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國哲學入門=轉載

urinator發表於2007-11-08
一部電影中能蘊涵這麼多的東西,佩服
黑客帝國哲學入門

  哲學,
神學,無神論都在《黑客帝國》裡有濃重的表現.諾斯替教的教徒也會注意到很多相關的主題.還有很多內容涉及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還蘊含啟蒙,涅盤,重生的概念.對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度涉及包括自由意志對抗命運,還在電影的配樂中使用印度教的頌歌,理念,虛幻(Maya),因果報應(Karma)和自然存在的多種觀點.<黑客帝國>以很多方式解析真實,超現實,還有人的觀點是,實質的,物理的世界才是虛幻.

  一些基督教自由主義者說我們正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離開這個世界的方法就是被教化,啟蒙.他們相信達到啟蒙的人有
亞伯拉罕(相傳為希伯來人的始祖),摩西(《聖經》故事中猶太人古代領袖),施洗約翰,耶穌穆罕默德(伊斯蘭教創始人).他們認為電影中Neo,Morpheus和Cypher對應聖經新約中的耶穌,施洗約翰和猶大.這些基督教自由主義者相信黑客帝國和現實唯一的區別是,外部世界應該是天堂而不是電影中描述的黑暗的世界.

  現在有許多書和網站探討黑客帝國哲學.其中最主要的探討是這個問題:我的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這個問題也因為其他電影而提出,比如eXistenZ和The Thirteenth Floor(都和《黑客帝國》同年發行,但在票房和受注意度都不及《黑客帝國》).還有相似的電影,The Truman Show(
楚門的世界)和Abre los ojos(翻拍為Vanilla Sky).這個學說還被哲學家Nick Bostrom升級,寫成(你生活在一個電腦世界嗎?)

  《黑客帝國》以相似的文學精度跟隨<Campbellian monomyth arc>的所有階段,甚至包括周遊,大戰發生於地下這樣的細節,甚至三個頭的永生敵人(電影中三個特工).

  先知的角色類似
古希臘神話中的先知角色.細緻的說,她對Neo的警告十分類似神話中先知給斯巴達王Leonidas在塞莫皮萊大戰前的警告.在希臘神話中,她警告Leonidas說,那麼他的城市被毀滅,要麼一個斯巴達國王必須死去,所以Leonidas必須選擇自己的生命或是整個城市的命運.深遠的說,如果Neo選擇救自己的命,Smith就能從Morpheus那裡得到進入Zion城的密碼,那Zion就會毀滅.所以,根本上說,Neo的選擇和Leonidas一樣:他自己的生命,或是整個城市的命運.

  《黑客帝國》背後的觀點基於哲學的認識論,比如
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和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在一個唯我論的著名的實驗中,物體只是缸中之腦;《黑客帝國》裡,Neo是被裝在營養皿中.是否選擇紅藥片,接受真實的選擇類似上世紀70年代的一個美國哲學家羅伯特·諾茲克(Robert Nozick)設想的一個實驗.

  
後現代思潮在電影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電影開頭,Neo藏非法軟體的書是法國哲學家讓·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的<模仿和擬像>(Simulacra and Simulation),這部作品描述了基於擬像的超現實體驗.人們往往用鮑德里亞的哲學來論證<黑客帝國>是對現代商業化,媒體化社會的寓言.

  Morpheus的著名臺詞"pulled over our eyes to blind us from the truth"(拉到我們眼前來使我們看不到真實)直接來自Charle Peirce的言論.

相關文學

  黑客帝國的故事對歷史和文學有眾多的聯絡,包括<
愛麗絲漫遊仙境>,救世主信仰,佛教,諾斯替教,和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小說,特別是<神經漫遊者>.吉布森在世界範圍內普及了虛擬現實和計算機網路的介面,他還在自己的蔓生三部曲中首次使用了Matrix這個詞.然而其名字和概念顯然出自更早的1976年英國科幻電視劇系列Doctor Who,使用了Matrix作為虛擬現實的代名詞.(在吉布森的小說中具體指代網路擬像).第一個寫作關於虛擬現實的作家是Daniel F. Galouye,在1964年出版了Simulacron Three.

  人工智慧打敗人類的概念先前被數百部科幻作品觸及到.很多人認為黑客帝國系列受到Philip K. Dick作品的影響,不只是因為包含了大量諾斯替教的教義和預言,還有後啟示錄世界與機器打仗.世界被機器控制,人類藏於地下的創意最早出自1909年E. M. Forster的短篇小說Machine Stops.

  《黑客帝國》劇情類似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的基本走向.這並不奇怪,因為<黑客帝國>和<神經漫遊者>都是相同的賽博朋克,屬於
軟科幻.(<神經漫遊者>的出版造成了對賽博朋克普遍深入的影響).兩個故事中,一個黑客被招募執行一項艱難的任務.相似之處有黑客英雄,女性助手,和惡意的虛擬對手.

  兩部作品仍然有極大的不同之處.比如說,吉布森的人類
圖靈機警察(<攻殼機動隊>等作品的創意來源之一)限制人工智慧的增長.Matrix中的特工則相反,是AI限制人類的增長.吉布森的作品表現了人類必須在AI能源冬天的時候行動;最後也是好人獲得勝利.相反的,黑客帝國中人類和AI的關係模糊了正義與邪惡的界限.以這個立場來看,黑客帝國中敘述性的內容時常與<神經漫遊者>相反.

  兩者之間另一個聯絡是一個叫做Zion的地方.<神經漫遊者>中,Zion是由塔法裡教徒建立的殖民地,是主要角色在到達自由樂土之前休息的地方,是一個巨大的軌道站.小說的最後部分就發生在這裡.<黑客帝國>中,Zion是自由人類的地下家園.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巧合,因為Zion是一個常用的神話城市隱喻,代表人類的最後希望.Zion在黑客帝國中的使用既是一個隱喻,又是表達對吉布森的敬意.

  黑客帝國和Frank Herbert的小說Dune也有相似之處,人和機器的戰爭蘊含宗教暗示.其他的相似之處出現在<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中.Neo在與敵人搏鬥中弄瞎了,但仍然可以看見,但"看見"的方式不同了.Paul Muad'Dib在Dune中也一樣.在那之後,Neo看見了一條"金色大道",在Dune中則被稱為"選擇",Dune中的Muad'Dib沒有選擇這個,而在<黑客帝國3矩陣革命>中,Neo選擇了這條路. 還有,Neo選擇犧牲自己來達到和平,Paul Muad'Dib放棄了一切到Dune Messiah的沙漠來拯救他帝國裡的人民.但並不是說<黑客帝國>大量受這部書的影響,<黑客帝國>中的各項舉動都是來自宗教概念.科幻作品大量的相似性是由於宗教觀念的普及導致的。

什麼是Matrix(矩陣)?

  Matrix的本意是子宮、母體、孕育生命的地方,同時,在數學名詞中,矩陣用來表示統計資料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的資料。這個定義很好地解釋了Matrix程式碼製造世界的數學邏輯基礎。在電影中,Matrix不僅是一個虛擬程式,也是一個實際存在的地方。在這裡,人類的身體被放在一個盛滿營養液的器皿中,身上插滿了各種插頭以接受電腦系統的感官刺激訊號。人類就依靠這些訊號,生活在一個完全虛擬的電腦幻景中。機器用這樣的方式佔領了人類的思維空間,用人類的身體作為電池以維持自己的執行。

  在電影中,Matrix是一套複雜的模擬系統程式,它是由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建立的,模擬了人類以前的世界,用以控制人類。在Matrix中出現的人物,都可以看做是具有人類意識特徵的程式。這些程式根據所附著的載體不同有三類:一類是附著在生物載體上的,就是在矩陣中生活的普通人;一類是附著在電腦晶片上的,就是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這些載體通過硬體與Matrix連線。而另一類則是自由程式,它沒有載體,諸如再特工、先知、建築師、梅羅文加、火車人等。

  Matrix是一個巨大的網路,連線著無數人的意識,系統分配給他們不同的角色,就象電腦遊戲中的角色扮演遊戲一樣,只是他們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和意識。人類通過這種聯網的虛擬生活來維持自身的生存需要,但Matrix中的智慧程式,也就是先知的角色,發現在系統中有1%的人由於自主意識過強,不能相容系統分配的角色,如果對他們不進行控制就會導致系統的不穩定,進而導致系統崩潰。因此編寫Matrix的智慧程式,也就是建築師就製造了“救世主”,讓他有部分自主意識,併成為覺醒人類的領袖,帶領他們建造了錫安。

什麼是Zion(錫安)?

  “Zion(錫安)”一詞在《
聖經》中,是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所坐落的山,位於聖城耶路撒冷。而在猶太教中,“錫安”代表著上帝的榮耀,是神的救贖來臨的標誌。當大地被毀滅後,人類將在錫安接受最後的審判。

  在電影中,“錫安”是指那些從Matrix中被解放的人類所棲居的家園,位於地球深處,依靠地熱作為能源,成為人類對抗Matrix和機器之城的最後基地。電影用這個名字來命名人類的最後家園,象徵著這裡是正義得到彰顯的地方,是對抗機器的聖地。

  錫安的議會結構很象
古羅馬元老院,是兼有立法和管理權的國家機構,制定一切法律和制度,通過執行官進行管理。

  錫安是由佔據Matrix 人口總數的1%的覺醒者構成的,其中主要是以有色人種為主,尤其是議會裡的議員和戰艦的船長等高層人員,都是
黑人。而電影中之所以這樣設定錫安的人口,主要是為了體現多民族的融合與寬容,因為這是一個講述人類對抗共同敵人的故事,人類自己首先要團結,要實現大同的理想。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在西方主流科幻電影中,破敗的未來以及非白人的世界,一直是最重要的兩個視覺元素。沃卓斯基兄弟作為科幻片導演,自然會在電影中加入這兩個西方電影觀眾耳熟能詳的視覺元素。

Matrix中的救世主

  Matrix是一個建立在數學基礎上的嚴整系統,一切都是有規律的,包括特工們和尼奧的超能力在內,都是包含在這個系統中的。而尼奧這個“救世主”的產生,則和數學中的哥德爾命題有關。
奧地利數學家哥德爾在1931年發表了題為《論<數學原理>及有關係統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題》的論文,其中提出這樣一個觀點,在任何數學系統中,只要其能包含整數的算術,這個系統的相容性就不可能通過幾個基礎學派所採用的邏輯原理建立。簡單地說,就是在任何系統中,總有些真理是遊離於邏輯之外的,這些真理就叫做歌德爾命題。

  在Matrix中,尼奧就是在Matrix這個嚴整系統中不能被數學推得的歌德爾命題,不符合系統的規律。(建築師對尼奧的談話中涉及部分)當尼奧重生後,他就擔負起系統所有的擾動,所有的規則在他面前都變得透明,因此他能夠看到系統中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先知叫尼奧回到源頭去終止災難,在數學邏輯中就是將歌德爾命題變成整個系統的一部分,當作系統的一個變數,從而消除整個系統的不確定性。如果尼奧當初選擇了毀滅錫安的門,他所攜帶的程式碼將反饋給系統,將系統的穩定性提高到一個新階段。而這個選擇的前提則是系統中沒有斯密斯這個狂人。但從數學的角度上來說,這樣的穩定也是暫時的,不是對系統的徹底修正,新的系統還是會產生自己的歌德爾命題,從而繼續這個輪迴。這就是為什麼在尼奧之前會有六任救世主的原因。

  按照建築師最初編寫救世主時的任務,救世主的使命就是在錫安執行一段時間後,將錫安的程式碼帶回到Matrix的源程式進行重灌,同時機器摧毀錫安,完成Matrix系統的升級。之後救世主將按照初始設定,帶領16女7男返回真實世界,再開始重建錫安,等待下一代的救世主。而尼奧與前任們不同的是,建築師在他的意識中編寫了關於愛的編碼,這本來是系統處於不斷升級的需要,也是考察人類反應的新實驗。但這個關於愛的編碼,不但導致了尼奧在第二集中做出違背程式設定的選擇,而且在第三集中將“愛情”昇華為“博愛”,從而最後終結了戰爭,終止了矩陣和錫安之間的迴圈。

特工史密斯

  電影中的特工史密斯實際上就是矩陣這個程式世界中的防毒程式,他們在矩陣中是沒有身體的,由於他們是防毒程式,所以他們被矩陣賦予了超越常人的能力。在矩陣中他們具有改寫人類角色程式的能力,所以可以不斷借用他人身體。

  尼奧最後可以戰勝特工,實際上是因為他復活後具有了識別矩陣程式碼的能力,並可以輕鬆改寫這些程式碼,所以特工就不能再利用超能力戰勝他了。

  特工史密斯被尼奧消滅後,因為在他被尼奧消滅前明明是他先殺死了尼奧,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邏輯錯誤。因為這種程式上的邏輯運算錯誤,導致了特工史密斯不但拒絕被系統刪除,而且由防毒程式變成了病毒,最後危害到了整個矩陣世界。

  因為這個邏輯錯誤是由尼奧導致的,所以特工史密斯就變成了和尼奧相對的負極。最後尼奧選擇了讓史密斯感染自己,在複製過程中矩陣掌握了史密斯的程式碼,最後才得以將他們兩個同時刪除,使矩陣回到了
平衡


尼奧(Neo)/托馬斯·安德森(Thomas Anderson)

  在希伯來語中,托馬斯的意思是雙生。這象徵著尼奧平時的雙重身份:一個是
程式設計師托馬斯·安德森,一個是黑客尼奧。而安德森在希伯來語中的含義是“人之子”,這正是耶穌的身份。

  組成Neo(尼奧)的這三個字母掉轉順序後就可以組成“one”,表示他就是那個拯救人類的救世主“
The One”。而“基督”一詞在希伯來語中的本意就是“被指定的那個人”——The One。

  墨菲斯(Morpheus)

  在希臘神話中,墨菲斯是夢神,擁有改變夢境的能力。在電影中,墨菲斯是把人們從夢境般的虛幻世界中喚醒的指路人。

  墨菲斯指揮的飛船是“
尼布甲尼撒”號,這是用巴比倫的智慧之神的名字命名的。而在《聖經》中,尼布甲尼撒是巴比倫的國王,曾找人解夢。而在電影中,墨菲斯等人乘坐“尼布甲尼撒”號飛船去找先知詮釋什麼是真實。

  崔尼蒂(Trinity)

  Trinity的意思是“
三位一體”,在基督教中,“三位一體”指得是聖父聖子聖靈。而在現代心理學的奠基之作《夢的解析》一書中,“三位一體”指代了女性意識,她能夠進入神祕的領地和完美的境界。

  先知(
Oracle

  Oracle的希臘語本意是解惑、傳遞解釋神的預言,可以是人、地方,也可以是物品。這些預言通常是模糊的,是現實的一種扭曲,所以能解釋的人一定要很有智慧,但即使是他們也不一定能保證預言正確。先知的目的是用自己看到的模糊景象指導信徒,但不能幫他們做決定,決定本身完全取決於人們主觀的意願。

  史密斯(Smith)

  英文中的Smith意思就是鐵匠,而他的車牌號是IS 5416,這都暗含著宗教含義。在《聖經·以塞亞書》第54章16節裡說到:吹噓炭火,打造合用的器械的鐵匠是我所造;殘害人、行毀滅的也是我所造。這正暗指特工史密斯在矩陣系統中的作用——消滅一切危害矩陣執行的異常程式。

  梅羅紋加(Merovingian)

  梅羅紋加是法國封建社會中六個王朝的第一個,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歷史正是從梅羅紋加王朝開始的,經歷六朝,正符合電影中矩陣曾經有六代版本的故事。在電影中,梅羅紋加是一個曾經很有力量的人,而且他喜歡說法語,居住在法國式的城堡中。

  法國的梅羅紋加王朝也是歐洲浪漫神話的發源時期,而這些神話的核心人物則是“墮落天使”,他們因為背叛上帝被趕出天堂,撒旦正是這些墮落天使的首領。這也正符合電影中梅羅紋加在矩陣中的身份——他是所有背叛矩陣的程式人的首領,利用自己的能力來對抗矩陣。

  塞拉夫(
Seraph

  塞拉夫是先知的守衛者,這個名字在歐洲中世紀神話中是天使9個等級裡級別最高的六翼天使。當尼奧在矩陣中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程式碼呈現了與眾不同的金色。塞拉夫在矩陣中的作用相當於保護先知不受侵害的防火牆,非常有力量,曾經打敗過史密斯。

  卡瑪拉(Kamala)

卡瑪拉在
梵語中的意思是“蓮華”,代表的是清淨。在佛教中有句真言就叫做“卡瑪拉”。在影片中,卡瑪拉是一個由程式自行產生出的新程式,是矩陣世界中第一個由人工智慧培養出來的智慧程式。在影片結尾暗示了她具有改變矩陣世界程式碼的能力。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145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