被迫離開雅虎。這其中發生了一系列訴訟。2010年下半年,在中國網際網路熱開始之前,外界認為,由於周鴻禕的聲譽不佳,而奇虎的產品可能並未擺脫間諜軟體的根源,因此奇虎可能永遠無法上市。根據一些我們沒有見過的資料,周鴻禕的聲譽非常不好,而雅虎CEO於2010年12月對西方投資者表示,“不要信任他在中國的老熟人”。

由於在訴訟方面的歷史,以及業務模式面臨質疑,因此如果奇虎是一家美國網際網路公司,那麼永遠不可能上市。Citron給出的5美元股價已是非常慷慨的。根據中國許多網際網路領袖,以及法庭的說法,奇虎的管理層判斷力令人質疑,因此奇虎的股價應當被賦予極大的折扣。

在奇虎準備上市的過程中,其企業行為與許多為生存而努力的公司類似。奇虎的瀏覽器產品市場份額下降,在快速變化的中國網際網路市場中已不是很重要。奇虎試圖在桌面電腦中擠走競爭對手。奇虎軟體的安裝迫使使用者解除安裝競爭對手的產品,一些時候會進行誤導性的提示。這引發了非常醜陋的公眾爭議,例如公眾譴責奇虎竊取並洩露使用者的隱私資訊,並蓄意釋出惡意軟體。奇虎曾與騰訊、防毒軟體競爭對手金山,以及搜尋引擎的領先者百度發生糾紛。

儘管做出了大量公開解釋,但奇虎在這3起糾紛中都最終失敗。一起訴訟能夠證明奇虎管理層的絕望。在這起訴訟中,法庭判決周鴻禕侵犯了金山軟體的名譽權,要求周鴻禕賠償損失,進行公開道歉,並收回此前的言論。

如果一家美國公司這樣做,那麼將永遠不會被批准上市。

  奇虎的“移動”業務

比失實的資料更令人不安的事情是,厚顏無恥地撒謊。奇虎在招股書和季度財報中都自詡是“中國領先的移動安全提供商”。

有人信嗎?奇虎目前甚至連移動安全市場都未涉足,只是在上個月才宣稱推出了移動瀏覽器。事實是,迄今為止移動服務未給奇虎帶來一分錢收入。根據奇虎提供的最新10-Q檔案,這一事實無可辯駁。

2011年6月,多達9家公司進軍這一領域,但裡面找不到奇虎的名字。這難道是“中國領先的初生移動裝置安全市場”的現狀嗎?

經過我們的一番梳理,相信大家對奇虎的印象不過是一家web 1.0公司:推出過一款曾經擁有大量安裝量的瀏覽器,但現在卻試圖在一個競爭激烈、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奇虎沒有顛覆性技術,沒有諸如微博這樣的快速發展的產品,只有瀏覽器,而且功能非常簡單。對於那些需要上歷史課的人來說,瀏覽器不是業務,而只是工具。作為瀏覽器行業的“鼻祖”,網景現已關閉,一家非盈利機構擁有其開發的瀏覽器。

瀏覽器在美國不算是一項業務,在中國同樣不是。易觀國際分析師徐東(音譯)說:“隨著完全開放的網際網路向數字世界半封閉平臺的過渡,瀏覽器往往賺不到一分錢,廠商主要將它當作一種打造現有核心產品的工具。”

奇虎的癥結就在於,它沒有“核心產品”。這家公司只是在忙著推銷遊戲和來自其網際網路流量的連結。根據第三方統計資料,我們對奇虎瀏覽器能否具有像他們所說的那種滲透率表示嚴重懷疑。

即便對於瀏覽器業務十分突出的公司而言,一個壞訊息是競爭日趨激烈。擁有中國搜尋市場75%份額的百度近期剛剛推出自有瀏覽器,其一大特點就是專注於網際網路安全。

百度新推瀏覽器旨在鞏固其作為搜尋領域霸主的地位,這很大程度上就像谷歌開發Chrome 瀏覽器用以吸引和留住網民一樣,其目的不是作為一個新的營收來源,而只是確保谷歌在搜尋市場的地位。

  結論

Citron計劃在第二部分繼續追蹤奇虎的故事,第二部分將主要敘述與奇虎有合作關係的投資銀行向公眾提供的大量誤導資訊。同MOBI一樣,我們在看到不少分析師的報告時也感到十分驚訝,它們只是打著獨立分析的幌子,重說一遍管理層對未來的期望。

我們期待著他們能捍衛自己的聲譽,希望他們能提供更多真實資料,而非管理層對未來的展望。同時,我們建議獨立投資者應該去尋找獨立資料,做出自己的判斷,尤其是那些能證實奇虎真實營收狀況的資料,而不是更為關注奇虎描繪的“未來計劃”,尤其是從未產生任何營收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