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Google,Facebook的測試文章越來越多,核心的賣點無外乎:Google,Facebook 沒有獨立的測試,這兩個公司的開發人員自己做測試,而且執行的還不錯。(補充:《Facebook是如何做自動化測試的?》、《Google是如何做測試的?》)
本人沒在這倆高富帥公司供職過,只能從外部來吐槽一下。
那就說說外部使用者體驗吧。Google,Facebook(以及蘋果)這幾個公司,最近幾年風頭火,股票價值高,大家對追著捧他們。但是,本胖在此挑戰一下:這幾個牛逼公司就沒犯過錯誤嗎?不見得吧。我做GIS那幾年,也是眼看著google map的bug一個個修改過來,用安卓這兩年,也是看著每個版本每個版本的bug改過來。
那為啥民眾對此反映不大呢?本胖的體會是,現在這些公司還籠罩在“成功”“酷”“牛逼”這些光環下,人民群眾就算看到Google,fb,蘋果的bug,也會說:哇,人家有那麼“酷”的缺陷呢!(是不是很賤Orz)
不過有句話叫做,人民群眾是最不靠譜的,那些你風光的時候把你捧上天的,很可能也是你落魄時跺上一腳的。同樣的缺陷,在公司不那麼酷的時候,可能就是壓彎脊樑的最後稻草:黑莓那個經典的不能充電bug,轉天就讓股票跌了不少,可喬老爺告訴大家iphone4的天線就得套個膠套才能正常工作時,所有人就都相信了。
這就叫做使用者對缺陷的容忍度:
新浪微博算數各種不準,我們一笑而過;可如果是金融系統你試試;土豆網播康熙來了經常負載過大,頁面刷不出來,我們一笑而過,轉天再看;可換12306你試試;微軟在最輝煌的1999年發現了那個最輝煌的bug——千年蟲,最後也沒咋地,可現在微軟境況不好,你再來個類似缺陷試試;
那些來自知名的網際網路公司的開發人員,告訴我們獨立測試可有可無,敏捷開發的產品可以帶病上崗,邊做邊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
如果一個搜尋引擎的結果有點異常,那又能怎麼樣呢?
網購秒殺時系統響應有點慢,那又能怎麼樣呢?
你買了三個東西,實際結賬就兩個,那又能怎麼樣呢?
網際網路公司佔據了IT公司的大部分了嗎?如果飛機引擎的控制系統工作異常,那飛機就可能墜毀;12306響應速度慢,幾千萬人就有可能滯留他鄉。
所以,你的公司是一線沒問題,但這不代表你對質量的要求也是一線的,最高的,拿著A公司的模式去套B公司的身體,凍壞了感冒被扎針的還是你自己。
前幾天看到一個慘痛的案例,癌症放射裝置由於軟體缺陷,沒有儲存醫師的設定,導致病人接收過量輻射致死。在這個例子中,如果開發公司使用更穩妥的開發模式,用幾個靠譜的測試工程師,這個悲劇本來是有可能避免的。不是嗎?(補充:這個案例出自此文:《軟體Bug引發的十次嚴重後果》)
綜合起來一句:不同公司,不同階段,不同專案,對質量要求都不一樣,一刀切不要測試團隊,酷斃了,但是你真的想清楚了嗎?
【本文由@柴阿峰 投遞於伯樂線上, 版權屬於原作者。如需轉載,須獲得作者書面同意。獲得授權過程很簡單,請發郵件至chaiafeng#163.com。】
【如果您也願意分享一篇自己的原創/譯文,可以從這裡開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