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成本管理的實施過程(轉)
成本管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一般分三個環節,一是計劃階段,主要是為實施IT會計做準備,制定IT會計系統及核算體系計劃,並對實施IT會計進行可行性研究。這一階段一般耗時36個月,IT組織的規模越大,組織結構越複雜,基礎資料的獲得越容易,所耗時間越短。二是IT會計系統實施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準備資料;選擇、安裝、測試軟體;除錯系統、監測系統執行等工作。一般耗時6個月或更多時間,這主要決定於實施所需的資料及工具,如果資訊容易取得、實施工具先進、適當,則需要時間就會短。三是IT會計系統的實際執行使用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核算提供IT服務的成本及相應的收費,檢查這些資料的正確性,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差異分析,修正IT會計系統。
計劃階段
團隊組建及組織關係
在計劃階段要首先組建好IT會計系統團隊。整個團隊應該由以下人員組成:
· 組織的資訊系統總經理
· 財務部門高階經理
· IT服務的收費客戶
· IT服務管理人員
IT財務管理部門,是IT服務管理層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常設部門,負責建設、執行及維護IT會計系統(包括預算、會計核算、收費),與IT服務的其他流程的管理層有同等的地位。IT財務經理直接向IT服務管理層彙報。如果組織規模較小時,不單設IT財務部門,IT成本管理工作一般由組織的財務部門與IT服務部門共同負擔。無論怎樣,IT會計核算工作由IT部門負責,因為這是保證IT部門實現組織目標的工具。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也就是對專案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理性”等問題進行分析論證。對IT服務實行成本管理是否必要、有無實現的可能性,實行成本管理是否符合成本與效益原則,是計劃階段應該回答的問題。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工作包括:
· 確定實行成本管理所需的人、財、物等資源;
· 界定與組織其他部門的財務界限;
· 定量分析實行IT成本管理的成本與效益,評價其合理性;
· 提出收費政策建議方案;
· 提出初步的實施計劃,計劃應該包括:成本分析、IT會計核算收費系統設計、實施與實施後評價;
· 評價實行IT會計的工具(包括各種賬冊、計算、儲存裝置);
· 風險分析,對可能影響成功實行IT會計的因素進行分析,找出敏感因素,加以控制防範。
實施
成本管理的實施可以在一個會計年度的任意時間進行。但是這不意味著建立IT會計系統使用的成本資料也可以是任意時段的,一般均要求用一年的成本資料來估算每個成本單位的成本價值。當無法得到一年的資料時,一般我們要通過預測補全資料,但要注意對預測資料進行檢驗,通過檢驗的資料才可以利用,否則風險會比較大。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有:
系統實施準備工作:這些工作主要包括:
· 檔案準備工作,主要有IT會計制度檔案準備、編制使用者手冊、工作記錄手冊及IT財務管理人員工作指南等。
· 員工培訓工作:對IT會計系統的每位員工都要進行適當的培訓。對原IT人員要加強會計知識技能的培訓,理解會計原理及本質;對於原財務人員則要加強IT知識技能的培訓。通過培訓使所有IT財務管理人員都能理解會計原理以及IT服務管理各流程的基本原則。
· 建立成本中心或利潤中心:根據設立責任中心的政策需要,設立相應的責任中心形式。如果著重考核IT服務部門的成本和費用支出,IT服務部門不形成收入或者不考核其收入的情況下,可以設立成本中心。如果IT服務部門被看作一個單獨的組織單位來衡量其一定時期的經營業績——利潤,則可以將IT服務部門設立為利潤中心。
· 建立資料蒐集機制:實施階段需要的資訊包括:工作量、服務種類、客戶、成本、資源存量等,要建立起這些資料的採集點。工作量及服務種類資料可以從容量管理資料庫取得,成本、資源存量資料可以從會計及配置管理部門獲得。
· 選擇、安裝、除錯軟體:選擇經過可行性研究證明是可行的軟體,購買安裝,以各種可能的資料和操作條件對程式進行試驗,找出問題加以修改,使之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 試執行:在正式運營前要先試執行IT會計系統,這樣,一方面可以在服務收費之前提醒IT資源使用大戶,調整其IT資源用量及態度;另一方面成本核算及收費系統設計可能存在一些缺陷,通過試執行發現以後,進行糾正,保證IT科技核算及收費系統公平、可信。同時可以積累一定的經驗。
正式運營
正式運營階段的工作主要是蒐集系統每天產生的成本及收費資料,發現差異,分析調查差異,處理差異。
發現差異
IT會計人員將每月、每年的實際資料與相應的預算、計劃資料相比較,確定其差額,發現例外情況。這些比較資料包括成本、收益、工作量、服務水平等。
分析調查差異
差異分析是指確定差異的數額,將其分解為不同的差異專案,並在此基礎上調查發生差異的具體原因並提出分析報告。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找到原因,分清責任,才能採取糾正行動,收到降低成本的實效。
發生差異的原因很多,可以分為三類:
· 執行人的原因,包括過錯、沒經驗、技術水平低、責任心差、不協作等;
· 目標不合理,包括原來制定的目標過高或過低,或情況變化使目標不再適用等;
· 實際成本核算有問題,包括資料記錄、加工和彙總有錯誤,故意的造假等。
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能找到具體原因,並針對原因採取糾正行動。
處理差異
針對不同的差異處理方法不同。
· 成本差異處理:當實際成本高於預算成本時,一般情況下,IT部門會將高出的成本轉移到客戶身上,特別是成本的差異是由於向客戶提供的專項服務造成的。但這種差異是IT會計人員的管理重點,不能因此而無限制地提高成本轉移到客戶身上,因為客戶有可能因此選擇其他供應商。
· 收益差異處理:收益下降是不利差異,IT會計人員分析其原因,如果是工作量預算太高造成的可適當調整工作量,如果是由於服務成本過高造成的收益降低,IT會計人員要努力尋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途徑。如果是服務定價太低,則可以調整定價。
· 服務水平差異處理:一般由服務水平管理部門處理差異問題。
· 工作量差異處理:工作量的變化會帶來兩個問題:一是誰為增加的工作量付費?二是如何付費?如果由於偶然原因,客戶的服務工作量增加了,IT會計人員要考慮IT部門的工作能力是否可以滿足,如果可以,與客戶商談收費,但也要考慮到其他客戶是否同意,因為某一客戶的服務工作量的增加可能傷害到其他客戶的服務。因此一般也由服務水平管理部門介入。
控制和報告
為保證IT服務會計核算的有效性,財務管理人員要監測、控制IT會計系統的執行,對每天的會計核算、收費情況進行監測管理,並向IT服務管理部門提交管理報告。
管理報告
管理報告一般每月或每季向IT服務管理部門或高階IT管理委員會提交,內容主要包括IT服務成本與收入總結以及資產負債表等。
管理報告的格式
管理報告沒有統一的標準格式,但一般都以下兩類:
1.向客戶提供的IT服務管理報告。這類報告一般內容相對簡單,主要包括:
· 在會計年度內客戶發生在IT方面的費用;
· 成本支付與預期估計是否相符?
· 目前的收費政策及IT會計核算方法;
· IT部門如何服務增加投資;
· 實際與預算之間的任何差異,引起這些差異的原因以及IT部門採取的相應措施。
2.向IT服務管理層提交的報告包括:
· IT服務的總成本與收益;
· 對每一IT單位進行的成本分析(按IT部門、平臺、或其他相關單位);
· 成本管理制度本身的成本及存在的問題;
· 未來投資計劃;
· 降低成本的渠道分析。
良好的管理報告應滿足的要求
· 報告內容應與其責任範圍一致;
· 報告的資訊要適合使用人的需要;
· 報告的時間要符合控制的要求;
· 報告的列示要簡明、清晰、實用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130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如何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過程
- 專案實施過程
- 幾大ERP軟體實施方法與過程 (轉)
- SAP實施過程中關鍵使用者應發揮的作用(轉)
- 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實施過程卡點知多少
- 企業資料中臺實施過程中失敗的因素
- IC企業的sap系統實施過程可能存的問題
- linux下部署lvs-DR群集構建實施過程Linux
- 軟體過程與管理實驗1
- 軟體過程與管理實驗2
- 戶外無線覆蓋的實施成本是多少?
- RPA機器人專案實施過程中常見的十大陷阱機器人
- 硬體銷售實施流程管理如何通過Zoho專案管理軟體實現?專案管理
- 【資料倉儲】|5 維度建模設計和實施過程
- 2.1it專案的管理過程
- JAVA儲存過程(轉)Java儲存過程
- CDN基本工作過程 (轉)
- 第8 章過程管理
- 專案管理的 五大過程專案管理
- IT運維服務管理的實施步驟運維
- 超融合架構與產品選型的選型評估過程及實施方案架構
- 轉:DNS解析過程詳解DNS
- 冶金企業 TPM管理 實施指南
- CDGA|主資料管理如何實施?
- 研發過程中的文件管理與工具
- 專案需求管理的五大過程
- 透過 OKR 進行專案過程管理OKR
- 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就是價值創造、創新和增長的過程
- promise實現過程Promise
- 轉發和重定向的過程和區別
- PMC如何透過排程最佳化降低工廠直接成本?
- 關於免費OA工作流實施應用過程中設計規範的建議
- 專案開發過程中的管理規範
- Android包管理機制(四)PMS的建立過程Android
- 企業有必要實施CRM管理的系統嗎?
- 攜程 Redis On Rocks 實踐,節省 2/3 Redis成本Redis
- MySQL MaxCompute與AnalyticDB實現資料處理與轉換過程MySql
- atc轉換過程問題記錄
- [轉]:xmake編譯配置過程詳解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