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購買企業的ERP技術中樞 (轉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01

如何購買企業的ERP技術中樞

http://www.226e.net/article/13/Article6369_1.htm


如何來購買ERP技術中樞,為了把整合的複雜程度降到最低,ERP廠商的元件應該被放在候選名單中被考慮。對於預先整合能力的評估應該把企業自己進行整合的能力考慮在內。為整合技術投資做好計劃,並應該考慮專家意見。當功能需求和管理多個架構並處理複雜整合問題聯絡在一起時,應該考慮選擇每個種類中最好的供應商。
根據META Trend的研究:在2003/04年,具有DGC(differentiators in global capability)和財務價值鏈(financial value chain ,FVC)功能的核心ERP財務將進一步普及。在2004/2005年,ERP廠商將實現並繼續完善FVC,而使用者對於FVC的使用也將提高25%。在2006/2007年,ERP財務價值鏈將變得更加完整,並同CRM以及供應鏈管理程式整合在一起,財務軟體和操作軟體的區別變得模糊。

  在過去的24-36個月中,由於結構的複雜性不斷增長和ERP廠商所提供的功能不斷成熟,ERP作為技術中樞不斷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在選購附加的元件上(比如HCM,CRM,SCM),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困難的選擇:應該從ERP領先的廠商那裡採購,還是從每個領域內最好的供應商那裡採購?ERP元件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預先整合和結構整合,在過去,這種結構上的優勢是以犧牲一部分功能為代價的。但是這一情況正在發生改變,ERP廠商正在成熟起來,他們的元件也開始在很多領域具備了相當的功能,雖然沒有實現專業領域的廠商(CRM,SCM,PLM,HCM等)所提供的功能,選用單一廠商的應用卻更加現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網路服務,更專注於企業應用整合(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EAI),而大型的方案應用供應商(比如SAP NetWeaver、PeopleSoft AppConnect和Siebel UAN)支援應用架構,讓不同種應用元件變得更加誘人。但是,因為還是缺少統一的資料模型,所以還是需要維護多種架構。

  從2004年開始,到2007年,網路服務技術和服務導向的結構將推動可重複使用元件的發展,而打包的應用只有一些簡單粗糙的可重複使用元件。與此相伴隨的是,全球2000強的企業將開始用精緻專業、高ROI的元件(比如CRM,SCM)來增強他們目前擁有的ERP應用。在2004-2005年,ERP廠商們將通過獲得和開發財務價值鏈來為他們的為解決方案增值,而使用者對FVC的採用也將增長25%。到2006-2007年,ERP FVC將更加完整,並更好地同CRM和SCM結合在一起,財務和應用之間的分界線開始變得模糊。

  從哪裡獲得ERP技術中樞取決於四個關鍵的觀念:

  1. 企業應用系統充分發展之後,將會是一個由多個廠商元件組成的統一系統:企業必須認識到企業應用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包括了一些管理操作,協作,使用者分析(CRM)、供應商和供應鏈(供應商關係管理SRM,SCM)、員工管理(HCM)、渠道夥伴(渠道關係管理ChRM)、產品(產品生命週期資訊管理PLIM)、以及財務和產品運做(ERP)等功能。雖然有很多大型的ERP廠商,但是完整的商業應用系統卻並不存在,沒有一個廠商能夠提供這個系統中所需要的所有的功能。通常,企業商業應用系統是由大型打包應用,小的功能元件,和內部開發的解決方案組成,所有的這些部分由整合技術連線在一起(或者互相獨立)。大型應用廠商的吸引力在於一個廠商能夠提供大部分的商業應用系統元件,而這些元件之間已經預先整合在一起了。短期內,絕大部分企業將以大型廠商的應用套件作為企業應用技術中樞,而其他的元件將圍繞它展開建設。在更長的時間裡,網路服務將使元件組裝成為現實,整合工作將成為焦點。

  2. 少一些整合工作比多一些整合工作要好:整合工作可能是困難而代價高昂的,無論採用的是哪種架構或技術標準。很多時候,在一個應用的專案裡,整合的費用要佔到整個專案的40%。因此,尋求降低整合費用的決策者們將發現再整合應用套件非常有吸引力。但是,降低費用並不是唯一要考慮的決策標準。在其他條件不相同的情況下(比如功能),僅僅為了降低整合費用而購買一個應用套件將會是個錯誤的決定。不過如果其他的條件都相同,企業應該選擇大型廠商的綜合性套件來減少應用間的整合工作。

  3. 跨系統和企業的應用還是需要進行整合:貨物出門,概不退換。購買一個預先整合好的應用套件意味著只有內部元件是預先整合好的,可是如果這些應用套件只是整個系統中的一部分,那麼就還是需要一些整合工作。例如,即使是最大的應用套件廠商(比如SAP,Oracle,PeopleSoft)也不會把所有可能需要到的功能整合在一起:

  跨渠道:把所有的銷售、發行渠道和其他所有的元件連線在一起。

  內部/外部:和外部的元件連線在一起,比如供應鏈夥伴(為了協作計劃)和客戶(來掃除障礙)。

  新增功能:整合一些大型商業套件廠商不會提供的元件來實現某些商業功能,尤其是那些具有企業特點的功能。

  前端和後臺:通常,一些前端技術和商業流程(面對客戶,比如互動聲音響應)都不在商業應用之內,並且需要整合。

  企業必須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儘管他們想通過採購應用套件來儘量減少整合工作,還是會有避免不了的整合。企業必須提前為之做好準備。

  4. 應用廠商是否擁有足夠的經驗來幫助使用者有效地使用功能:不是所有的應用套件廠商都在相應的企業領域內有足夠的深度,來幫助客戶執行和採用所有的套件功能。事實上,專注於某一功能的廠商可能比ERP廠商或者大型的系統整合商更快,價格更便宜地為企業提供技術實施方面的幫助。雖然大型的應用套件廠商也有足夠的專業能力來滿足功能需求,但是他們的產品同專注於某一功能廠商的產品相比,不夠靈活,或者沒有那麼容易使用。

  在考慮了上面四個重要問題後,企業應該縮小了可供選擇的技術中樞供應商提供的元件範圍。IT部門必須評估自己的整合技術和能力,如果足夠,就可以在大型廠商之外,考慮針對某一方面專業的供應商。 如果沒有整合的豐富經驗,那麼就應該把對整合的考慮放在對於具體功能的高要求之上,減少跨程式之間(跨供應商之間)的整合工作。但是,如果對於企業來說沒有一個明確的技術中樞的話,除了大型的ERP廠商之外,專業的廠商也會繁榮起來。當企業從特定功能中獲得收益,就會建立起一定的信心,相信專業供應商從財務角度是可選擇的,整合所需要的額外資源也會被認為是正常的,專業供應商可能會變得更有優勢。如果其他條件都相當,而ERP廠商的元件包含了60%-80%的功能的話,企業就會認為ERP廠商的元件產品是無可爭議的選擇。

  商業影響:企業應該通過評估應用套件獲取價值,並通過評估元件來最小化整合工作,並保留功能。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1972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