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不同軟體在作用不同的情況下有著不同的互動方式,下面來談談我們每天都接觸的“最小化”和“關閉”。
按照最原始的設計意圖,“最小化”是將程式暫時摺疊起來,“關閉”是純粹的程式關閉。但是現在你可以在很多客戶端看到有以下這樣的情況:
點選“最小化”:1、到螢幕左下方 2、到螢幕右下方
點選“關閉”: 1、最小化到右下方 2、關閉程式
糟糕的設計:360安全衛士、酷狗、QQ音樂
點選“最小化”時,到螢幕左下方
點選“關閉”時:程式沒有關閉,而是沒有任何提示的最小化到右下方(托盤)
這些客戶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使用者需要長時間後臺執行。於是設計者就製造了這樣一種互動心理印象:讓你點選“關閉”時,並不是完全關閉程式,而是在右下方(托盤)繼續執行,只是不是像點“最小化”那樣佔用你的左下方的工作列位置。
很多軟體都採用了這樣的設計,使用者大體能明白這樣的意思,像360這樣的系統軟體,使用者知道這些軟體基本是不退出一直執行的,所以在點關閉符號(x)的時候也大概能明白軟體只是最小化到右下方(托盤)執行而已。
不過我認為“點關閉按鈕不能關閉”這設計還是太遜了,我猜測這種糟糕的設計應該是軟體商為了不容易讓使用者直接關閉而慢慢出現。
———————————————————————————————————————————-
我認為PC客戶端,良好的“最小化”和“退出”設計,按不同軟體分為兩種:
1、需要頻繁操作介面的軟體(資料夾/瀏覽器/Photoshop/辦公軟體等):
最小化:直接顯示在左下方
關閉:直接關閉程式(按誤操作機率來決定是否加入確認關閉提示)
做得好的有:
Chrome — 最小化在左下方,點選關閉按鈕直接關閉所有開啟的標籤,不作任何提示
(不加入確認關閉提醒,是因為誤操作的機率小,使用者一般可以區分標籤頁關閉和整個瀏覽器關閉的不同)
* Firefox和IE的確認關閉提醒,我認為是沒必要的,如圖:
2、不需要長期操作介面,但需要長期執行的軟體(防毒/IM/音樂):
最小化:直接顯示在右下方
關閉:直接關閉程式(按誤操作機率來決定是否加入確認關閉提示)
做得好的有:
千千靜聽、QQ — 最小化到右下方,關閉的時候提醒是最小化到右下方還是關閉程式
(加入確定關閉提醒是因為誤操作機率大,擔心使用者使用文章之前所說的糟糕設計的軟體養成了習慣而導致誤操作,比如之前用了酷狗,點選“關閉”它最小化到右下方,於是認為QQ也是如此,形成誤操作。如果沒有那些糟糕的設計,各產品設計標準統一,這個提示完全沒有必要出現。)
———————————————————————————————————————————-
有些採用“點選關閉按鈕最小化到托盤”設計的軟體也是迫不得已,因為當有不少軟體採用這種糟糕的設計時,使用者會形成一定的習慣,而為了不想使用者丟失而滿足這些使用者習慣,最終跟著做了這樣的設計。所以就導致了我們桌面上多了這麼多,點選“關閉”卻不能關閉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