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教練,從A到Z

dvlue發表於2008-09-25

敏捷方法學帶來了新的角色——“敏捷教練”,它不常見於傳統方法學中,甚或不曾為之提及。已駕輕就熟的實踐者,可能會視之為渾然天成,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而初窺門徑的新手則會心生疑雲:“敏捷教練為何如此重要?‘部門經理’、‘團隊領導’、‘技術領導’,他們的問題何在?Monster.com為此提供54個職位,又是何故?”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當是吾等本色。且與筆者同遊於本文中,或可領會敏捷教練之所思、所行,更要知其意義所在。

字典索引 A-Z
A 即 Advice(建議)
B 即 Balance(平衡)
C 即 Celebration(慶功)
D 即 Daring(勇敢)
E 即 Encouragement(鼓勵)
F 即 Feedback(反饋)
G 即 Guidance(引導)
H 即 Humility(謙虛)
I 即 Infectious(感染力)
J 即 Jiggle(搖擺)
K 即 Knowledge(知識)
L 即 Listening(聆聽)
M 即 Mentor(導師) N 即 Naysayers(懷疑論者)
O 即 Obligated(擔當)
P 即 Principles(原則)
Q 即 Questioning(提問)
R 即 Retrospectives(回顧)
S 即 Sensitive(敏感)
T 即 Transparency(透明)
U 即 Unlock(釋放潛力)
V 即 Vocabulary(詞彙)
W 即 Welcoming(接納)
X 即 Xenodochial(友好)
Y 即 Yarn(講故事)
Z 即 Zen(禪意)

A 即 Advice(建議):“我曾見別人做過。我覺得你們這樣做效果更好。”

以傳統方式工作的經理會明確指導團隊該怎麼做,而不是幫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敏捷教練雖然常常以顧問的角色出現,但她不會做太多導向工作,而是在需要的時候出現,幫助團隊避開已為人知的陷阱,或是引導他們走向佳境(參見引導和導師)。

B 即 Balance(平衡):“別把好東西丟掉。”

有時候團隊會忙得自顧不暇,以至於又回到老路上來。教練會尋找良機,跟團隊一起工作,去發現、嘗試可能為團隊帶來巨大利益的新做法。他還會確保那些依然為團隊帶來收益的實踐不會被隨手拋棄,為人遺落,他常常會把它們跟新方法合併。

C 即 Celebration(慶功):“嘿,上個迭代你們乾的太棒了!”

團隊常常會低估成功和肯定式探詢的力量。迭代一步步向結果推進,形成節奏,幫助大家意識到何時達成目標(參見反饋)。但是人們常常會忘記迭代中的慶功。整個團隊在專案結束以後,或是某些重大里程碑完成後慶功(參見感染力),會極大鼓舞士氣。敏捷教練每天會跟團隊一起慶祝每個小小的勝利。

D 即 Daring(勇敢):“跟你們說,我豁出去了,是這樣的……”

引入變化就有相應的風險,敏捷教練需要承擔責任,尋找途徑,以最小的風險帶來最大的價值。在團隊中,他往往是第一個破冰而行的,激勵團隊,給每個人帶來安全感,讓他們有勇氣提出建議,即使不敢嘗試不同的工作方式。

E 即 Encouragement(鼓勵):“加油!這玩意很NB!”

有些敏捷實踐看上去很直白,可如果沒有理解它們背後的原理和帶來的影響,實施起來就會很容易出問題。簡單試上一段時間以後,人們往往會感覺到哪些東西從前效果更好,現在用的實踐存在哪些限制(參見提問)。敏捷教練會為人們提供支援和鼓勵,幫助他們度過嘗試新實踐的不適應期,有時也會幫他們解決掉實踐中比較難以實施的部分。

F 即 Feedback(反饋) :“你有沒有發現團隊……?”

所有的敏捷方法學都提倡快速反饋。敏捷教練在團隊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會強調反饋機制的重要性——從團隊協作,到過程,再到實踐。定期的反饋可以幫助團隊更有效地適應所處的特殊環境。

G 即 Guidance(引導) :“看上去我們有三種選擇,我覺得前兩種可能更好,你們覺得呢?”

敏捷狂熱者的工作方式跟敏捷教練不同。狂熱者習慣使用命令和控制的方式,而敏捷教練只是加以引導,幫助每個人自我學習。他引導團隊避開已知的陷阱,但他也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

H 即 Humility(謙虛):“實際上,活兒是大家乾的,不是我。”

敏捷教練會為團隊提供指導,幫助他們完成工作。當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她要勇於承擔責任,團隊取得成功後,她要保證適當的人得到獎賞。傲慢自大的教練在團隊中沒有容身之地。

I 即 Infectious(感染力):“你得過來看看這個!”

敏捷教練會給團隊帶來激情和活力,用自己為榜樣,鼓舞人們燃起對工作的激情。他理解團隊願意接受多少變化,也知道自己展示熱情的分寸,不會被人跟敏捷狂熱者混為一談。他也一直在尋找恰當的時機與大家分享他的能量與熱情。

J 即 Jiggle(搖擺):“這樣調整一下,再那樣調整一下。”

很多事情要想做好不只一種方式,即便團隊跟上次採用同樣的實踐也是如此。敏捷教練幫助團隊在以往經驗和認識的基礎上調整實踐,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團隊與環境。

K 即 Knowledge(知識) :“你讀過這本書/這篇論文/這個郵件列表了麼?”

敏捷方面的知識浩如煙海:敏捷實踐、敏捷原則、實施方法與面臨的挑戰,等等等等。敏捷教練對這整套資源很熟悉,可以引導大家去看相關的書籍、論文或是部落格,查詢跟他們遇到的問題相關的資源。

L 即 Listening(聆聽) :“你說你想要做……”

敏捷教練需要傾聽團隊的看法,從而瞭解他們當前的狀態、他們的好惡。有時候也會把她聽到的東西反饋給團隊。她認真聽取每個人的意見,掌握他們的需求與擔憂,並據此調整她工作的優先順序和相關活動。有時她也會把這些意見跟別人分享,也會鼓勵人們為自己辯護。

M 即 Mentor(導師) : 讓自己成為多餘的人

敏捷教練的終極目標是打造自給自足的團隊,他們可以對實踐過程進行自我調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需要找到適當的人,對其進行指導,提供支援,這些人的角色看起來很像教練。

N 即 Naysayers(懷疑論者):“我不信”

每個團隊可能都有某些人徹頭徹尾的站到敏捷教練的對立面去,而且也沒有什麼說得過去的理由。敏捷教練要能經得住這種刁難,去理解他們的需要,理解他們為什麼會感到威脅(參見聆聽, 提問和敏感)。她會跟他們一起工作,讓他們感到自己的意見受到重視,滿足他們的需要,讓他們釋放掉壓力。不情不願的傢伙需要得到鼓勵,這也是教練的工作。

O 即 Obligated(擔當):“團隊中的一部分”

敏捷教練需要證明他的建議是完全為了團隊利益(參見透明),如果他能夠作為團隊的一部分,跟團隊一起工作,能夠體驗到一項決策的後續影響,這對他的工作將很有幫助。

P 即 Principles(原則):“不要只看到現象,還要看清本質。”

穿透實踐的執行過程,洞徹其背後原則,是為敏捷教練應為之事。脫離原則的實踐會變成無本之木,收效甚微,而脫離了實踐的原則更是寸步難行(參見引導)。敏捷教練會幫助團隊體驗一系列實踐,幫助他們理解這些實踐所帶來的價值,幫助他們適應這些實踐對團隊對組織帶來的效果,由此掌握原則。

Q 即 Questioning(提問) :“你看到了什麼?感覺如何?”

提問問題可以幫助我們釐清狀況,到底是順風順水,還是步履維艱(參見懷疑論者)。敏捷教練常常問問題,將事實與個人看法分開,對現狀有更好的認識。如果不問問題,就輕易做出決定,長期來看對團隊會有不良影響。

R 即 Retrospectives(回顧) :“我們學到了什麼?哪些東西我們會繼續堅持?哪些東西應該另起爐灶?”

回顧是一個很關鍵的實踐,敏捷教練用它來幫助團隊認識到自己的成果。專案回顧可以給新專案提供之前積聚的智慧,而中間階段或是固定頻率的回顧可以幫助團隊快速響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保證工作效率並不斷提升。在回顧中著重突出那些已經實施了的變化,或者至少指出那些時時重複出現的問題,都可讓教練和團隊共同受益。(參見聆聽)。

S 即 Sensitive(敏感) :“我在想他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

最優秀的敏捷教練會尊重團隊所在的組織文化和工作環境(參見聆聽和熱心)。她不會命令他們改變工作方式;她會首先觀察形勢,然後才提出建議。

T 即 Transparency(透明):“我希望你可以這樣試試看,因為我覺得這有助於你……”

誠實可以建立敏捷教練與團隊之間的信任。他會解釋做事的理由,讓大家曉得嘗試新事物可以帶來什麼好處。通過解釋當前的狀況及其與過去的經驗或學習到的教訓之間的相似之處,人們會覺得可以安心接受他的建議。有時候,讓大家知道他沒有暗地裡做什麼事情,或是有什麼隱藏的動機,這也是很重要的。

U 即 Unlock(釋放潛能):“我沒想到這團隊還能辦到這些!”

因為所處環境的限制,團隊常常都有很多潛力爆發不出來。通過認真觀察和對當前流程的尊重,敏捷教練可以幫助團隊識別並消除系統的限制,釋放團隊的潛力。

V 即 Vocabulary(詞彙):“YAGNI?Burn up?Muda?”

每套方法學都有相伴的詞彙。敏捷教練了解這些詞彙、縮寫、特殊單詞的含義,把它們跟團隊的思想體系相匹配。當新的模型與現有模型有所衝突時,這樣做尤其有用,而且可能需要實驗式教學(參見禪意)。

W 即 Welcoming(接納):“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

倘若敏捷教練做得很成功,團隊就會提出新的思想,真正加以執行。敏捷教練應該歡迎並支援個人的提議,保護它們不會像過去那樣飽受批評。

X 即 Xenodochial(友好):“對陌生人友好”

大多數敏捷教練都會不停轉換團隊,需要適應不同的環境。他們不但要被不同的人接受,而且需要確保他們的一言一行不會讓人產生排斥心理(參見敏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動機——教練必須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知道每個人都有未發揮出來的可能。

Y 即 Yarn(講故事):“從前啊……”

在不同的文化中傳播知識,講故事是很有效的途徑,敏捷教練也常用它來散播知識和想法。有些故事講述了以前的種種經驗教訓,有些可能只是作為隱喻來闡述概念。

Z 即 Zen(禪意):“你必須找到自己的路”

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些道理必須要親身體驗以後才能明白。與其苦口婆心,不如想辦法打造安全的環境,縱使人們犯錯,也至少不會有嚴重的後果。敏捷教練可以使用蘇格拉底式的問答方式,幫助人們找到針對自己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

關於作者

Patrick Kua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同時還是一位導師和教練,就職於ThoughtWorks。Patrick一直積極投身於團隊的建設發展,給周圍的人帶來激情與活力。他相信,如果人們可以把喜歡的事與工作保持一致,就可以生活得更快樂,有更好的發展。過去的三年半時間裡,他訓練和指導過很多團隊實施敏捷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656893/viewspace-4643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