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6Sigma在CMMI中的應用點

IT168人月神話發表於2008-07-17

CMMI的二級和三級不一定要用到6Sigma,CMMI本身的IDEAL方法論模型也是很完善的。不管是DMAIC還是IDEAL都是基於PDCA迴圈的持續改進方法論。CMMI四級和五級強調了需要具備統計學的思維和資料量化管理,不管你提不提6Sigma,你都必須要用到相關的統計學理論和相關工具。這些理論,工具和技術通過6Sigma的DMAIC方法論系統的整合在一起了,需要系統理解和共同使用來達到目標。

仔細讀CMMI四,五級的各個PA,應該就能夠發現具體的一些結合點:

1.四級強調了企業的業務目標來驅動專案過程效能和質量目標,這裡可以通過QFD逐層分解,業務目標->質量目標->過程->子過程->過程度量項,最終要達到目的是通過控制子過程的穩定來預測業務目標的實現。

2.L4建立組織級的PPB過程效能基線的時候需要用到正態檢驗,AVONA方差分析,假設檢驗,相關性分析,SPC統計過程控制相關內容。

3.L4的PPM過程效能模型需要用到迴歸分析,多元迴歸,相關性分析等內容。

4.L4的QPM量化專案管理過程域需要用到SPC統計過程控制,控制圖,過程能力相關內容。

5.FMEA不一定僅僅在高成熟度等級引入,可以在三級風險管理中即引入,在L5的OID中更加強調通過FMEA去降低和消除風險。

6.L5的OID和CAR是強調進一步在過程穩定基礎上,尋找一般原因以縮小上下規格限。OID和CAR都強調了6Sigma的DMAIC方法的系統化使用。從VOC,CTQ和Y識別,度量體系建立和度量資料收集,影響Y的X因子分析Y=f(x1,x2,x3,...),制定對X改進計劃等。這裡還強調了對改進目標要量化,要通過PPM模型清楚的知道Y要改進20%的話,究竟改進哪些X,每個X改進多少。因此在CMMI還強調了what-if分析和蒙特卡洛模型技術的使用。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5027599/viewspace-42120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