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的專案管理
雖然專案管理的理論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是在中國有些專案並不是只要按照教科書裡面的方法和表格來處理,就能做的很好的。本文從如何人際關係的角度思考專案管理,思考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專案管理有哪些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繼而引申出我們要因地制宜,發展符合中國文化背景的專案管理方法。
近期剛做完一ERP專案,因為是以外部顧問的方式做的第一個專案,所以頗有感觸,感觸最多的,就莫過於專案中的人際關係處理了。我覺得,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先做人,後做事”,在處理好各方面關係的前提下再做事,這個時候熟人熟路了,四面八方都會通融,處理事情來才會方便,專案也會進展的順利。我記得最先聽到“先做人,後做事”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在高中畢業的時候,那是我們校長在畢業大會上講的,我只是覺得這句話念著順口,也就記下來了。起初參加工作,也對這句話不以為然,沒有什麼特別的理解,直到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五千年,歷史淵遠,有著巨大的文化遺產,《四書》、《五經》、《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菜根譚》等等,其中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名言警句無不反映著中國人的處世方法和哲學;中國人的祖祖輩輩也言傳身教了一整套的處世哲學給他們的後人。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改革的步伐無處不在,特別是企業內部的改革,一切市場化,公司化,制度化,都用制度來規範公司行為以及公司成員的行為,另外在管理學界也更多的吸收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管理思想。
其實,在中國文化這個大染缸裡的中國人首先是講人情世故,在人情世故之後才講制度和法律的,這就是中國一直在爭論的情與法誰先誰後的問題。這下好了,當那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新生代,在接受了中國文化浸染和現代教育的雙重洗禮後,長大成人了,現在已經成了社會上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中有些講人情世故的多些,以情為先,以面子為先,跟他們辦事情,只要關係處理好了,辦什麼事情一切好說,他們講話也喜歡繞來繞去,說話得聽他們沒說出來的那部分;而另一部份,他們更多的吸收了西方的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他們講法、講制度的多一些,他們說一就是一,說話辦事不繞彎子,喜歡只來直去,就事論事。這實際上是一種衝突,文化的衝突,思想上的衝突,如果拿捏不好往往會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帶來一些麻煩。
第一、中國人說話喜歡繞來繞去,在有些問題上不講實在話,與他們溝通時需要聽話聽音,聽那些沒有講出來的言外之意,我們在專案過程中得注意,要揣摩正確,否則往往會弄巧成拙。舉個典型的中國人說話辦事喜歡繞來繞去的例子,相信每個人從小都經歷過:
場景一:小時候,一個爸爸的朋友來拜訪爸爸,晚上吃過晚飯,客人起身要走,爸爸說:“時間還早,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我們多聊聊吧”。誰知道客人理解錯誤,以為爸爸說的是客套話,偏偏要走,到最後,爸爸心理蠻遺憾的。
場景二:小時候,另一個爸爸的朋友來拜訪爸爸,晚上吃過晚飯,客人起身要走,爸爸說:“時間還早,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我們多聊聊吧”。誰知道客人又理解錯誤,以為爸爸真的想留他多聊會。弄得爸爸只好又陪他聊了好久。
當然,這是個反面的例子,怎麼可能有哪個中國人聽話不會聽音呢?大概只有老外才會聽不出爸爸當時說話的真正說話的意圖是什麼。
第二、中國人天生總是不把制度和規矩當回事,而比較看重自認為的情理之中的合理。研究中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古代的帝王任命某位官員的時候,往往不是任命最有能力的人,而是任命最合適的人,其實這裡就有先講情,後講制度的思想在裡面,情理之中的事情才好辦,而絕對正確但不合情理的事情是很難辦的;這點是那些老外始終都不會明白的,所以在國外風靡的專案管理理論和方法,包括專案制度、表格等等,一到了中國就產生水土不服了,專案成員就是不按照規定的專案制度來執行,總是會找到方法繞過去,不按照規矩辦事。這其實不是專案管理和方法出了問題,而是這套理論的應用,他得有個前提和背景,就是專案成員得具有類似西方高度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文化背景。中國至少目前是以情為先,再講法規和制度的。中國人也太會變通了,慢慢的變通來、變通去,就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了。
相信各位也都作過問卷調查吧。這項技術也是來源於國外,在國外很好用,可是一到中國來,也就不管用了。我記得,反正我在填寫問卷的時候,是會揣摩出題者的用意的,我也會大概知道勾選哪個選項的得分會高一些,我就選那個選項。其實,我們往往都不把制度和規則當回事,都把變來變去的把戲玩得滾瓜爛熟。因此,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做專案,還得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國外的專案管理理論,我們得發展出自己的中國式專案管理方法來。
第三、中國人是很講面子的。這一點在ERP專案溝通當中至關重要。溝通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求同存異,逐漸說服對方的一個過程,我們得容忍溝通對方有與自己不同意見的觀點存在,慢慢的溝通,逐步達成共識。溝通的時候,照顧對方的面子,如果讓對方面子上掛不住,即使你的觀點再對,對方也會有牴觸情緒,處理事情的時候就不能產生很好的合力作用,更有嚴重的會使待處理的問題僵持不下。
最後,筆者作為中國資訊化行業的一員,經常會接觸到ERP專案,也談談ERP專案的特殊性。ERP專案不與其他的專案相同,專案的產物是知識和軟體,它是無形的,不像建築工程專案一樣,專案成果是有形的。因此,專案中人際關係的處理尤為重要,ERP專案成果是好是壞就是甲方一句話,和甲方關係方方面面處理好了,專案調研、專案方案討論、軟體實施也會方便了,專案驗收也會簡單不少,少走不少彎路。
一句話,我們做專案可千萬不能拿著國外的專案管理理論生搬硬套。要發展適合我們的中國式專案管理方法,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多瞭解專案雙方成員的文化背景和性格背景,知己知彼,先處理好關係,再做專案,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網址: http://www.chinasie.com/newsie/zyjj_view.asp?id=422
近期剛做完一ERP專案,因為是以外部顧問的方式做的第一個專案,所以頗有感觸,感觸最多的,就莫過於專案中的人際關係處理了。我覺得,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先做人,後做事”,在處理好各方面關係的前提下再做事,這個時候熟人熟路了,四面八方都會通融,處理事情來才會方便,專案也會進展的順利。我記得最先聽到“先做人,後做事”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在高中畢業的時候,那是我們校長在畢業大會上講的,我只是覺得這句話念著順口,也就記下來了。起初參加工作,也對這句話不以為然,沒有什麼特別的理解,直到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五千年,歷史淵遠,有著巨大的文化遺產,《四書》、《五經》、《戰國策》、《呂氏春秋》、《史記》、《菜根譚》等等,其中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名言警句無不反映著中國人的處世方法和哲學;中國人的祖祖輩輩也言傳身教了一整套的處世哲學給他們的後人。而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改革的步伐無處不在,特別是企業內部的改革,一切市場化,公司化,制度化,都用制度來規範公司行為以及公司成員的行為,另外在管理學界也更多的吸收國外的一些先進的管理思想。
其實,在中國文化這個大染缸裡的中國人首先是講人情世故,在人情世故之後才講制度和法律的,這就是中國一直在爭論的情與法誰先誰後的問題。這下好了,當那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嬰兒潮時期出生的新生代,在接受了中國文化浸染和現代教育的雙重洗禮後,長大成人了,現在已經成了社會上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他們中有些講人情世故的多些,以情為先,以面子為先,跟他們辦事情,只要關係處理好了,辦什麼事情一切好說,他們講話也喜歡繞來繞去,說話得聽他們沒說出來的那部分;而另一部份,他們更多的吸收了西方的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他們講法、講制度的多一些,他們說一就是一,說話辦事不繞彎子,喜歡只來直去,就事論事。這實際上是一種衝突,文化的衝突,思想上的衝突,如果拿捏不好往往會為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帶來一些麻煩。
第一、中國人說話喜歡繞來繞去,在有些問題上不講實在話,與他們溝通時需要聽話聽音,聽那些沒有講出來的言外之意,我們在專案過程中得注意,要揣摩正確,否則往往會弄巧成拙。舉個典型的中國人說話辦事喜歡繞來繞去的例子,相信每個人從小都經歷過:
場景一:小時候,一個爸爸的朋友來拜訪爸爸,晚上吃過晚飯,客人起身要走,爸爸說:“時間還早,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我們多聊聊吧”。誰知道客人理解錯誤,以為爸爸說的是客套話,偏偏要走,到最後,爸爸心理蠻遺憾的。
場景二:小時候,另一個爸爸的朋友來拜訪爸爸,晚上吃過晚飯,客人起身要走,爸爸說:“時間還早,好長時間不見面了,我們多聊聊吧”。誰知道客人又理解錯誤,以為爸爸真的想留他多聊會。弄得爸爸只好又陪他聊了好久。
當然,這是個反面的例子,怎麼可能有哪個中國人聽話不會聽音呢?大概只有老外才會聽不出爸爸當時說話的真正說話的意圖是什麼。
第二、中國人天生總是不把制度和規矩當回事,而比較看重自認為的情理之中的合理。研究中國歷史就會發現,中國古代的帝王任命某位官員的時候,往往不是任命最有能力的人,而是任命最合適的人,其實這裡就有先講情,後講制度的思想在裡面,情理之中的事情才好辦,而絕對正確但不合情理的事情是很難辦的;這點是那些老外始終都不會明白的,所以在國外風靡的專案管理理論和方法,包括專案制度、表格等等,一到了中國就產生水土不服了,專案成員就是不按照規定的專案制度來執行,總是會找到方法繞過去,不按照規矩辦事。這其實不是專案管理和方法出了問題,而是這套理論的應用,他得有個前提和背景,就是專案成員得具有類似西方高度制度化和法律化的文化背景。中國至少目前是以情為先,再講法規和制度的。中國人也太會變通了,慢慢的變通來、變通去,就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了。
相信各位也都作過問卷調查吧。這項技術也是來源於國外,在國外很好用,可是一到中國來,也就不管用了。我記得,反正我在填寫問卷的時候,是會揣摩出題者的用意的,我也會大概知道勾選哪個選項的得分會高一些,我就選那個選項。其實,我們往往都不把制度和規則當回事,都把變來變去的把戲玩得滾瓜爛熟。因此,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做專案,還得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國外的專案管理理論,我們得發展出自己的中國式專案管理方法來。
第三、中國人是很講面子的。這一點在ERP專案溝通當中至關重要。溝通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求同存異,逐漸說服對方的一個過程,我們得容忍溝通對方有與自己不同意見的觀點存在,慢慢的溝通,逐步達成共識。溝通的時候,照顧對方的面子,如果讓對方面子上掛不住,即使你的觀點再對,對方也會有牴觸情緒,處理事情的時候就不能產生很好的合力作用,更有嚴重的會使待處理的問題僵持不下。
最後,筆者作為中國資訊化行業的一員,經常會接觸到ERP專案,也談談ERP專案的特殊性。ERP專案不與其他的專案相同,專案的產物是知識和軟體,它是無形的,不像建築工程專案一樣,專案成果是有形的。因此,專案中人際關係的處理尤為重要,ERP專案成果是好是壞就是甲方一句話,和甲方關係方方面面處理好了,專案調研、專案方案討論、軟體實施也會方便了,專案驗收也會簡單不少,少走不少彎路。
一句話,我們做專案可千萬不能拿著國外的專案管理理論生搬硬套。要發展適合我們的中國式專案管理方法,在什麼山頭唱什麼歌,多瞭解專案雙方成員的文化背景和性格背景,知己知彼,先處理好關係,再做專案,這樣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網址: http://www.chinasie.com/newsie/zyjj_view.asp?id=422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533643/viewspace-69061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中國式IT的專案
- 中國的專案管理最缺什麼?(轉)專案管理
- 現代專案管理在中國(轉)專案管理
- TGPMS:中國工程專案管理資訊化的“旗艦”(轉)專案管理
- 中國緊缺專案管理人才(轉)專案管理
- 什麼是矩陣式專案管理?矩陣專案管理
- 管理多個專案:專案管理真正的挑戰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順其自然的專案管理方式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的幻想專案管理
-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中國專案管理體系(轉)專案管理
- 傳統專案管理VS敏捷專案管理專案管理敏捷
- [原創] 我的專案管理之路--2、認知專案管理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徵文]我的專案管理之路--david78專案管理
- 總承包專案管理——專案管理的國際化之路(轉)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專案管理
- 論專案管理中人的管理(轉)專案管理
- (原)專案管理之外談專案管理之一專案管理
- (原)專案管理之外談專案管理之二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之風險管理案例-專案交付風險專案管理
- 分散式專案中,選型與依賴管理分散式
- 專案管理的要素(轉)專案管理
- 有效的專案管理(轉)專案管理
- CRM中的專案管理:搭建CRM與專案一體化管理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經驗談——來自專案管理群的討論專案管理
- 如何規劃專案,提高專案管理的效率?專案管理
- 從事專案管理的朋友們,是如何有效管理專案進度的?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過程之管理的要素(轉)專案管理
- 什麼是專案管理,如何做好專案管理?專案管理
- 軟體專案管理FollowMe_專案整體管理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最佳實踐,企業如何進行有效的專案管理專案管理
- [原創]專案過程管理在專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工具+專案思維管理我的日常工作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經驗談——來自專案管理群的討論薦專案管理
- 也談“任何管理皆專案”及專案管理的執行工具(轉)專案管理
- 專案風險管理
- 敏捷專案管理?敏捷專案管理
- 專案管理 pm專案管理
- IT專案管理(轉)專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