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第二輪泡沫之辯:是享受還是逃離

發表於2011-04-23

對於許多人來說,十年前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時的驚心動魄情景仍歷歷在目。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從2000年的3月10日5132.52點的峰值開始暴跌,IT行業的市值在此後的兩年時間裡被無情地抹去了5萬億美元。十年後,雖然納斯達克至今仍徘徊在2000多點左右,但網際網路又恢復了此前的盛況,新概念層出不窮。而近期,部分社交網路企業市值猛增更是詮釋了這一盛況。

社交遊戲開發商Zynga估值達90億美元,還沒有盈利的Twitter被估值100億美元,而Facebook更不用說,估值一度高達 830億美元,半年內,這些企業的估值幾乎翻倍。

隨著大筆資金投向這些公司,一些機構投資者、投行的大客戶以及散戶們也都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錢投到這個行業中,擔心錯過了大買賣。

面對這樣的一輪熱潮,就連股神巴菲特也不得不警告投資者,現在絕大部分社交網站估值過高。有人說網際網路企業十年一個輪迴,而某些企業估值過高是否預示著泡沫已經來臨?那不妨傾聽最接近市場的人士怎麼解讀這個問題。

泡沫是否已經顯現?

正方:

Google執行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新的網際網路泡沫正在企業估值領域浮現出來,且跡象相當明顯。投資者相信這些公司在未來將被賣個好價錢。

投資銀行托馬斯·維塞爾合夥公司Thomas Weisel Partners創始人托馬斯·維塞爾(Thomas Weisel):我對現在該市場中充斥的資金規模感到震驚。我認為現在的網際網路泡沫更大。現在市場中在尋找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資金池已經遠遠大於2000年的水平。

Facebook股東艾利舍·烏斯馬諾夫(Alisher Usmanov):現在網際網路公司價格過高,應謹慎投資。與兩年或者三年前相比,現在投資網際網路公司回報更少了。我們此前一筆佔京東商城5%股份的投資,可能將是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最後一次斥巨資直接投資網際網路公司。

高地風險投資公司(Elevation Partners)聯合創始人羅格·麥克奈米(Roger McNamee):我擔心投資者以為所有的社交網路公司都像Facebook一樣好。現在的確是有許多具有吸引力的公司,但是此後湧現的公司很難再具有與 Facebook相同的影響力。

MarketWatch專欄作家特麗薩·普雷蒂(Therese Poletti):我的感覺是這輪泡沫比2000年的超級泡沫還要大很多。這些泡沫並非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僅僅會傷害到少數高階投資人,而是會直接影響整個網際網路行業生態環境,造成無窮麻煩。

反方:

舊金山市首席經濟學家泰德·伊甘(Ted Egan) :這顯然不會成為又一次網際網路泡沫。現在看來,這個行業似乎要引領我們走出衰退。

沃頓金融教授盧克·泰勒(Luke Taylor):我本人對泡沫持懷疑態度,人們下意識地將這種情況稱作泡沫,但我認為估值並不是泡沫的核心。Facebook、Twitter、 Zynga、LinkedIn以及Groupon等少數社交媒體企業的估值的確有些激進而且可能過於樂觀,畢竟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的市銷率基本都在 4倍以內,而這些社交媒體公司的市銷率卻高達100倍。但是隻有當這些公司最終上市並披露所有資訊後方可知曉。我們應該觀察這些少數估值過高的企業是否對整個科技板塊產生了全面影響。

芝加哥大學金融系教授魯伯斯·帕斯特(Lubox Pastor):當一家快速增長的企業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時,市值便會增長。只要存在不確定性,人們就會追漲。我們不知道市場是否會擴大,也不知道 Facebook能否吸引所有地球人。如果真的實現了,那麼現在投資Facebook就會非常划算。

這次的泡沫與上次不一樣?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最近認為網際網路第二輪泡沫來臨的聲音逐漸增強,我個人倒是認為最多區域性泡沫。與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比,這輪網際網路公司市值大漲的基礎不僅僅存在清晰的盈利模式,更是因為網際網路已經徹底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價值根基也更牢靠。

清科集團創始人倪正東:現在的泡沫與以前不太一樣,雖然企業還是難掙到錢,但確實是有收入了。

風險投資公司IA Ventures的創立人兼管理合夥人羅傑·厄仁伯格(Roger Ehrenberg) :上世紀90年代,初創公司所獲投資規模是如今籌得資金的5倍。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同樣是泡沫?

從去年開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新一輪赴美上市浪潮正在興起。隨著矽谷疑似出現第二次網際網路泡沫,業界對於中國網際網路是否存在泡沫的爭論也甚囂塵上。

IDG資本全球副總裁熊曉鴿:中國網際網路泡沫並沒有來到,上市潮和投資熱都是市場的選擇。“因為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需要資金,上市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機會。投資人也不是傻瓜,作為投資者,他一定是看中了這個行業。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整個中國網際網路的估值,從上市公司一直到創業公司來說,可能都有一點偏高。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不是10年前的樣子了,有價值支撐。“現在的使用者規模也好,盈利模式也好,非常的健全,今天賺的錢不夠多,以後會賺得多,今天的使用者不夠多,以後會多。

我們處在泡沫的哪一個階段?

風險投資公司飛橋資本合夥公司(Flybridge Capital Partners)普通合夥人傑弗裡·巴斯岡(Jeffrey Bussgang):假如1996年注意到這一離奇現象的投資者得出結論,科技市場已處於不可持續的泡沫之中,那確實是對的。但如果上述發現導致他們迴避投資網際網路股票,他們則會錯過歷史上合法創造財富的奇蹟時刻。問題不是我們是否處在泡沫中,而是我們處於泡沫的哪個階段。

在近期有關繁榮期還是泡沫期的討論中,很多人認為當前的市場環境有點像1999年。但如果實際情況更接近於1996年呢?2011年是感覺到真正繁榮的第一年,而這一繁榮期將延續至2015年。

SoftTech的管理合夥人傑夫·卡拉維爾(Jeff Clavier):未來12至18個月創業公司熱潮將迎來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挑戰。屆時各公司將需要證明“物有所值”,否則便要倒閉收場。市場可能不會出現泡沫驟然破滅,但在市場疲軟的路上還是會有人付出代價的。當音樂停下來時,搶不到椅子的人就將被市場淘汰。

1860年~2000年的美國股市

第一階段:1860~1870年,鐵路股票在美國大量上市,出現了鐵路股票泡沫,使美國證券市場開始從過去的債券市場向股票市場轉化。

第二階段:1886~1929年,美國逐步發展成為世界政治和經濟的中心。1900年,工業股票成為美國股票的主體,美國股票市場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24年,美國經濟進入著名的“科利芝繁榮”,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數百萬普通居民爭相購買股票的景象。在這段股票牛市的後期,樂觀演變為瘋狂,汽車和無線電的股票被爆炒,1925年開始到1929年美國股市崩潰前,標準普爾指數三年多的時間上升近200%。

第三階段:1929~1954年,1929年的大蕭條極大地打擊了人們對股票的信心,股票的投資價值也被嚴重低估。1933年開始,美國股市進入相對平穩的恢復期,直到1954年股票的平均價格才恢復到1929年的高點。

第四階段:1954~1972年,美國股市迎來騰飛的10年,成長股的投資經歷了四次熱潮:技術股和電子成長股狂潮、併購浪潮、概念股票投資熱潮、“漂亮50”浪潮。

第五階段:1973~1981年,美國股市與美國經濟一樣處於動盪和盤整的階段,道瓊斯工業指數在1974年12月最低跌到580點後,長期在800點左右徘徊。

第六階段:垃圾債券、槓桿收購、大規模的兼併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股票市場的標誌,正是這些交易促進了股票價格迅速回升到與其內在價值相當的水平。在經歷了從1982年開始接近5年的牛市後,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發生了大崩盤,道瓊斯工業指數當天下跌了508點,下跌幅度達到 22.6%。

第七階段:1991年道瓊斯工業指數從2000多點起漲,1997年達到8000點。1998年突破9000點,1999年突破10000點,2000年突破11000點。

Via:《第一財經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