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失敗率——如何讓ERP專案一次成功?(1)(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10
拒絕失敗率——如何讓ERP專案一次成功?(1)
失敗的滋味確實不好受。很多公司都在ERP軟體及其實施上一擲千金,最終卻發現企業的績效並沒有任何改進。如何才能實施ERP一次成功呢?

  失敗的滋味確實不好受。很多公司都在ERP軟體及其實施上一擲千金,最終卻發現企業的績效並沒有任何改進。鉅額的投資以及不盡如人意的回報率不僅引發了企業內部對ERP的爭議,還點燃了一場激烈的公司政治混戰。就連公司年報都在指責ERP專案沒能帶來期望中的利潤。很多企業出於對失敗的擔心,更加害怕嘗試ERP。

  很多時候,當企業期待的結果未能實現時,ERP軟體的賣家便成了他們指責的物件。企業績效沒有得到提高,銷售ERP軟體的賣家是罪魁禍首嗎?其實並非總是如此。當然,可能有的時候ERP系統會缺失某些功能,其邏輯會有一些不合理之處,其功能表現會非常糟糕,等等;但在一定的程度上,ERP軟體的選擇以及實施的責任通常在於公司內部人士以及外部顧問團隊的身上。

  毫無疑問,挑選並實施一個新的ERP系統,並隨即進行流程改革,這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任務。所以,不能不顧企業規模大小、資源豐富與否,沒有一個精細的規劃,就貿然實施ERP專案。那些實施ERP專案不太成功的公司都犯下了以下五個錯誤,從而導致結果如此糟糕:

  ●運營戰略沒有推動業務流程的設計與實施。

  ●專案實施的時間比預期的要長。

  ●專案實施前的準備工作即使做了,也做得不到位。

  ●員工沒有準備好接受新系統,並在新系統的框架下執行各項工作任務。

  ●專案實施成本高於預期的設想。

  這是一些代價不菲的錯誤,組織如何才能避免犯下這些錯誤?以下原則可以幫助你實現ERP的成功。

 一、重新設計業務流程

  現在,企業的管理層很少能從ERP專案中獲得他們想要的結果,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這充分說明了ERP的表現經常有失水準。但是,很多組織都沒有認識到,要在供應鏈上進行大範圍的變革,企業的管理層就必須站在戰略機遇的角度重新定義其業務活動。ERP技術的用途就是為把握和實現戰略機遇的業務流程提供支援。

  在實施ERP過程中,以下幾條與ERP相關的原則應該可以充當管理層的行動指南與決策嚮導。

  記住,ERP軟體不是有著神奇魔力的"銀彈(silver bullet)"。充分的準備、有效的實施、適當的運用,是實現ERP成效的直接原因。這看起來是非常明顯的事情,但是十家公司中有九家不能一次性取得實施ERP的成功,因為他們期待的是一個藥到病除的萬靈丹式的解決方案,這是非常危險的心態。

  諸如錯漏百出的企業戰略、表現低劣的業務流程這樣的問題,即使運用再多、再先進的資訊科技也難以解決。尤其是這個領域,ERP軟體的實施者可能無法解決其中的問題,因為這會延緩業務開展的程式。

  制定一個將為你帶來競爭優勢的業務戰略。這個戰略最起碼要保證你與競爭對手並駕齊驅。然後分析公司目前的業務流程,制定你的目標。完成了這一步後,接下來的準備工作以及ERP軟體的挑選與實施都將為企業的戰略目標與流程目標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援。

  商界動態瞬息萬變,企業一定要購買能適應這種變局的靈活變通型的ERP軟體。讓資訊的流動獲得高速度,從而為供應鏈上上下下的運作活動提供支援,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這都是相當重要的一步。在將來,這會是參與競爭的必備條件,更不用說要在競爭中勝出了。

  由一名高層主持ERP專案的實施,他有權發起並且迅速推進變革。要讓參與專案的人員對按時完成準備工作及ERP實施工作有一種緊迫感以及真正的責任感。

  走出部門的小圈子,藉助ERP系統打造真正整合到位的、高效的跨部門業務流程,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ERP系統沒有與日常的業務運作活動完全整合在一起,它就不大可能為企業帶來大的效益。

  如果組織能取得企業整合或更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全面成功,其中的主要功勞應歸於企業清除了部門之間的隔閡。組織內部這種劃部門為界的"孤島現象"導致了資訊流動和溝通不暢。你必須要問的一個問題是:我們將如何運用ERP系統?在你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潛藏的問題浮出水面。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業務戰略上,而不僅僅是軟體的挑選以及實施上。如果目標相互矛盾、績效評估措施相互衝突,將會使很多問題惡化,因為它們會給企業製造不協調的價值觀與信念,對公司造成傷害。無論多少資訊科技都不能糾正這些問題。管理竲必須通過重新設計業務流程把這些問題統統解決掉。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76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