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與IT技術(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01

ERP與IT技術

http://www.226e.net/article/13/Article6388_1.htm


目前ERP這個字眼已經被各大媒體和國內外軟體廠商炒作得如火如荼,大家都在討論ERP的先進性,可擴充套件性,企業如果實施ERP將會帶來什麼什麼樣的好處,能夠創造核心競爭能力,優化管理等等,但大家都在有意或無意地迴避一點,ERP在中國實施的成功率極低,成功的企業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至於失敗的案例會被有意地遮蓋起來,而失敗的原因自然更加很少有人提起,即使有人提起,也會從企業管理水平太差、中國國情不適合等方面來解釋,也有說某某ERP軟體或廠家有什麼問題之類的說法。我不否認的確存在著這些原因,那麼除了這些因素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呢?本文的目的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討論ERP系統,在本文中討論我也沒有滿意的答案,只是希望我們這些ERPers能夠一起意識到這些問題。
從理論上講一個企業即使沒有任何計算機系統,也可以執行ERP系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切流程都在企業內實現,但並非通過計算機系統,而是通過某種手工方式的模擬,譬如MRP的結果是由人工計算出來的,而並非計算機系統的輸出,這樣的企業在實際中是不可能存在的,為什麼,因為工作量太大,人力無法勝任?不全是這樣。我們來看看企業的運作,如果把企業簡單地看作是一個“黑箱”,那麼流入企業的有各種物流、資金流、人流和資訊流,流出企業的也包括這些流,不同的是,企業對其發生了影響,或者說企業對其進行了“增值”,企業的利潤也就來自於增值的這一部分,如果企業想追求更多的利潤,在流入與流出企業的各種流不變的情況下,就必須降低在企業內部發生的各種費用,換句話說企業必須提高效率,才可以比其競爭對手有更強的優勢,根據“交易費用”的理論,企業通過管理來降低企業內部各種活動之間發生的交易費用,從而使企業總體發生的交易費用降低,如果企業發現某項業務的交易費用大於外部的交易費用,那麼次項業務就應該投放到市場上去,交給其他專業公司去運作,這就是“外包”的概念。可見降低交易費用是企業提高管理水平的基本目的,那麼如何才能降低交易費用呢?交易費用中最大的部分是獲取和交換資訊的費用,這一點正是目前IT技術和企業應用最好的結合點,ERP也不外乎如此,企業使用ERP來降低企業內部各種管理活動和生產活動所發生的交易費用,這樣我們就清楚地看到,IT技術在企業的應用裡只是一種工具,它給企業降低交易費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我們必須承認它對企業應用帶來的影響,或者說它從企業內部釋放出來的能量都大大超過了以前任何一種工具和技術,這也同時使人們對IT技術的崇拜更加狂熱,以至於把技術和應用本末倒置。軟體廠商進行各種概念的操作是為了其商業目的,企業接受這些概念時應該出於一個什麼樣的立場,這是企業應該深思的問題。
在ERP軟體公司內部也必須認識到ERP系統的組成以及其特殊性,一個軟體公司的組成大部分都是一些技術人員,在技術人員的思維裡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技術崇拜”,就是對各種新的技術存在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對ERP系統也是一樣。我們應該意識到ERP並不是一項類似JAVA、OOP的技術名稱,它是一種理念,一種經驗的昇華,ERP系統裡包含了太多的管理思想和邏輯,這些思想和邏輯並非來源於某個IT巨頭或前沿試驗室,相反它來自各個企業的每天的生產實踐活動。在廣闊的世界裡,形形色色的業務員、車間管理員、銷售員、物料計劃員和企業的經理們,他們每天的業務中不斷有新的問題產生,促使各種管理方法的不斷改進,這些才是ERP系統真正的原動力,我們不能把ERP孤立到一個技術的高度上,說起ERP開口就是JAVA、INTERNET,不錯,IT技術是目前“注意力”的焦點,但對於ERP系統來說,IT技術只是一種用來實現管理手段的工具而已,我們應該把目光集中在企業的實際業務需求上,而並非系統使用了什麼樣的先進技術或是搭建在什麼樣的平臺上。現在有某些ERP軟體廠商,他們總是以技術的眼光來看待ERP,談論起今後的發展目標,總是把這項技術或那項技術放到首位,而對於企業的真正需求卻置之不理,他們天真地認為只要使用了某項自認為先進的技術,就能夠製作出來最好最適合的軟體,就能夠滿足各種企業的需要,就能超過其他國內外的競爭對手,這種現象或許正是我們民族ERP軟體廠商的普遍心態吧。
ERP這個概念已經被無數多的廠商、組織和個人翻來覆去“炒”過很多遍了,ERP到底是什麼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在這裡也無須多費唾沫。目前國內的各大(也包括各小)管理軟體供應商都迫不及待地把ERP這頂帽子扣到自己頭上,也不管下面這顆頭合不合適,似乎有了ERP這頂帽子,就能佔有更大地市場,就能獲得更大的發展。我在這裡講一個案例,有一家浙江的系統整合公司,從98年開始由幾個人編寫了一套軟體,主要針對中小企業的進銷存和財務,軟體的功能十分樸素,沒有什麼特別模組,更沒有什麼SCM、CRM,銷售範圍也基本上在浙江範圍內,每個專案金額最多也不會超過50萬,而99年一年的軟體銷售業績將近1千萬,今年的軟體業績預計有1500萬,這個成績恐怕很多國內的ERP軟體廠商也羨慕不已的吧!我在這裡不是說這家公司比國內的ERP軟體廠商都強,我只是借這個例子說明,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東西才會有市場。在國外ERP了包含的各種概念都起源與企業的實際業務活動,ERP是能夠真正服務於企業的,在中國企業所需要的是什麼呢?我們幹嗎一定要抱著“ERP”這個金剛圈去把使用者套起來呢?殊不知這同時也套起了我們自己!
上面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大家明白在ERP系統裡技術永遠是第二位,不要被技術崇拜的激情迷惑了我們的雙眼,技術崇拜也並非只存在於ERP裡,其實目前的各種“新經濟模式”裡都可以看見它的影子,典型例子就是電子商務,B2C網上生意好成,網下配送難辦,電子商務的“電子”技術被各種創業者崇拜,而最基本的物流問題卻無人問津,聽說某電子網站不得已只好使用自行車去配送,還在報紙上看見某國家單位提供“電子商務培訓”,第一節課的內容是“如何用OutLookExpress傳送電子郵件”,這或許是一種概念的借用和炒作,但它又給我們一種什麼樣的提示呢?
無數次地聽到,資訊時代已經來臨,資訊將是今後社會發展的動力,是的,資訊科技對於整個社會起到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資訊下面是什麼?資訊不是太陽光,不是虛無飄渺的東西,它有自己的意義,它代表了某種變化或運動,就在你身邊,就在你我之間,我們不把技術這一層絢麗耀眼的面紗揭開,永遠也不知道下面究竟是什麼,就象一首歌唱的那樣:“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個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1974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