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軟體的“拿來主義”:開源軟體、主導權

hucaiyong發表於2010-03-02

國產軟體的“拿來主義”:開源軟體、主導權


  在現在開放合作的國際形勢下,簡單地討論國產產品或者本國產品,雖然大家可以很輕鬆地根據品牌來區分本國產品或者非本國產品,但如果要來嚴格定義“本國產品”的內涵或外延,在文字上頗費周折,並且也有一些簡單的法則很容易被人鑽空子。比如微軟中國現在也是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的成員,那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和Office 2007等是否也是本國軟體呢?那顯然不是。此外如大家公認的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IBM、SUN、家樂福等國際知名品牌,他們也均需要按照中國的法律或“市場規則”,加入一些中國的社會團體或者行業協會,但我們當然不會據此認為他們是國產的。

  至於什麼樣的產品是本國軟體,據我所知,至今為止還是沒有一個官方的、正式的定義的。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簡單武斷地把開源軟體給排除在外。開源軟體是基於合作創新模式的智慧結晶,看一個開源軟體是不是本國軟體,應當有一個公正的評判來對待軟體開發過程中創新的主導權問題。科技部萬鋼部長對“自主創新產品 ”的一個說法,我認為至少從官方的立場看是非常精闢的——“在經濟全球化和技術日趨複雜化、交叉化趨勢的共同作用下,在高技術產業領域,跨國技術聯盟日趨增多、合作創新正在成為主要的創新方式。‘自主創新’應當強調的是創新者對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主導權’,而不是技術本身的來源。在‘合作創新’的技術聯盟中,獲取創新主要收益的也只能是掌握主導權的一方。”

  開源軟體是一個世界性的協作創新平臺,如果我們還搞狹隘的民族主義,自顧自關起門來從每一個基礎的點開始做起,那麼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希望就渺茫了,即使你做出來了一個成就,在日新月異的知識更迭中可能也與市場脫節了。在國產軟體的歷程中,以中軟牽頭的Cosix/Cosa作業系統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從技術的角度看是成功,但因完全是一切自己從頭開始,其結果是失去了市場的機會。所以,在我看來,如何基於開源軟體來形成國產基礎軟體的自主創新的主導權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

  總是有人對本國軟體的發展和未來高度存疑,總是有人害怕國內開源企業不開源,甚至總有極個別的人,基於自己狹隘的理解以開源軟體來片面地否認國產軟體。若非要說採用開源軟體就不能叫本國軟體,那隻能說我們在看待問題時仍然習慣於採用一種泛化的簡單思維。比照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如果我們為了“國產”而簡單排斥開源軟體,那是不敢跨入正當得來的那所大宅子的“孱頭”,是把好好的“嬰兒”連洗澡水一起倒了;而反過來,簡單地把開源拿過來,全盤照抄自然也絕不可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就是我們根據自己的需要設計的,還有其他的一些方向性的問題也都是由我們自己把握。為什麼還要放著好好的開源不用,非得自己一切從頭來?基於開源軟體,目的是為了獲取協作創新中的主導權。微軟的產品當然很好,但是我們對其沒有主導權,中文版的windows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已經做好的基礎上做些簡單的改動;而在安全性方面,他隨時可以採取黑屏政策。Google的搜尋服務當然也很好,但身處中國的“谷歌”並不等同於Google,受到的限制很多很多,還一不小心就成了試圖向中國政府討價還價的籌碼。

  基於開源軟體發展國產基礎軟體可以確保我們的主導權,現在這已成為了一個發展方向,所有關心本國軟體發展的人都應該認識到,開源軟體已成為了軟體發展的一個潮流,把我們自外於開源軟體來搞自主創新是不科學的。

  現在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開源企業切實地加入了開源社群,並且切實地在作著貢獻,也能在某些決策層面起到一定主導作用。那些迫切希望國內企業能在開源社群裡發揮作用的人,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切勿還用五六年前的眼光看待本國軟體。

相關文章:

開源件中的自由、參與、奉獻、溝通

 

拿來主義被佔

 

本國軟體當然不包括Windows中文版,但不能排斥開源軟

 

Windows作業系統是本國貨物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4682504/viewspace-62832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