摺疊 MacBook 價格或比肩 Vision Pro;必應全球當機波及 ChatGPT 丨 RTE 開發者日報 Vol.211

RTE开发者社区發表於2024-05-24

開發者朋友們大家好:

這裡是 「RTE 開發者日報」 ,每天和大家一起看新聞、聊八卦。我們的社群編輯團隊會整理分享 RTE(Real Time Engagement)領域內「有話題的新聞」、「有態度的觀點」、「有意思的資料」、「有思考的文章」、「有看點的會議」,但內容僅代表編輯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跟帖、討論。

本期編輯:@CY@JLT,@ 鮑勃

01 有話題的新聞

1、蘋果摺疊屏 MacBook 新爆料:價格比肩 Vision Pro

昨日,分析師郭明錤分享了一些關於蘋果傳言中的首款摺疊屏 MacBook 新爆料細節。

郭明錤表示,這款裝置可能將會於 2026 年釋出,比曾經報導的 2027 提前一年,預計將搭載 M5 晶片,在明年第四季度量產。

郭明錤還提到了這款裝置摺疊螢幕技術的一些細節:蘋果的目標是儘可能減少螢幕摺痕,這對皮膚和鉸鏈都提出很高的設計要求。因此,皮膚和鉸鏈的成本非常高,目前初步估計皮膚和鉸鏈的成本分別約為 600-650 美元和 200-250 美元,若蘋果無法在量產前顯著改善良率並降低成本,那麼摺疊 MacBook 的成本可能會接近目前的 Vision Pro。

郭明錤還透露,螢幕皮膚將由 LG Display 獨家供貨,螢幕尺寸可能由 18.8 英寸取代之前爆料的 20.3 英寸。另一位分析師 Ross Young 跟進爆料,表示由於成本原因,蘋果首款摺疊屏裝置預計搭載 18.76 英寸螢幕。(@ 愛範兒)

2、微軟必應全球當機事件漣漪,波及 ChatGPT、Copilot、DuckDuckGo 等服務

5 月 24 日訊息,微軟全球必應搜尋服務出現當機事件,且持續了 1 天時間,但影響並不僅僅侷限於必應搜尋網站,很多呼叫必應搜尋 API 的服務也因此受到影響。

微軟透過 Microsoft 365 Status 官方推特賬號釋出推文,表示 Copilot 相關服務正在繼續恢復。微軟表示正在積極調查問題的根本原因,並將在必要時採取進一步的緩解措施。

據報導,必應 API 的中斷還導致 ChatGPT 的瀏覽器工具癱瘓了幾個小時。此外,部分使用必應 API 的 DuckDuckGo 搜尋引擎也關閉了幾個小時。

截至發稿時,微軟尚未就必應 API 今天發生的情況發表評論。此外,許多 X 使用者釋出訊息稱,必應仍無法為他們工作。(@IT 之家)

3、我國發布全球首個開源大規模片上網際網路絡 IP「溫榆河」

北京開源晶片研究院(開芯院)釋出全球首個開源大規模片上網際網路絡(NoC)IP,研發代號為「溫榆河」,標誌其在資料中心伺服器晶片技術發展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此 NoC IP 的釋出推動了 RISC-V 生態的發展,並使得開芯院能夠提供資料中心伺服器 CPU 晶片的核心基礎 IP,包括「香山」高效能處理器核和「溫榆河」大規模片上網際網路絡。

這是全球首次基於開源專案完成資料中心伺服器 CPU 晶片的構建。開芯院成立於 2021 年,旨在加速 RISC-V 創新鏈和產業鏈的融合,到 2030 年成為全球領先的 RISC-V 產業生態中心。此外,開芯院正在研發第二代 NoC,並與「香山」核緊密適配最佳化,支援 AI 加速器的互聯與擴充套件,期待更多企業支援和參與。(@ CSDN)

4、英偉達市值一天暴漲 1.6 萬億,創華爾街歷史第二紀錄

5 月 24 日,截至週四美股收盤,英偉達公司股價超過 1000 美元,漲幅達到 9.32%。此前,英偉達對於本季度的業績展望超出預期,讓投資者堅信這輪由人工智慧驅動的晶片需求依舊旺盛。

金融內容提供商 LSEG 的資料顯示,英偉達股價週四的上漲使得該公司市值增加了大約 2180 億美元(約合 1.6 萬億元人民幣),創下了華爾街歷史上第二大單日市值增量。

身為世界市值第三高的公司,英偉達週四一天增長的市值大致相當於 Adobe 的全部市值。華爾街歷史單日最高市值增量也是英偉達創造的。今年 2 月,英偉達在釋出財報後市值增長了創紀錄的 2770 億美元。

繼去年股價增長兩倍多後,英偉達今年為止的股價累計上漲了接近 110%。英偉達目前的總市值達到 2.55 萬億美元,正在接近蘋果的 2.87 萬億美元。微軟目前是市值最高的公司,達到 3.17 萬億美元。(@ 鳳凰網)

5、訊息稱亞馬遜將推出 AI 版語音助手並收取月費

據報導,亞馬遜公司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AI 版本的 Alexa 語音助手,並進行每月訂閱費用的收取,目前價格還未決定。

亞馬遜此前曾宣佈計劃使用生成式 AI 使 Alexa 更具對話性,以便它可以更好地與 OpenAI 和 Google 的聊天機器人競爭,這些聊天機器人可以與使用者進行類似人類的對話。

Alexa 語音助手已經發布了將近十年,在播放音樂、開啟燈光等簡單任務上表現出色,但是難以處理複雜的任務。(@ 愛範兒)

02 有態度的觀點

1、李彥宏談中西 AI 區別:中國 AI 與西方的最大區別在於應用

在法國巴黎舉辦的 “歐洲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 Technology)主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與陽獅集團監事會主席莫里斯•列維對談時表示,中國 AI 與西方的最大區別在於應用,中國有數百個基礎模型,但人們越來越多地在討論什麼是 AI 時代的超級應用。他介紹說,應用驅動了中國 AI 的快速發展。

“很多人都在關注 GPT-5 的釋出時間,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哪些應用可以充分利用大語言模型的所有能力。” 李彥宏表示,在中國,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網際網路大廠,都在努力尋找 PMF(產品市場契合度),致力於探索最能發揮生成式 AI 能力、能被數十億人使用的應用形態。(@ 新浪科技)

2、微軟 CEO 納德拉警告:勿將 AI 看做人類,它只是人類的工具

微軟 CEO 薩蒂亞·納德拉警告,不應過度擬人化人工智慧,而應將其視為強大的工具。隨著 AI 技術進步,其表現越來越接近人類,引發了關於 AI 定位與角色的辯論。

納德拉認為,儘管 AI 可被稱為智慧,但這種智慧與人類智慧不同。他對 “人工智慧” 這一術語持有保留,更傾向於稱其為 “異種智慧”。納德拉期望 AI 能在需要時提供協助,認為這是最理想的人機關係。(@ 騰訊科技)

寫在最後:

我們歡迎更多的小夥伴參與 「RTE 開發者日報」 內容的共創,感興趣的朋友請透過開發者社群或公眾號留言聯絡,記得報暗號「共創」。

對於任何反饋(包括但不限於內容上、形式上)我們不勝感激、並有小驚喜回饋,例如你希望從日報中看到哪些內容;自己推薦的信源、話題、活動等;或者列舉幾個你喜歡看、平時常看的內容渠道;內容排版或呈現形式上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等。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