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人生]關於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我想說,我經歷

qingrun發表於2012-06-20
網上有不少討論關於離婚的帖子和對話,也有很多人對此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相當一批人的看法是:
感情沒了,就應該離婚。
總是吵架對孩子也是不好的。
有些家裡總是吵架不離婚的說,孩子也喊著讓他們離婚;
或者孩子長大後說,他們還不如早點離婚。
我是在小學4年級的時候父母離婚的,我經歷過,中學同學中也有四個是父母離婚的,但是我們對家庭和感情的表現是有差別的。因此,我想對一些人,對於孩子的感受,是分情況的:
1、父母離婚的時候孩子還小,一般說,大概是12歲以下的孩子。
這時候,孩子還沒有形成自我意識,他們並不懂得,應該說,我就是這類孩子。我們還不懂得什麼是愛情,我們不懂得父母為什麼愛情沒有了就要離婚,我們只知道,我們沒有家了。
父母分開了,我們甚至要面對一個陌生的人,喊ta父親或者母親。
而面對這樣的重組家庭的時候,我們很小心,重組之前,我在班裡不敢說話,很多事情在躲避,當然我的躲避還有另一個原因,這也只是其中一個,我不敢和別人談到家庭,談到父母,因為怕被別人笑話。這不是父母去世,而是離婚,那個時候的我,也許現在的沒有形成自主意識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家庭破裂的時候,我們比別人低了一等。
重組之後,我們還是不敢說話,很少提到家庭,尤其是不敢說過去,即使被人欺負,也只會自己壓下——大學畢業的那年春節,我父親哭著對我說,他給我當了六年後爹——過來看這篇文字的朋友,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麼?
長大後,面對感情,我從來不敢主動,因為怕,也怕別人提到我的家庭,會覺得,父母離婚,所以你也一定會離婚——曾經網路上或者現實中有過這種觀點。
而實際上,我們這類孩子往往因為童年的感情缺失,對感情特別依賴,我們很難接受一個人的靠近,很難相信人,但是一旦相信了,就會完全的付出,不計回報,不計傷害,完全的依賴,完全的沒有自我。也許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定的補償,從摯愛的人那裡得到兒時缺失的感情的補償——心理學上有這樣的論斷。
2、父母離婚的時候,孩子已經比較大,一般說,12到14歲以上的孩子。
一些人在網上說,小時候看到父母爭吵,就覺得他們還不如離婚算了,影響自己學習。
這時候,往往是孩子已經懂事了,或者說有了自主意識,對於感情有所區分,他們或者也已經有了自己傾向的感情依賴,比如喜歡的同學。他們就會潛意識認為,你們不要干擾我,我有我自己要做的事情。你們斷了,可以分手,可以離婚。
我有一箇中學同學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很晚才結婚。
但是這樣經歷的孩子,往往更難以相信別人,因為他們看到了吵架,看到了很多的爭端,擔心婚後的爭吵和分離——而這些對於第一種情況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因為我這種孩子在父母離婚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意識和想法。
於是,他們就很艱難的想要有一個穩定的感情,卻又不敢接受別人,於是就糾結混亂,一直持續很久。甚至終身單身,而不敢選擇結婚。
3、孩子長大成人以後
這種情況就不必分析了,因為基本上不會對孩子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孩子已經有了完全的自主意識,也明白父母為什麼不能繼續生活在一起。
以上就是我經歷和感受到的離婚對孩子的影響的三種情況。
我一直給一些家庭發生爭端的朋友表述一個觀點,那就是:如果你沒有孩子,離婚不離婚隨意。如果你有了孩子,無論如何不要離婚!
致以此文,奉獻給所有曾經父母離異的孩子們,放下過去,走好自己未來的路。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幸福和未來,不要把家庭的壓力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承受本不應該我們自己承受的重壓。幸福,是我們可以追求的,也是我們可以擁有的。我們不是異類,不應該被人鄙視。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7598/viewspace-73330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