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思考與行動

urinator發表於2009-04-21

思考與行動

 

老木: ……(wood9999@163.com )

 

摘要:從一個故事闡述在ERP管理的過程中,思考與行動的關係。

 

場景一、

 

7月,驕陽似火,某民營公司會議室裡也是熱鬧非凡。老闆宣佈,從下個月開始,出於對成本和質量的控制,對不同供應商供應同一種零件,必須執行比例控制。要求資訊化經理牽頭,召集物流經理、採購經理共同商量一個解決方案,儘量消除人為因素的影響。

會議散場後,三個經理就坐在一起研究起來。

資訊化經理說:供方配送比例控制,讓我牽頭,我只好勉為其難了。你們兩位有什麼需求,提出來,我看看我在系統中能不能解決。

物流經理眼睛一翻:零件經常都到不齊,有發的就不錯了,還控制?

採購經理不樂意了:我啥時候缺過你零件了,公司已經連續三週,沒有一天停產,業務員都在廠家車間裡打地鋪了,我容易麼我

資訊化經理趕緊打圓場:對,對,大家都不容易,可是老闆已經佈置任務了,我們還得執行,對不?兩位出個主意啊

採購經理和物流經理異口同聲的說:老闆說你負責麼,你說咋辦我們就咋辦

資訊化經理這個不高興啊,也不好說啥:那好,我回去做個方案,請兩位過目。

一個星期以後,方案通過OA傳遞給採購經理和物流經理。

又一個星期過去了,還是沒有回覆。資訊化經理坐不住了,給物流經理打電話:老弟啊,方案看的咋樣了?

物流經理說:哦,我看了,忘了跟你說了,我看大概沒啥問題

資訊化經理舒了半口氣,趕緊給採購經理打電話。第一遍半天沒人接,第二回才接了起來,還沒等資訊化經理張口,採購經理就先說話了:老哥,我在外邊出差呢,實在沒功夫看啊,你要是看可以,就可以了,我絕對支援。

資訊化經理一聲長嘆……

點評:

1、  資訊化部門絕對不要替代業務部門做需求,如果業務部門連自己的目標和方法都不清楚,各位覺得他能執行什麼樣的方案

2、  制定流程&方案最好的辦法是先分解流程要素,把相關人員召集到一起,現場討論誰該做什麼,尤其是業務介面的部分

 

    場景二、

8月,驕陽似火,老闆的脾氣也很大。因為只有一個沒會籤的方案,資訊部沒辦法實施,老闆把三個經理一頓神批。三個經理耷拉個腦袋,一聲不吭。

會議散場後,三個經理又坐在一起研究起來。

資訊化經理經理說:方案兩位再參謀參謀,看看有什麼地方需要修改的。

採購經理一拍胸脯,說:我這裡不就是一個按比例採購麼,沒問題。

資訊化經理沉吟了一下,問:如何消除人為因素的影響呢?

採購經理楞了一下,想了一會,突然笑了:我用9000裡面每個季度給供方打分的結果不就可以了,那個結果是好多部門共同認可的。

資訊化經理點點頭:嗯,你那裡的比例可以自動設定,不過要有一個規則,不同分數或者等級的供方,比例如何分配,要細化。

採購經理哈哈一笑:沒問題

物流經理把頭轉向物流經理:你呢?老弟

物流經理說:方案我看過了,整體的原則是按照比例摺合成不同的批量數量在供方之間分配,這個沒有問題。但是對於一批生產訂單,配送的只能有一個供方,多個供方不僅是作業困難增加,對於質量追溯也不利啊

資訊經理拍拍腦袋:對啊,這個需要加個限制條件。

物流經理接著說:還有幾個問題,一是如果採購供應不足,我無法按照比例配送,需要人工干預配送單,做供方變更;二是部分訂單,顧客有指定的供方要求,這個在配送比例裡如何控制。三是按照季度打分,質量表現控制住了,成本如何控制啊,四是配送有最小包裝,零頭如何處理?五是批次……

物流經理還沒說完,採購經理也坐不住了:對啊,我採購的最小批量如何控制啊?

資訊經理原先做方案的時候就是“坐”出來的,這時候徹底暈了。加上天氣很熱,腦門的汗當時就出來了,說:兩位,兩位,讓我好好想想,讓我好好想想

點評:

1、  製作管理方案一定要用系統的方法,所謂系統的方法就是分析工具。否則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就是一團亂麻

2、  閉門造車做出來的方案基本上是行不通的,一定要實際調研,因為所謂的企業特色就是對例外的處理方法

3、  即使是討論方案,也要有預案,要不然不跑題的就很難了

場景三、

    8月底,陰雨連綿,資訊化經理心裡驕陽似火。上回的會議回來之後,資訊化經理把整個方案推到重來。

首先確認的是零件不同的分類屬性:

1、把零部件分類,獨家供應的和多家供應的。多家供應的經過協商,規定最多三個有效供方。

2、因為結算的方式不同,有使用後才開發票結算,也有購入的,購入又分三種:預付、現金和賒購。

對以上兩點,採購部門採用了不同的補貨策略。並且結合每季度的供方評分表,與財務的成本評估,給予權重,得到一個綜合評分,作為配送分配比例的依據。

其次,開發了一個系統外掛程式, 系統每回MRP之後,把生產計劃的需求數量匯出,根據供方配送歷史記錄,按照配送規則做供方數量分配。之後,把資料回寫到系統中,作為配送作業計劃。每個月的配送數量、比例在外掛程式中可以進行彙總分析。

最後,與另外兩個部門經理的溝通確認,讓資訊化經理上火了。採購經理看方案是一掃而過,滿口的沒有問題,胸脯拍的砰砰的,一副上刀山下火海的架勢,顯得心中十分有底,而資訊化經理每次都有點心裡發虛;物流經理則相反,看個方案就三天,每次看完,就是一大堆的問題,從入庫、待檢、儲存到配送,每個環節都提出幾個問題,把個物流經理折騰的不亦樂乎。資訊化經理挨個問題點排查過去,發現問題分為幾類:

1、  方案規劃時考慮的不夠詳細,如不同供方的不同包裝數量,需要在外掛程式中按照不同供方設定,而原方案中包裝數量是沒有區分的。

2、  與配送比例控制專案無關的問題,如生產線邊場地不足,導致配送週期頻繁。

3、  特例事件,如某種零件質量不穩定,會出現生產中調換供方的現象。

4、  執行方案的限制條件不能滿足,如付款不及時導致供方供貨延遲,計劃的分配比例無法實現。

1類問題,雖然有點難度,程式修改之後還是可以滿足的;第2類問題可以不予理睬,讓物流經理自己解決,第3類問題因為比例不大,但是不能按照比例分配,考核誰都不對啊,第4類問題也把資訊化經理難住了,怎麼才能解決呢?沒有庫存,如何滿足按計劃比例分配呢?

資訊化經理一籌莫展。

點評:

1、  舉重若輕(化繁為簡)或舉輕若重(化簡為繁)無所謂高下,但是要有個度,這就是中庸之道

2、  業務模式決定管理流程,管理流程決定操作細節,這個原則是不能變的

3、  任何形式的管理中都有特例的,但是不能把特例當作慣例

場景四、

    9月,天氣有點涼,老闆已經怒火中燒了。把三個經理喊到辦公室,質問專案的進展情況。資訊化經理硬著頭皮彙報,說:專案已經可以上線了,但是還有些問題沒有解決,比如某供方的庫存不能及時到位,比例分配是沒辦法操作的,還有就是如果某些質量不穩定的零件不能按照比例操作,那麼對相應部門的考核也比較難操作,還有……

    老闆打斷了資訊化經理的彙報:零件質量不穩定,品種有限,這個我有數,可以適當的放寬考核的尺度;供方的貨物供應不及時,你能解決麼?我知道你解決不了,採購經理暫時也解決不了。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我要控制配送比例的目的是什麼?你回答我

    資訊化經理整理了一下思路:為了增強對供方管理的公平和透明,讓質量表現好的供方得到大的份額,降低生產中的材料成本。

     老闆說:對啊,現在的評分系統增加了對零件成本的考核,而且由多個部門共同評定分數,也可以在系統中自動生成配送指令,管理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你還想做什麼?

    資訊化經理愣住了。

    老闆接著說道:剩下的就是執行的問題了。天下沒有完美的方案,等你們什麼都想好了,黃花菜都涼了。先做起來,以後的工作持續改進就是了。

點評:

1、  一定要弄清管理的目的,不能為了管理而管理

2、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規劃,有計劃是好的,但是行動更重要

3、  持續改進企業永恆的主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59119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