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的文化解讀(轉)

urinator發表於2007-08-16
專案管理的文化解讀
美國著名管理心理學家彼特·德魯克認為,管理不只是一門學問,而應是一種文化,它也有自己的價值觀、方法論、語言和工具。這就是所謂管理文化或管理文化模式,它比所謂先進的管理技術、嚴密的規章制度和各種高利潤 的指標更加重要。

先進的管理技術、嚴密的規章制度,在任何國家應用都具有同質性,但卻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應用會有不同的效果。這不僅是發展中國家經常碰到的問題,而且是跨國公司一直沒能解決的問題。它就是管理文化或管理文化模式的衝突和碰撞。專案管理也是如此。因此,我們在引進或應用專案管理時,也應把它作為一種文化來看待,以便研究專案管理的價值觀、方法、語言和工具,解決應用過程中的不同管理文化或管理文化模式的衝突和碰撞,使專案管理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

專案管理產生和應用的社會背景

如果我們回顧一下二十世紀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經濟發展史,就會發現專案管理作為一門科學,產生於五十年代,應用於六十年代,流行於八、九十年代。

1、專案管理是現代生產力發展的產物。

二十世紀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五十年,不僅已開發國家經濟持續增長,而且發展中國家生產力也得到迅速發展,整個世界都處於經濟快速增長之中,由工業時代進入了資訊時代、知識時代。其發展趨勢是:一方面職能分工越來越細,另一方面是生產的社會性越來越強。一部汽車上萬個零件的設計、製造都由不同專業來完成,不同工廠來生產,一家工廠來組裝。固定資產投資也不例外,一個大型工程專案從投資前諮詢、前期準備、實施到試執行、後評價,不僅需要數萬人來完成,而且內外部環境極為複雜。這種兩極分化的趨勢要求高度的協調、控制和系統安排,才能保證工程專案整體的統一性與高效率。專案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而產生、形成和應用的。

2、專案管理是發達的市場經濟的產物

近50年來世界發展的最重要標誌是全球化,而這個全球化的最重要標誌又是經濟一體化。各國和各地區的市場正在變成全球市場,生產要素的流動在國與國之間不斷加速。特別是貿易、金融和投資自由化,不僅衝破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壁壘,而且形成了洲際一體化經濟區,世界貿易、國際金融市場和跨國投資空前活躍。從而,一方面推動了人力、資本、技術、商品、服務等跨國流動,促進了生產要素在更大範圍內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已開發國家的資金、技術、管理的轉移又帶動了全球性經濟結構調整,促進了國際分工和合作。固定資產投資也是如此,不僅日趨國際化,而且日趨大型化,迫切需要有一種專業化、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取代專案業主自行管理。於是,以系統管理、過程控制為核心的專業化承包模式便誕生了。

3、專案管理是現代文化的產物

二十世紀都是以工業化價值觀的世俗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為主導的,而且日益從技術理性上升至科學理性和人文理性。尤其是控制論、資訊理論和系統論的出現,不僅促進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相互滲透,催生了一系列交叉學科,而且使社會科學從定性分析轉入定量分析,大大促進人們對社會經濟現象的認識,更加註重人文精神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特別是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學說,都比較重視經濟的“合理性”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研究。這一切不僅為專案管理科學的產生奠定了直接的理論基礎,而且為項日管理科學的應用準備了良好的文化環境。

專案管理的價值觀

從發生學角度看,任何一種管理或管理模式的生成和應用,都離不開價值觀念的指導或符合某種價值觀念的要求。專案管理和專案管理模式也不能例外。

那麼,專案管理或專案管理模式生成和應用的價值導向是什麼?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或者說現代科學思維、技術理性精神和人本主義傾向、團隊精神或合作精神的統一。

首先,從專案管理或專案管理模式的產生來看,專案管理作為一門科學體現著合規律和合目的統一。這也就是說專案管理作為一門科學或科學的模式,取代業主自行管理,既體現了專案管理自身執行規律的客觀必然,也蘊含了專案管理社會倫理演繹的客觀必然。因為專案管理並沒有取代原有的專案投資前諮詢、專案前期準備、專案實施和專案後評價,也沒有取代專案業主、政府、投資機構及專業諮詢工程師、建築商、供貨商等專案參與者,所不同的只是用系統工程方法把各階段的業務和利害關係者,有機地組合為一個整體,作為合理地配置資源和有效地利用資源、直轄市和實現各利害關係者的利益的管理方式。所以,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認為專案管理是多種資源利用與活動的協調,將各部分的單獨工作整合成多專業、多方面的整體努力,以便建設專案在業主要求達到的進度、質量和費用目標內完成。相等的資源投入有較少的產出或相等的產出有較多的投入,就意味著效率的降低或低效率,所以,它不僅專案籌劃和實施自身執行的規律性,而且也符合專案利害關係者的目的性。專案管理體現著合規律和合目的的統一。

其次,從專案管理的功能看,專案管理體現效率和公平的統一。效率是一個經濟範疇,是指資源有限前提下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具體地說,相等的資源投入有較多的產出或相等的產出有較少的投入,就意味著效率的增長或高效率。而PMC或EPC等專案管理模式和專案業主自行管理相比,目標的系統管理和制度的過程控制,不僅合理地配置了資源,而且產生了最大效用。注重效率內含著對人和人的價值的尊重。效率說到底有無效率或效率高低取決於人的活動有無積極性和專業技能的高低。因此,專案管理專業化導致高效率,其實質是尊重人和人的價值。第一,尊重專案各利害關係者的獨立性;第二,肯定專業諮詢工程師的專業諮詢才能和價值。

其三,從專案管理的社會作用看,專案管理體現了手段和目的統一。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從他“合理性”概念所特有的含義出發,把人的合理性行為分解為價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行為。工具合理性行為側重於對達到目的的工具、手段有效性的關注,而對目的、手段的對人的終極價值的意義忽略不計;價值合理性行為的主要特點是隻有手段才是自覺思維的物件,目的則被賦予了個人絕對的即最終價值。實際上純粹的工具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行為,都是不存在的。所不同只是前者更關注手段和工具,後者更關注目的。專案管理作為一種制度安排和組織體系,不僅把各利害關係者的期望和目的,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統一成一個整體,而且把所有參與者的多種價值觀,在並存共容、互補競爭的基礎上,整合成一個系統。所以,這種統一的基礎必然是有效地利用資源和可持續發展,而不是區域性利益和眼前利益。

專案管理的方法理論

專案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三個部分:目標的系統管理、過程控制管理和資訊科技管理。而這三個組成部分的原理又分別來自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與其說是三個原理倒不如說是三種方法。

1、系統工程方法

系統工程理論和方法是目標的系統管理原理的直接來源和理論基石。它產生於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應用於五六十年代。它不僅是一門基礎科學,也與哲學密切相關。它作為一種理論是“為了更好地達到系統目標,而對系統的構成要素、組織結構、資訊流動和控制機構等進行分析與設計的技術”;作為一種方法則是“組織管理系統的規則、研究、設計、製造、試驗和使用的科學方法”。這種技術和方法與傳統的技術和方法相比,最大的差別在於過去的技術和方法是先見樹木後見森林,而這種樹木和方法則是先見森林後見樹木,一事當前,先從整體考慮出發,提出目標,設計系統,評價擇優。從而給人們提供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技術工具。

2、工程控制方法

工程控制技術和方法是控制論的主要分支,其基本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線性和非線性理論系統;概率和統計方法的應用;最優控制理論;自適應、自學習以及自組織系統理論;大系統理論;模糊性理論等。目前,這些技術和方法已廣泛應用於專案管理中的過程控制及其他領域,作為人們認識客體的工具和從整體把握客體的方法。

3、現代資訊科技

控制論創始人維納說:任何組織所以能夠保持自身的內在穩定性,是由於它具有取得、使用、保持和傳遞資訊的方法。所以,專案管理都有以現代資訊科技作為重要手段,把系統的運動看作抽象的資訊變換過程,利用模擬模型和人工智慧,研究專案管理的複雜性、系統性和整合性,為專案管理提供思想的材料和工具。

專案管理的制度文化

《中國文化史綱》中說,文化是人的價值觀念在社會實踐中物件化的過程與結果。人類實現“自然的人化”,包括外在的文化產品的創制和內在主體心智的塑造。因此,文化分為技術體系和價值體系兩大部分。技術體系表現為文化的器用層面,價值體系表現為文化的觀念層面。介於兩者之間的是制度層面,另外還有文化層面。

那麼,專案管理作為一種文化,其制度層面是什麼?

“遊戲規則”,或者說制度語言。

制度是文化價值觀念的直接載體,文化價值觀念通過制度傳達自己的思想,規範人們的行為。文化價值觀念離開了制度就會懸在半空中。專案管理亦是如此。如果離開了制度有效地傳遞價值觀念的資訊,統一員工的行為和意志,那麼員工們便會各行其事。人力所不及之處,正是制度顯現力量之地。為什麼有的企業家能夠管理上萬人,而另一些企業家只能管理百十人?關鍵還在於企業家內心相信什麼。只相信自己自然信賴自己的權威和親信,並依靠自己的權威和親信來傳遞自己的思維。反之,相信別人就會用公平的制度來傳遞自己的思想,促使人們接受和執行自己的思想,從不自覺到自覺。

專案管理的文化制度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外部市場的遊戲規則,二是內部專案的遊戲規則。

1、外部市場的遊戲規則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有效地配置資源的一種方式,其確定的社會動機和目的,就是試圖為多數人的利益實現,尋找一種合理、有效的方式。它通過供求機制,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來傳遞自己的思維,指導人們這樣或那樣。儘管這個過程充滿理性和非理性,但是市場經濟自身卻會在不斷尋找中變得日趨理性。專案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方式就是這種不斷尋找的產物。它以協調替代的方式,協調各利害關係者的利益和利益實現,儘量減少非理性成分,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所以,它作為一種遊戲規則取代專案業主自行管理的方式,具有客觀必然性。

2、公司內部遊戲規則

市場遊戲規則的創新必然帶來公司遊戲規則的重塑;否則公司就無法生存和發展。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企業卻很少關注這種變化和重塑,企業經營者把企業當作一部機器,把員工當成機器上的一個零件,只要設計一個作業流程,就不愁產品沒人買。因為那時的市場穩定多於變化,企業的最佳選擇,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然而,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卻不同了,變化多於穩定,企業要適應變化,不斷推出新的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就再也不能把員工當成工具,必須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所以,大多數公司都效仿普惠等公司的管理方式,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人性化的業務管理系統平臺,依靠制度和業務管理系統傳遞經營者的思想。

專案管理的文化工具

從廣義上講,專案管理所應用的一切技術都有可以視為文化的器用層面,即外在的文化產品。從狹義講在上述技術系統中只有那些與文化價值觀念有較為直接聯絡技術才可視為文化的工具,它們就是技術經濟尋優和協調替代尋找。

技術經濟尋優或者技術經濟評價是我們目前應用最多的工具,即通過技術經濟分析的途徑來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它與技術尋優相比是一個進步,但和協調替代尋優卻落後了。20世紀後半葉,資源短缺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問題逐步顯現出來,不少大型固定資產投資專案都陷入大量的爭議和矛盾之中,其中有不少爭議和矛盾已遠遠超出技術經濟的範疇,完全應用工程措施已不能解決問題,還必須新增必要的非工程性措施。所以,不少已開發國家都建立了“溝通與協調”體制,調動公眾和有關部門、團體參與工程專案的規劃、設計和管理;這樣一來,不僅參與專案決策的人員數量和規模擴大了、比選目標和要求也多樣化,而且參與專案決策各方的價值觀念、利益也不盡相同,出現分歧的機率增加了。這就必然要求專案管理的專業諮詢工程師採取協調替代尋優的方式處理和解決專案決策、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爭議和矛盾,尋求最佳方案,達到雙贏或共贏。有的工程公司還建立了多決策者參與的情景共享式模擬模型。所以,現代工程公司不僅集中一批科學技術、工程技術專家,而且擁有一批法律、商務、社會學、心理學、歷史乃至哲學顧問。

協調替代尋優方式的出現,不僅是人類對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區域性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重新審視,而且也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潛透交叉發展的產物,體現了專案管理的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即系統、民主和可持續發展。

“桔生淮南則為桔,桔生淮北則為枳”。同樣的物種生長不同的地方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專案管理雖不是植物,但同樣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氣候環境。它就是現代科學思維、技術理性精神和人本管理傾向、團隊精神與合作精神及與之相應的方法、制度和工具。如果我們不考慮文化環境單兵突進引入專案管理,恐怕十有八九不會成功。因此,與其單兵突進的推行專案管理,倒不如好好分析一下東西方文化差異,來一個辯證施治,為專案管理創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


(作者:陳玉恆 單位:西北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136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