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優化漫談之三:效能優化目標的確定和衡量(續)

sunsapollos發表於2013-10-18
        對於使用者來說,優化目標很容易確定,回到原來的響應速度甚至比較原來更快。作為一個效能優化者當然知道這個描述無法作為優化目標的定性或定量的衡量。我們需要和客戶溝通進一步把這個精神逐步分解細化下來。
        對於非互動式的批處理應用,優化目標相對容易確定,一般可以用每分鐘處理業務量或者每個業務單元多長時間來進行衡量。比如電信實時計費系統,我們可以用每分鐘處理多少條話單來衡量這個優化目標指標。大部分非互動式批處理系統都具有處理業務日誌系統,可以準確衡量每分鐘處理業務量,對於少部分不具備日誌的批處理系統,可以採用類似作業的處理響應時間來衡量。即使對於以上方式都無法衡量的情況下,也可以簡單通過結果比較甚至業務特徵比較的方式來完成。比如電信實時計費系統,其成果為生成一條條計費話單,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統計話單量的增加來衡量優化目標。同樣的電信實時計費系統,我們甚至可以在完全不瞭解業務的情況,通過簡單的統計特徵語句來衡量優化目標,比如insert into cdr_detail values ( )語句的執行次數,或者通過統計這些批處理會話的事務數量來完成優化目標的衡量。
       對於區域性終端的互動式應用,由於效能影響受眾有限,直接的定性描述或者實際衡量的響應是一種可以接受的簡單優化目標衡量方式。
      對於廣泛的受眾影響,一般來說其成因往往和吞吐量的大小有關。我們可以採用定性和定量結合的方式來完成優化目標衡量:第一,吞吐量的確定。使用者一般難以理解吞吐量的概念,所以我們一般可以簡單採用技術性指標來描述,採用事務數量或者特徵語句的執行次數來確定吞吐量。第二:響應時間。響應時間可以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來確定:(1)訪問區域性終端使用人員的感知並且進行定量的時間記錄。(2)、特徵語句的每次執行時間。

     除了以最終效能評價作為優化目標之外,很多優化場景僅僅是降低資源的使用,這種效能優化時純技術性操作,簡單採用技術指標確定即可。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92650/viewspace-77463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