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人生]讀史的三個境界看軟體業

qingrun發表於2010-03-04

1、原文:讀史的三個境界

發信站: 水木社群 (Wed Feb  3 14:14:08 2010), 站內

原文由 同人於野 於2007-09-14 發表於 西西河論壇春秋史話板塊
原文地址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251203
因為是幾年前的文章,可能版裡面轉載過吧,版主覺得不合適就刪了吧,要是覺得對大家有點啟發就留下。

   絕大多數人對於歷史的愛好僅限於聽故事圖個熱鬧好看,拿評書和歷史劇當歷史,熱衷於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之類的演義八卦,這不叫讀史。高階一點 的認為真實歷史比小說有意思,比如說喜歡看二戰史,對德軍高階將領如數家珍,這也僅僅能算對歷史的入門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為了解渴一樣,"讀"不是" 看",要想談論讀史的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關鍵是自己要能從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讀歷史的三個境界。
  

讀史的第一個境界是權術。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試圖從歷史中學習權術,其實懂得權術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讀懂歷史,最起碼的一個認識就是人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拿《封神演義》當歷史的人可能會認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紂王壞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讀 正經書《淮南子》,《孟子》,可能會發現商紂王也不像小說裡描寫的那麼變態;如果你去讀專業史書《史記》,可能會發現周文王也許不像小說裡描寫的那麼神 聖;如果進一步去讀更早的《左傳》,《尚書》,你的最終結論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紂王,這兩個人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還真不好說。(參考文獻:連結出處)
  
   中國人一向喜歡用道德標準去衡量歷史人物,然後非得整出一個忠奸善惡來,然而真實歷史完全不是這樣的。用善惡標準看待歷史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最大的受害 者可能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當他發現自己原本無比尊敬的張居正先生居然也有奢侈腐敗行為,美好形象破滅以後對社會徹底失望,乾脆來個幾十年不上朝。現在的家 長只讓孩子看PG -13的電影,培養出來的都是朱翊鈞,殊不知R級片才能訓練真人才。
  
  第一次把政治鬥爭中很難區分好人壞人這個 思想在老百姓中普及的可能是當初一部叫做《雍正王朝》的電視劇,其實這個片對雍正還是有點故意美化。等到《走向共和》出來以後,大家思想徹底崩潰,發現怎 麼李鴻章慈禧也做有道理的事啊,一直到最近開始有人呼籲給秦檜平凡甚至批評岳飛,人們已經見怪不怪了。既然現實如此殘酷,不如多學點權術吧。整天看《雍正 王朝》的人跟看《還珠格格》的人玩辦公室政治,那還不是視之若掌上觀文麼?
  
  《百家講壇》的《王立群讀史記》走的就是這個路數,幫 你分析權力鬥爭中的成敗得失。很多政治人物,比如張學良,非常喜歡讀《明史》,大約也是出於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的意思。當今在權術史學方面的大家當屬吳思先 生,他的《潛規則》早已深入人心成為現代漢語新詞彙,其跟後來的《血酬定律》的合訂本,叫做《隱蔽的秩序》,副標題"拆解歷史弈局",權術味道十足。我記 得記者問他你是否擔心有人把你的書當官場指南看,吳思笑說那也沒辦法,簡直是做廣告。
  
  其實權術也有高階的,比如說《戰國策》就比《厚黑學》高階得多,兵者詭道也,一點都不丟人。
  
  達到讀史的第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經進入不知道善惡的狀態。
  

讀史的第二個境界是天下大勢。如果說達到第一境界的已經是人中之俊傑,達到第二境界可謂鳳毛麟角,因為只有把歷史讀通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是人改變事情還是事情改變人?只有把握了天下大勢才能真正理解那些歷史人物:他們想的不光是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他們也有關於中國應該往何處去的理想。達 到這一境界,不但不會去劃分好壞人,而且會發現用道德標準去評價歷史人物其實沒什麼意義。比如說武則天。大多數人可能對武則天的"面首"問題最感興趣,並 以此來批判她;第一境界的"歷史學人"會從宮廷鬥爭角度去評論,總結一個女人怎樣稱為女皇,怎樣屠殺異己。但是如果你看的是天下大勢,就會更加註意儘管當 時朝廷上腥風血雨,老百姓的日子其實過的還不錯。
  
  看天下大勢首先要看大局。中國史書特別愛寫宮廷鬥爭,而對經濟和社會的大局描寫 不夠。如果100年後有人找出我們這個時代的報紙,很可能得出結論說最近幾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失敗的,因為搞得學費那麼貴,大家怨聲載道。但大局是什麼 呢?是2006年高校招生540萬,是1998年的五倍!那些今天抱怨學費貴的大學生,如果不改革的話可能連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現在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 學率達到23%(連結出處),這就叫大局。
  
  其次要把大局放在前後歷史中去看。三國的天下大勢不是什麼"分久必和合久比分",而是 中國統治集團從貴族階級到士族階級過渡的大局中的一個插曲。如果把握了這個大勢,就會更加註意袁紹和荀彧這樣的人,而不是呂布和貂蟬。易中天最近的《品三 國》最後幾集講述了這個天下大勢,其境界顯然遠高於王立群的宮廷鬥爭。
  
  研究天下大勢的人根本不會在意朱元璋殺戮功臣,朱元璋廢除宰相制度和推動八股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雍正用不用血滴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攤丁入畝土地政策。
  
  研究天下大勢,看政治主要看制度的演變,看經濟主要看政策和數字。明朝為什麼滅亡?從崇禎的性格去解釋,其實不如從整個明朝的稅收政策,稅率偏低導致國家沒有力量幹大事這樣的角度去分析有道理。
  
   但是把握天下大勢是非常困難的,而且歷史學界根本沒有定論,只能靠個人自己體會。中學歷史課本其實一直都在強調天下大勢,但郭沫若的那一套把中國分成奴 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理論到底對不對?郭沫若從個人品質入手去分析李自成兵敗,《甲申三百年祭》到底有多少道理?很難說。
  
  就算知道 了政策比道德品質重要,那麼一項具體的政策到底是對是錯,其實也不知道。比如說雍正的攤丁入畝,把以前的按人頭徵稅改為按土地面積徵稅,顯然對老百姓大大 的有好處,是好政策沒錯吧?也不一定。正是這個政策導致人口暴增,而在沒有先進灌溉技術的情況下,人口暴增可能是乾隆以後中國積貧積弱的最重要原因。
  
   再比如說八股文考試,現在主流意見當然是它限制了人的思想。但八股也有積極的一面,就是確保了公平。如果文章樣式內容隨便,可以想象身在京城大戶人家的 孩子肯定見多識廣寫出來文章比山區孩子好看。比如幾年以前全國統一高考試題的時候,北京分數低錄取率高,北京教委的辯護就是我們北京孩子雖然分數低,但是 有見識啊!聽到這種說法邊區孩子肯定反問你會背幾句《大話西遊》臺詞就叫有見識?八股的優點就是根本不可能考《大話西遊》。八股就好比GRE考試,是一種 儘量確保公平的"能力"測驗,這就確保了來自海南的人也能在官場有一席之地,就好比說中國大陸學生GRE成績普遍超過美國學生一樣。
  
  興一利必生一弊,真正選擇政策真是如履薄冰。
  
  達到讀史第二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經進入了不知道對錯的狀態。
  

讀史的第三個境界是純粹為了歷史。

大 多數人學物理是為了通過考試,有些人學物理是為了使用物理定律為人服務,只有極少數的人學物理純粹是為了好奇,他們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不能統一感到坐立不 安。前面說的兩個讀史境界其實都有點以史為鑑的用意,而真正的 主流歷史學家,比如我最近讀的這本《Are We Rome?》新書所介紹的西方絕大多數歷史學家,實際上認為古為今用毫無意義,歷史沒什麼用處。易中天在接受崔永元採訪的時候也說過,他不提倡古為今用, 這一點顯然比吳思專業。
  
  政治家特別喜歡引用歷史來說明今天的行動。因為以前古人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們是這麼做的,這件事告訴 我們的道理是。。。但歷史學家會告訴你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古人遇到的情況根本不是你說的那個情況,他們採取的行動也不是你說的那個行動。搞不好歷史學家還 會告訴你,這位古人是否存在,我們有爭議。
  
  一個最新例子是9/18東北軍不抵抗。以前的主流看法一直是蔣介石命令張學良不抵抗, 板上釘釘一般。金一南2004年講話介紹了一個版本的說法是張學良跟東北軍將領討論之後認為根本打不過日本人,因為害怕而主動不抵抗,跟蔣介石沒關 系。(我以為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低估了當時東北軍的實力,張作霖家底雄厚,比如空軍飛機數量超過日本全國戰機總數的一半。)最近看到張學良自述,他自己的 說法是當時他判斷只是小股日軍鬧事,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不抵抗,也就是說大意失東北。(你信麼?)那麼東北軍到底為什麼不抵抗?注意從三個版本我們可以學 到三個不同的人生道理,那麼哪個才是對的道理呢?
  
  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如果你想古為今用,其實歷史上是否發生了這個事件根本不 重要。滿清入關不需要讀真實歷史,讀的是《三國演義》,而且把"群英會蔣幹中計"的故事用來陷害袁崇煥還取得了成功,儘管"蔣幹中計"其實是羅貫中虛構的 故事。從小說,寓言,神話中都可以學到道理古為今用,而且真能用上。學術界對南懷瑾的最重要批評是他使用典故不分真實還是虛構歷史,其實南懷瑾說的明白, 大意是報紙上的東西可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事情都是假的;而小說裡的東西除了名字是假的,可能都是真的。所以所用水滸傳分析江湖鬥爭一點問題沒有。
  
  真正的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不帶有功利目的,他們只是想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史書也是人寫的,司馬遷也有主觀情緒,撥開歷史迷霧去分析真實情況,是極具挑戰性的工作。
  
  達到讀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經進入了不知道真假的狀態。
  
  不知道善惡,不知道對錯,不知道真假,一問三不知才是真正的歷史專家啊!

2、軟體人生

中國的軟體業也經歷了20年了,這20年間我們看到了國外軟體技術的更新,多次的開發方法和表現手段的革命,直到近幾年國外大企業玩概念拼商業,搞名詞給我們帶來的虛假和真實……

筆者的多篇文章提到:不要盲目的崇信國外的詞彙,看清楚什麼是真偽。諸如:

[企業管理]中國軟體業缺什麼?

http://blog.csdn.net/qingrun/archive/2006/08/31/1149335.aspx

[全程建模]關於SOA與新舊概念的一點看法

http://blog.csdn.net/qingrun/archive/2006/08/28/1131316.aspx

 [建模技術]精通它,才能毀滅它!——談Uml與科學和工程的關係

http://blog.csdn.net/qingrun/archive/2005/03/15/320157.aspx

在本blog的文字撰寫中,頂多也就到了第二層境界,大部分應該算是第一層境界而已,因為作為工程技術人員,最主要的目的是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問題解決了就是好,解決不了就是差。

解決了,如何解決,解決中的消耗是多少,帶來的附加成本是多少?公司是否能夠承受,使用者是否願意接受。

個人認為,現階段,我們不要奢求中國出現大師級別的人物,我們的狀況還是為了解決問題,為了不斷積累,畢竟我們的時間還很短,我們的積累遠遠不足。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7598/viewspace-62857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