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的融合

ecioforum發表於2011-07-18

本篇文章版權由ECFHP所有

作者:陳曉春

有一天,IP地址、街區及更小單位(甚至到工位、倉位)地址、地理三維座標如果能融合,對於IT的基礎設施管理,會產生什麼影響?

位置資訊服務是當前移動網際網路領域方興未艾的服務,比如商家店鋪簽到、衛星導航、路線查詢等等,手機等移動裝備成為具體的捕捉地理資訊的有效工具,通過網際網路的操作來獲得各種業務價值。然而社會經濟生活中還有很多領域沒能充分使用此類服務,比如企業的物流,雖然部分地使用了RFID來追蹤貨物,通過汽車移動的位置資訊來對車輛進行管理。雖然利用了不少公眾的資料服務,但是更多的還是一個單組織的行為。

實際上如果能夠進行一定意義上的地址融聚,將不同型別的地址資訊進行有效分工,則有可能形成社會化的地址資料庫,用於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具體來說,地理三維座標作為一個內碼存在,相當於手機SIM卡的串號一樣;而傳統地址資訊,進行結構化的表達,到一個具體的建築內部還可以無限分級,其結構類似於手機號碼,但是編碼會更精緻;IP地址,是一個邏輯地址,用於傳統地址之間的通訊,作用類似於移動通訊的基站。一個固定IP地址,理論上通過區域網的內部聯結可以產生無窮多個IP地址,這些被細分後的IP地址聚合傳統地址的業務資訊,一般就是輸入、輸出和駐留資訊(其結構類似於 1,0,-1) 。

地址的融合與內在分工可以實現地址資源的公共化,不僅能被多種活動所引用,還直接積累該地址上事件歷史。

這,對於IT基礎設施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本篇文章版權由ECFHP所有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389417/viewspace-70247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