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分享和管理——來自專案管理群的討論

bq_wang發表於2010-08-18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今天和大家交流最近看的一本書,關於知識管理。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我們在專案管理中,除了完成專案成功交付,一塊非常重要的是知識總結和管理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我們不反對敏捷、不反對快速開發,但要求每個專案有相應的知識積累和傳遞
 一方面對專案總結,一方面利於其他專案成員的學習積累。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知識管理,涉及三個層次的變遷。
 1、識別,
 2、管理,
 3、共享
 知識管理這個詞不新鮮,但50%以上的公司都沒有做,哪怕形式的積累。
 之前,我遇到一個PM朋友,一起聊天。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他鬱悶的是,一個增量式開發專案,他不知道如何估算和管控。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我問他為什麼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他說,這個專案的第一版開發至今,一份文件也沒有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他不知道原有專案的故事、也不知道其中有哪些變遷,只有程式碼和增量開發立項書。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領導讓他3個月完成增量開發,他甚至沒有拒絕和討價還價的理由,因為沒有任何知識的積累和傳遞。
 從中,可以看到知識管理對組織的重要性。
 往大了講,組織知識管理一般有兩類策略
 1、編碼策略:經過精心編碼的知識儲存在資料庫中,企業內的員工可以方便呼叫
 大多公司採用這個策略,基點:文件、知識在,人走茶不涼
 2、個人化策略:知識透過人員之間的直接接觸實現共享,企業使用計算機幫助員工進行知識交流,而非儲存知識。
 這個與敏捷開發相匹配,它考慮的是人的能動性,人是企業最大的資源和知識,人之間不斷提升,企業持續發展。
 這也要求,企業有足夠開放的文化,能長期留住人。
 大多企業很難實現,貌似微軟做得還行。
 從這兩個層面出發,組織到底使用編碼戰略還是個人化戰略?
 我想除了企業文化外,還取決於知識管理的目的。
 是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如何進行人員管理?還是如何獲取利潤?
 為客戶創造價值,那就要不斷提供高質量、可靠和快捷的資訊系統解決方案
 提供創造性的、經過嚴格分析的解決方案
 人員管理,員工被培養成實施者,還是培養成創新人員
 獲取利潤,是反覆使用的經濟學,還是專家經濟學
 貌似這些很抽象,其實有了這些的理解,作為一個管理者(可能PM還偏弱些),就知道如何做自己的知識管理。
 前面講了,第一步是知識識別
 基於編碼策略,我們就可以從人員到文件的方式獲取
 在專案或組織內,將專家、技術經理、開發人員等的需求、設計、方案、手冊等落實下來,以配置管理,或目錄,或資料,等方式儲存下來。
 有意識收集知識
 我在2003年在我所在的研發中心,主導建立了這麼一套體系。
 框架打起來後,放在伺服器上,讓軟體、硬體、測試等部門分別積累。
 起初就幾個文件,大家也並不積極和重視。
 但隨著積累和研發總經理的推動,這些文件類的知識對後續2年我們批次招應屆生時起到了關鍵指導作用。
 一方面降低指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新員工上手很快。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設想師傅帶徒弟的方式,1個人如何完成2-3應屆生指導。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隨著這種型別知識庫的積累,知識是沉澱下來了,但05年開始作用受到了挑戰。
 即,知識如何管理?
 問題: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1、員工如何瞭解組織掌握的哪些關鍵知識
 wiki什麼都有,但我不知道哪個是我最重要的
 2、瞭解哪些知識對我們來說可以為組織實現價值
 3、怎樣將這些有價值的知識在更多範圍內運用
 例如,有些經驗文件,有很多版本,哪個是最適合的
 肯能只有總監才知道歷史故事
 於是,我們開展兩個動作
 1、基於Google或lucense搜尋引擎
 開發下規模的垂直搜尋引擎
 用於組織內部
 2、組織內部資源,對知識系統梳理,包括評審和完善,並融入到相關員工崗位勝任職責或能力定義中
 使得知識有效管理和查詢
 這個階段還不夠,只抓住了主要知識,在廣泛分享層面還不夠。
 即,知識管理的第三層--如何實現更好的共享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我們很幸運,web2.0技術為我們實現多方位共享提供了有效技術保障
 人是社會動物,分立的知識文件,整合的勝任能力、崗位要求知識,太生硬、冰冷。
 只有n*n的網狀交流才有效
 那就是,建立知識庫社群,我們可以參考sns社群將資訊打通。
 可以透過好友、部門群組、技術群組、圈子等方式
 分享、關注等手段,要我們要的知識
 有興趣的交流
 知識活躍起來了,分享形成
 甚至達到編碼戰略與個性化戰略的融合
 正如我們這個管理論壇一樣,每個人關注多了,講多了,分享多了,專家式的人才就會不斷湧現。
 社群型知識管理是最有效的。
 OK 以上是我最近對知識管理的一些資料的學習,結合自身體會 的分享。不到位的地方大家交流。
susan-pa-襄樊 說:
 老谷,問個問題,知識管理和配置管理有什麼區別和聯絡呢?感覺有相同的部分,也有差別?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 老谷,問個問題,知識管理和配置管理有什麼區別和聯絡呢?感覺有相同的部分,也有差別?”,是指第一階段用配置管理工具管理知識文件。
 這要編碼有效,受控,也可以用只讀、可寫的目錄管理。
不勝人生一場醉(寶貝兒子一週歲了) 說:
 作為PM,老谷認為知識管理平臺應該從什麼地方著手,不考慮部門和公司層面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 作為PM,老谷認為知識管理平臺應該從什麼地方著手,不考慮部門和公司層面
”我個人認為,可以從文件歸檔和技術交流入手。之前,我們每週在內部開交流會,某人負責某方向的負責人。效果還不錯。再有,用msn交流的方式讓大家融合。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從我們個人來說,從自己的知識入手,沒必要大而全的走。上系統,也要適合自己的。
穀雨霖pharos-cto-北京說:
 前面我談的3個層次,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做。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517/viewspace-67133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