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申:ERP普及教育工作者(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07
陳啟申:ERP普及教育工作者
把陳啟申老師作為我們ERP人物訪談的第一人,並不是因為他的一派學者風度的滿頭華髮,也不是因為他“教授級高工,ERP領域權威專家”的頭銜,而是因為他是ERP在中國發展歷史的見證人之一,瞭解陳老師,就能瞭解一段歷史。

  陳啟申先生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很長一段時間供職於機械工業部設計研究院。“曾一直幫企業搞技術改造,接觸企業的機會比較多”,但接觸計算機卻是將近退休的年齡了。那時,他任職的公司買了一臺美國數字裝置公司(DEC)的小型機(VAX8530),但這臺機子的利用率不高;當時DEC的市場部經理林正剛先生(現任Cisco中國區副總裁)當機立斷又裝了一套美國ASK公司的MRP Ⅱ軟體,然後他們在賣軟體的同時順帶賣我們的機器,沒想到這個軟體還帶動了硬體的銷售。接下來,他們開始做由DEC投資,派出公司總部取得APICS(美國生產與庫存管理學會)資格證書的專家為設計院培養一個專門小組,做MRP Ⅱ軟體的售後服務。陳老作為當時設計院的專案經理,接受了一套國內堪稱比較正統和完整的培訓,並參與主持了試點專案的實施。後來陳老感覺到應用MRP Ⅱ是一種對製造業非常實用的管理資訊系統,而成功應用MRP Ⅱ無疑對提高我國企業的管理水平是很有好處的。陳老從那時起開始投入了MRP Ⅱ的普及和培訓工作,這種熱忱一直持續到退休後。退休後的陳老還曾應邀陸續為SSA等幾家大公司做資訊顧問。

  善於學習總結的陳啟申發現,接受培訓的中國企業客戶非常需要一套中文版的MRPII基礎教材,於是開始著手撰寫一本基礎教材(後定名為《MRPII製造資源計劃基礎》)。於是,不斷研究、收集國外廠商、研究機構的相關資料,沒承想,就是這本專業教材奠定了陳老師專家地位,被當作“經典”教材再版加印多次了。然而,如此“專業”的書籍幾乎不被當時的出版社看好,在1990年代初書稿完成,聯絡某大學出版社出版時,出版社告知,還需他自己包銷近千冊書籍!一本教材,前後不到10年時間的如此巨大反差也反應了中國企業在對待MRPII/ERP方面的巨大變化!與時俱進的陳啟申又撰寫了《供需鏈管理與ERP》,所受待遇當然今非昔比了。

  陳老師有理論,又有實際實施經驗,還有非常認真的率直個性,市場上一有些“被誤讀的流行觀點”,總是忍不住要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ERP叫得太濫了!

  這位ERP的普及工作者看起來並不為如今的“普及”現狀感到高興,在接受本頻道記者採訪的時候,剛開啟話題,這位滿頭華髮的老人就激動地說,“現在什麼都叫ERP ,太濫了。”他很認真地開始講解起了這個術語:“ERP這個概念是從製造業的MRP Ⅱ(製造資源計劃)發展而來的,而現在無論哪個行業的資訊化都叫ERP,這太濫了。我覺得沒必要,各個行業也沒有自己的品牌。準確一點應該這樣:房地產的就叫房地產資訊化管理系統,金融行業就叫銀行資訊化管理系統,以此類推就可以了。為什麼非要叫ERP呢,沒什麼好處。”

 “快魚吃慢魚”法則

  當ERP的概念一夜之間被廠商和媒體共同炒熱的時候,不少企業還在困惑:ERP是什麼東西? ERP能解決哪些問題?哪些問題是需要ERP來解決的?其實這個舶來的概念並不複雜。ERP主要就是解決資訊化最核心的內容:資訊整合。而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實時共享所有資源。有一個商業法則叫“快魚吃慢魚”,資源共享的結果是搶速度。陳老強調說,“企業並不是上了ERP就一勞永逸了”。ERP只是提供資訊共享,至於怎麼用它去解決問題,這還得人去思考。

  另外,企業還需要在上ERP之前做需求分析。陳老特別強調的是“企業用ERP不是上不上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上的問題。” 上ERP的關鍵就是時機要把握好,而且要從戰略戰術兩個方面來考慮問題。戰略戰術就是巨集觀和微觀的問題。所謂“戰略”呢,就是得知道這個企業的問題是不是能通過ERP來解決的。打個比方,一個化工廠認為加入WTO以後為了與國外廠家競爭想上ERP,理由是國外化工廠成本低價格低。但他們成本高價格高的原因是裝置太老化工藝太落後。那麼這個企業減低成本的最好辦法是改造裝置,而不是上ERP。一個企業無論是管理還是銷售出現了問題,首先要分析它的原因,先看它是什麼病,再看它需要吃什麼藥,有些藥不是ERP,而是基礎改造。因此這樣的企業就不能上ERP。

  所謂“戰術”呢,就是要知道ERP能解決什麼問題。一個企業要花多少錢買系統,要做投資效益分析,看需要多少功能的軟體來解決,不要盲目投資。決策者應該知道上了系統以後,在什麼地方可以省下多少錢,在什麼地方可以多賺多少錢;然後才能判斷要花多少錢買軟體,這需要用投入和回報去對比。

  “一把手”工程

  為了更好地實施ERP,不少ERP生產廠家開辦了一些培訓班。不過,陳老在多年培訓工作中看到,去參加培訓的往往不是企業老總、不是決策層,而多是資訊中心主任或普通的職員。陳老認為應該老總去聽這個課,因為最後的決策是老總,而且實施中涉及到很多觀念的更新,這就更需要老總去。

  陳老把這稱為 “一把手”工程,他說,“如果一個企業的一把手都不能重視,企業就沒法推進這個工作。必須要使一把手成為有力的支持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使一把手感覺到他是最大的受益者。”老總應該知道,自己要做決策,就需要依靠精確的資料,而這個資料可以依靠ERP系統的實施更快地凸現出來。陳老說,“如果你要判斷這個企業上ERP是否能成功,有一個標準可以衡量,你看看這個公司的老總是否用計算機,他每天是否需要用計算機來查詢他所需要的資訊。”

  在陳老接觸的個案中,幾乎所有做ERP失敗的原因都是老總不重視。陳老舉了兩個案例。安徽合肥某汽車廠作為863的示範工程,上了MRP Ⅱ。奇怪的是老總不用這個系統,還竟然說,“這不是我的事兒”。老總自己就沒有投入進去。這是一個大問題,一定要老總明白。中國企業真的要把ERP用好,甚至普及起來,首要的條件就是企業的領導層決策層必須弄懂ERP。

  北京某機械廠是北京企業中最早上ERP的,但卻根本不用,他們上ERP的目的竟然只是為了掛二級企業的牌子!陳啟申無比痛心地說:“48萬美金就那樣白白地扔掉了!”

  在今天的ERP“熱潮”中,類似的情況依然存在。

  隨著年齡的增長,ERP在中國也越來越被人所知,陳老師越來越忙了,擅長深入淺出講解ERP的陳老師最喜歡把自己定位成一位“ERP普及教育工作者”。不過,他也“希望有更多更年輕的專家加入到普及教育的隊伍中來。”

  陳啟申印象

  眾所周知,陳啟申是國內最早一批接觸ERP的專家。甚至可以這樣說,他見證了ERP在中國的發展之路。短短的採訪時間裡,陳老侃侃地談了很多看法。這裡只是取了陳老的幾個觀點成文。陳老很謙虛,當我欲以“專家”去稱呼他時,他卻連連搖頭,自稱僅僅是“一個ERP的普及教育工作者”。這個樸素的描述正符合陳老的形象,而這似乎也一直是陳老的使命。

  對於搜狐專門闢出“ERP頻道”,陳老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軟體廠商、企業使用者、個人使用者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需要的資訊,同時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陳老同時還給搜狐ERP頻道提了幾個很好的建議,比如在頻道里開設論壇等。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55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