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ERP專案小組的人員對專案的影響

urinator發表於2008-09-07

摘要:ERP專案小組相似的構成方式,不同的成員的對比,來看對專案的影響作用

 

ERP專案是一把手工程,這個在業內已經達成了共識,是不容置疑的. 一般來說,ERP專案組的構成大致如下:

  長:總經理或財務總監或IT總監

副組長:IT部門經理及其他相關部門經理

  員:IT部門人員及其他相關部門業務骨幹

但是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ERP的組長當成了甩手掌櫃,對專案不聞不問;IT部門的經理疲於奔命,而各部門的經理卻藉口推脫或者陽奉陰違;下面的業務骨幹因各自領導的態度和不同意見而不知所措。最誇張的是洛陽某國有集團實施BAANIT部門的人在整理和錄入基礎資料,而業務部門的人員在打乒乓球,這樣的專案結果可想而知。

那麼,從專案小組構成成員的角度來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相似的小組結構,而實施結果卻千差萬別的呢?專案成員的哪些因素對專案有影響呢?

 

下面,我通過本人經歷過的三個專案,不同的專案小組人員構成,來對比分析一下:

 

一、案例一

企業概況:外資企業,3000人,生產汽車和電器用的橡塑件,以及臥式千斤頂。為集團下屬的13個企業之一。應用的軟體為:FOUR SHIFT,模組基本全上了。該軟體為集團內13個企業統一使用的MRPII軟體,已經上線使用。該企業想通過軟體的深入使用,規範和優化企業的流程,並實現MRP自動運算。

ERP專案組長:總經理。在公司內絕對的一把手,對下屬有絕對的任免權。屬於骨灰級企業管理專家,在戰略層面有很深的高度。公司對管理的持續改進在其倡導下已經形成風氣。其本人對ERP提出了兩條管理理念:一是先僵化,後固化,再優化,二是工欲善其事,比先利其器。

ERP專案副組長:財務經理,成本物流經理,IT經理。三個人都有過ERP的實施經驗,而且都是新加盟公司,想作出成績。還有一個優勢是潛在的,上不了檯面:外來的和尚好唸經。

ERP專案成員:該公司的ERP操作人員大多不是專職的,而且考試上崗的,工資也略高於同級別的員工。企業內鋪天蓋地的培訓,和比較高的待遇,使員工都認為ERP是個好東西。

最終結果: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在千斤頂工廠實現了MRP的自動運算。

 

二、案例二、外資企業,1000人,生產汽車和電器用的精密加工的壓鑄件。所採用的軟體為金蝶的K3,版本9.4,應用了財務、倉庫、採購三個模組,而三個模組相對獨立,未整合。該企業想對三個模組進行整合,實現資料的實時傳遞,並規範管理流程。

ERP專案組長:財務總監。在公司是三把手,位於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之下,倉庫隸屬財務管轄。財務和成本精通,但是對ERP沒有概念。三個模組互相獨立,月底過賬的方式,就是因為財務總監怕出亂子,造成的。反正總經理認為做的不錯,就是好了。

ERP專案副組長:採購經理、財務經理。採購經理是新加盟公司的,有過實施ERP的經歷,對於三個模組相互獨立很是不滿。藉助公司對採購和倉庫管理改善的強烈要求,提出首先整合採購和倉庫,之後再整合倉庫和財務模組。財務經理對於單據的二次錄入也是頗有微詞,兩人一拍即合。

ERP專案成員:倉庫錄入員、採購員、財務人員工作量並沒有增加,而且還是減少工作量,所以基本上持支援態度。因為只涉及到流程改造和功能應用,所以公司內唯一的一個IT人員,並沒有過多的關注該專案。

最終結果:三個系統整合完畢,採購流程得到了很好的規範,全部在系統內運作。但是在倉庫和財務整合的過程中,因為推到重來的物料編碼沒有規劃好,所以初始化,比計劃推遲了兩個月的時間。

 

三、案例三、國有企業,1000人,整車企業。企業以前沒有使用過任何ERP系統,手工月度結賬,庫存查詢、銷售生產採購計劃的制定靠EXCEL統計表格,為生產和採購計劃提供依據,但是倉庫的資料準確性很差,在審計的時候發現了很大的問題。該企業想通過U861的實施,採購和生產可以隨時查詢庫存,制定計劃,加快財務的月度報表結算,提高庫存的準確率。

ERP專案組長:財務總監。公司內的三把手,為國有股東派駐公司的管理人員,為股東負責。屬於學院派的管理人員,業務功底紮實,說話比較溫和,但是很有力度。對財務手工月度結賬很是不滿,對庫存不準很是憤慨。以前也使用過用友的財務軟體,所以對U861很有好感。

ERP專案副組長:採購經理,雖然該人對ERP的需求和理解比較深,整個流程和單據幾乎都是其一手設定的,但是中層實際運作的只有一個採購經理,這是專案效果很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ERP專案成員:下面的業務人員中,設計和生產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倉庫新增加了三個錄入人員,而且工資包乾的,有牴觸情緒,採購人員認為增加了錄入的工作,也有不滿的牢騷。而且所有的人員都認為:即使上了ERP,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該不準的東西還是不準。

最終結果:上線推遲兩個月,執行了幾個月,無疾而終。

 

從上面的幾個例子可以看出, 因為每個小組成員有著不同的背景和經歷,所以對專案有著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我個人總結的觀點是:在專案中,個體在企業管理中的影響力、對管理改善的慾望、管理的專業化程度、對ERP的認知程度,都會影響到專案的程式。

1、  而且,個體職位越高,那麼該個體對專案的影響越大。這是必然的。這也就是一把手專案的根本原因;案例一的總經理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  次之,就是個體對改善的慾望高低:主動改善總會想到辦法的,被動改善多數是無奈的妥協,或者是消極的抵抗;案例三中,ERP專案相關人員對專案的消極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專案的效果。

3、  再者,就是個體對管理的專業程度,這點對ERP專案至關重要,對管理的理解是能找到與ERP結合點的保證,也是推進ERP實施的有力支援。具體的體現就是一些無理的需求對ERP專案的阻礙,或者是不斷變化的需求,這些在實施中都是經常看到的。

4、  最後就是對ERP的認知程度。對應專案小組中不同的人員,應該有不同層面的認知:作為決策者,需要的是對ERP原理的認識;作為管理層,需要的是對ERP的流程的整理;作為執行層的操作者,需要的是對ERP軟體操作的熟悉。

 

也就是說,上面的排序,也是我個人認為個體的因素對ERP專案影響大小的順序。即個體的影響力>改善慾望>管理專業程度>ERP認知程度。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44221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