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製造行業供應鏈的思考系列之一

urinator發表於2008-01-05

1.      製造業的困境

2007-12-10日,中央二臺經濟頻道的一則新聞觀察引起了我的注意:亞洲製鞋協會統計,東莞的5500家制鞋企業,25%遷入勞動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50%遷入內地,如湖南、廣西、江西、河南等地區,剩下的25%仍在觀望。原因說起來很好理解:尋找成本更低的勞動力。同樣的困境也發生在其他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如製衣、家用燈飾、電子等相對簡單的加工製造業。與製造中心從美國到日本到亞洲四小龍到中國大陸的遷徙路線,如出一轍。另人汗顏的是我們的月平均工資,每個月也就是$100。如此低廉的勞動力,仍然不能滿足企業的用工成本需求,人工成本到底多少是少呢?

我清楚的記得:02年的5噸臥式千斤頂的出口價格為$9弱,本身的重量約為8KG多,按照當時的匯率換算,也就是¥11/KG左右,而當該貼牌生產的千斤頂出現在美國的沃爾馬超市,標籤上赫然寫著$34.99。以一家年產100萬臺各種規格臥式千斤頂的企業的成本分析為例:製造成本中,直接材料70%,直接人工10%,製造費用20%。銷售成本只在製造成本的基礎上加成12%,銷售的毛利率低於5%。規模如此大的企業都在慘淡經營,其他規模比較小的加工企業的困難可想而知。

汽車行業更是如此,從吉利吹響10萬以下家用轎車的號角之後,整個轎車行業的價格開始雪崩。而且,比較巧合的是,汽車行業價格在市場調節下開始下降的同時,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原油塑料、橡膠等原材料的市場價格開始節節攀升,到07年達到了頂峰。價格的下降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把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利潤一步步的絞殺,最終陷入了惡性迴圈。外資的零部件企業控制了企業的生產命脈,有的汽車企業的外購變動材料成本佔了企業銷售成本的78%。與15年前摩托車的情形已經很類似了。如果按照摩托車的發展勢頭,那麼汽車行業內必將發生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如同20世紀初的美國一樣,幾千家的汽車廠,最終只剩下三家。不同的是,美國的整合幾乎沒有外來資金的介入,而中國每一個汽車廠,背後都站著一個巨人。

家電行業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從80年代的進口映象管組裝,到90年代進口解碼器,到21世紀,液晶和等離子螢幕技術的壁壘,中國始終是在賺取很低的利潤。即使是全世界名列前茅的格蘭仕,其利潤率也在節節下滑。

從中國製造行業的表現來看,其前景是不容樂觀的,主要的問題有:

1、戰略的缺失:就整體來講,企業的發展目標都很模糊,更談不上制定戰略,多數還是在為生存而戰。

2、管理的低階:各種管理的技術和理論仍然沒有應用,還是停留在初級甚至是史前階段

3、成本的怪圈:一味的追求低成本,已經成為眾多新入門的企業,或者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唯一的目標。

4、技術的落後:任何高利潤的產品出現之後,即使是再高的技術門檻,大陸也會通過模仿或者繞彎的方式來獲得技術准入。

5、誠信的淪喪:自1993年的國家巨集觀調控,緊縮銀根之後,三角債如雪球般開始逐漸增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10175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