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差異來源和差異處理

leniz發表於2008-08-03
ERP差異來源和差異處理
只要成本模組採用標準成本,必定產生差異,差異分析的目的是找到管理漏洞,做到事中控制,可將ERP的差異來源分成以下幾類:
1.物料移動發生的價差:
(a).MIGO PO收貨時,採購價格和標準價格不同產生差異
(b).MIRO後勤發票檢驗時由於價格變更會產生差異
(c).物料轉移過帳 311/309由於兩邊價格不一產生差異
(d).初始化庫存差異,其它移動型別產生的差異
(e).來料加工等庫存到自由庫存產生差異
(f).退貨時差異
2.發票價格差異和匯率差異:
發票校驗由於價格變更會產生價格差異;跨期產生暫估和實際之差異;外幣採購因為匯率變化引起的差異(SAP將收貨到發票校驗這段時間的匯率差異和材料差異同樣處理,實際上,你也可將預設識的匯率差異直接也設定成材料採購差異, 而,
發票校驗後產生的應付因匯率變化在期末外幣重估時產生的差異則視為匯兌損益)
3.重估庫存和價格差異
MR21/MR22, CKMPRPN/CKME價格變更產生的差異,啟動物料分類帳後,系統為了保持期間資料的一致,採用標準價的物料如果有交易一般不再允許修改單價。
4.生產成本結算差異
生產成本結算差異 = 生產成本投入-生產成本產出
在結算前,往往計算生產成本差異:
生產成本結算差異 = ( 生產成本投入-目標成本a) - (生產成本產出-目標成本b)
目標成本a (標準成本估算成本部件累計方) = 目標成本b (產品標準成本), 同一期內,產品的標準成本正是標準成本估算後
各成本部件的層層上卷累加,生成產本投入包括各成本部件的投入:原料輔料,人工機器折舊,通過實際生產成本的投入和目標成本a的比較,得到所謂的9種類差異型別,正好可以分析到所謂的直接材料成本差異(實際材料成本和標準成本a中的材料標準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等,你可將系統預設的9種差異細分成你所需要的差異分析類別,這取決於你定義成本部件的明細程度,系統最多允許定義40個成本部件,你將這些成本對應到獲利分析模的40個值欄位,從而在差異計算後將實際成本部件傳到獲利分析,  實際上,財務模組並不反應這些差異明細, 只是才成本分析模組中體現, 這就是將財務和成本模組分開的好處避免產生一大堆垃圾財務憑證,  差異在向財務過帳時是以一個總的 生產成本結算差異過帳的,舉一個簡單例項,產品標準價968元/個, 其中原料950元,人工9元,折舊9元:
本期生產該產品10000個,  平時,原料以標準價投入了1000萬(假設標準成本估原料是950萬), 人工和機器折舊各以作業型別計劃價的方式投入各10萬(標準成本估算值為9萬),產品以標準價收貨910000個968萬,期末結帳成本中心分配分攤作業實際價格重估重估工單一般就這些操作而已, 人工和機器折舊的實際價格各為12萬,此時計算差異得到:
原料差異: 1000萬 -  950 萬 = 50萬(由於多投入原料,產生50萬數差)
人工差異:  12萬(實際作業價)- 9萬 = 3萬(假設全為價差)
折舊差異: 12萬(實際作業價)--9萬=3萬 (假設全為價差)
總共產生的實際生產成本投入為:1024萬,借方!,這些型別差異反應在成本模組中,可以進行分析.
工單入庫憑證為:
Dr:產品庫存  968萬
 Cr:生產成本產出科目(Tcode:OBYC->GBB/AUF)  968萬
總共產生的實際生產成本產出為:968萬,貸方!
工單結算憑證為:
Dr:生產成本差異 56萬(反應在物料分類帳中,CKM3可檢視)
 Cr :生產成本結算差異 56萬(Tcode:OBYC->GBB/AUF)
生產成本結算差異 56萬,貸方! 總的56萬一筆反應在財務模組.
實際生產成本投入 =  實際生產成本產出 +  生產成本結算差異

如果你細心,就會發現,無論是原料還是產品,此時都還是標準成本,接下來可以使用物料分類帳將差異
分攤出去還原實際成本. 對產成品, 因為平時收發貨都是標準成本,那麼生產成本差異 56萬將在銷售發貨和
期末庫存間分攤, 對於原料同樣採購差異在消耗和期末庫存間分攤, 不同的是,原料的消耗是往上層層上捲到半成品和產品的,這就是所謂的"多層差異", 如果BOM層次較多或象流程行業出現物料匯流的迴圈BOM,多層次差異就會耗費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計算出.

如果僅僅從財務核算角度,國內ERP更願意採用期末統一核算出成本,,但是這種"事後"核算的方式,外界評論是不能合理反應出"成本管理"的思想,不能作到事前預測,事中核算.
合理優化業務,避免物料分類帳執行時間過長
是在多層差異分配上,多層差異的產生的主要方式有3大類.
(1).跨工廠的轉儲301/302,比如產品從生產工廠到銷售工廠使用301,則銷售工廠到
生產工廠規定只能使用302,否則同期銷售工廠到生產工廠也使用301,則多層差異分
配死迴圈,荊門不存在這種業務.
(2).物料309/310轉移,經檢查發現重汙油309 68324006-》半瀝青68324032使用了3
09,而半瀝青68324032轉回-》 重汙油68324006也使用了309(原則上應該使用310),
也造成了死迴圈,  309/310物料轉移的方式可以規範,儘量避免多層差異迴圈分配.
(3).產品迴流迴圈BOM造成的迴圈,假設消耗A+B+C產出X,Y,Z, 而消耗X又產出A,則A
的多層消耗差異將分配到X作為接收方差異, X的消耗差異又轉回A作為接受方差異,
A(X)的本期期初+接收差異又在A(X)的本期消耗和期末庫存分配,這樣就造成迴圈.

對於中間環節半成品過多的企業,如果半成品不需要進行庫存管理或核算,可以考慮設定虛擬物料的方式.
一.規範309/310/311/312業務,堅決避免造成多層差異死迴圈.
二.優化迴圈BOM的結算規則,考慮將產量不多或核算無"精確"要求的造成迴圈迴流
的聯產品設定成副產品或固定價扣除,直接扣除生產成本,而不是參與生產成本的權
數分攤,避免多層差異分攤時迴圈!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554557/viewspace-41758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