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融合基礎遇到了私有云

ecioforum發表於2011-10-21

本篇文章版權由ECFHP所有

作者:沈詩理

不知道大家認為趙本山小品集當中最為搞笑的話是什麼?反正我覺得就是那段:一個廣字下面有個木字,叫“床”;有兩個木字,叫“雙人床”;有三個木字,那叫“炕”。企業的IT也曾經歷過這樣一種發展,當業務新增一點需求時,就在原有IT設施中增加一部分,即一種基本的“增/減”模式,很少考慮各模組之間太多的作用整合,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龐大的系統一旦遇到問題,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當機”。於是,他們痛定思痛,開始從IT規劃著手,把IT系統設計成為一種“可共享服務”模式,這種模式中最基礎就是融合基礎設施,它具備虛擬化、彈性、協調性、優化、模組的屬性。事實證明,它確實能夠幫助企業更快地實現業務價值,支援業務轉型。

隨著IT技術的發展,融合開始由“語音與資料鏈路通訊的整合”轉向“對傳統資料中心環境的實現集中管控,並同時允許授權終端使用者對分配給他們的資源實行自主運維”。企業可以建設自己的融合式資料中心架構,但由於企業的實力與其專業性之間的矛盾,很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因此,一些硬/軟體供應商迅速把握了時機,推出了即插即用式的一攬子虛擬計算平臺的第三方的融合式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它的出現並非偶然,為了能夠時刻了解所需網路、儲存或是計算力的數量,需要更多的資源時,融合基礎設施硬體被完全模組化。就如同樂高(Legos)玩具Tinkertoys玩具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它們都是每個模組連線最小的單元到更大的整體上,這個整體就是你的資料中心,很像現在把附加的硬碟插入伺服器或SAN。更重要的是,每個小的模組你都可以隨時在廠商站點上點選“購買”。就這樣,他們開始考慮“雲端計算”了,他們把資料中心作成一個資源池,其他的硬體等都隨時可以插入資源池當中進行執行。至於這個資源池是企業自己一個用還是與別人一起用,那就是私有云和公有云分類的事情了。

IDC在2009年就曾預測指出,2010年將是私有云大展拳腳的一年。並且作為雲端計算解決方案重要供應商的HP,在2009年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2.5%的中國企業計劃通過雲端計算解決方案降低成本。而50%的企業認為,在現階段雲服務和雲端計算更適用於企業內部。在構建私有云的過程中,企業需要藉助虛擬化、自動化等技術將原有的專用化IT資源進行‘池化’,構建共享式的基礎設施。

因此說,融合基礎設施僅僅是一個前提,雲端計算才是真正能夠實現“虛擬化計算環境在硬體層上顯示資源經濟的同時,監控管理工具可以處理獨立的VM活動”。

本篇文章版權由ECFHP所有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389417/viewspace-70946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