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叢集(轉載)

urinator發表於2007-07-26
產業叢集(Industrial Cluster)

什麼是產業叢集?

  1990年邁克·波特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首先提出用產業叢集(Industrial Cluster)一詞對叢集現象的分析。區域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競爭力有很大的影響,波特通過對10個工業化國家的考察發現,產業叢集是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在所有發達的經濟體中,都可以明顯看到各種產業叢集。

  產業叢集是指在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與合作關係,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互動關聯性的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金融機構、相關產業的廠商及其他相關機構等組成的群體。不同產業叢集的縱深程度和複雜性相異。代表著介於市場和等級制之間的一種新的空間經濟組織形式。

  許多產業叢集還包括由於延伸而涉及到的銷售渠道、顧客、輔助產品製造商、專業化基礎設施供應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專業化培訓、資訊、研究開發、標準制定等的機構,以及同業公會和其他相關的民間團體。

  因此,產業叢集超越了一般產業範圍,形成特定地理範圍內多個產業相互融合、眾多型別機構相互聯結的共生體,構成這一區域特色的競爭優勢。產業叢集發展狀況已經成為考察一個經濟體,或其中某個區域和地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從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角度看,產業叢集實際上是某種產品的加工深度和產業鏈的延伸,在一定意義講,是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

  從產業組織的角度看,產業群實際上是在一定區域內某個企業或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的縱向一體化的發展。

  如果將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二者結合起來看,產業叢集實際上是指產業成 群、圍成一圈集聚發展的意思。也就是說在一定的地區內或地區間形成的某種產業鏈或某些產業鏈。

  產業叢集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間範圍內產業的高集中度,這有利於降低企業的制度成本(包括生產成本、交換成本),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和範圍經濟效益,提高產業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從產業叢集的微觀層次分析,即從單個企業或產業組織的角度分析,企業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交易替代費用較高的市場交易,達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增強企業 生產和銷售的穩定性;通過縱向一體化行為,可以在生產成本、原材料供應、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進入壁壘;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提高企業對市場資訊的靈敏度;通過縱向一體化,可以使企業進入高新技術產業和高利潤產業等

產業叢集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

  產業競爭力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產業對於該國或該地區資源稟賦結構(比較優勢)和市場環境的反映和調整能力。同一產業相關的企業群居在一起,相互競爭和協作,對提高產業的競爭力有很強的促進作用。現代組織理論認為,產業叢集是創新因素的叢集和競爭能力的放大。波特教授認為,產業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夠對產業的競爭優勢產生廣泛而積極的影響。從世界市場的競爭來看,那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其產業內的企業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

  1、產業叢集提高了產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一般說來,當產業叢集形成後,將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如降低成本、刺激創新、提高效率、加劇競爭等,提升整個區域的競爭能力,並形成一種叢集競爭力。這種新的競爭力是非叢集和叢集外企業所無法擁有的。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叢集將比非叢集更具有競爭力。叢集加劇了競爭,競爭是產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動力。競爭不僅僅表現在對市場的爭奪,還表現在合作上。

  產業叢集的最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關產業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範圍內。由於地理位置接近,產業叢集內部的競爭自強化機制將在叢集內形成“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機制,刺激企業創新和企業衍生。在產業叢集內,大量企業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又進行多種形式的合作。如聯合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建立生產供應鏈,由此形成一種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合作競爭機制。這種合作機制的根本特徵是互動互助、集體行動。通過這種合作方式,中小企業可以在培訓、金融、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市場營銷、出口、分配等方面,實現高效的網路化的互動和合作,以克服其內部規模經濟的劣勢,從而能夠與比自己強大的競爭對手相抗衡。在產業叢集內部,許多單個的、與大企業相比毫無競爭力的小企業一旦用發達的區域網路聯絡起來,其表現出來的競爭能力就不再是單個企業的競爭力,而是一種比所有單個企業競爭力簡單疊加起來更加具有優勢的全新的叢集競爭力。叢集使得許多本來不具有市場生存能力的中小企業,由於參與到了叢集裡面,不但生存了下來,而且還增強了叢集的整體競爭力。

  2、產業叢集加強了叢集內企業間的有效合作。

  在絕大部分市場經濟國家中,企業都是創新體系主體,因此,企業之間的技術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動關係就成了知識轉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企業間合作的基礎是信任而不是契約。沒有企業之間和企業領導人之間的深刻信任,任何形式的契約都難達到合作的預期目標。叢集的發展正好符合了這方面的要求,叢集執行機制的基礎便是信任和承諾等人文因素。群內的企業因為地域的接近和領導人之間的密切聯絡,形成共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行為規範和慣例,彼此之間容易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從而減少機會主義傾向,降低合作的風險和成本。因此其合作的機會和成功的可能性無疑會大大增加。企業之間的合作能夠創造的力量大於單個企業力量的簡單總和,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進行有效的合作,因為他們不一定能搜尋到合作伙伴,即使搜尋到了,也要進行一番嚴格的考證。而產業叢集內的企業之間合作卻有獨特的優勢。現代組織理論預言,產業內企業聯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來的潮流,它將取代公司之間一對一的競爭,供應商、客戶,甚至競爭者將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資源,共擔成本。

  3、產業叢集增加了企業的創新能力和促進企業增長。

  叢集不僅有利於提高生產率,也有利於促進企業的創新。這種創新具體體現在觀念、管理、技術、制度和環境等許多方面。一般地講,叢集對創新的影響主要集中在三 個方面:

  (1)叢集能夠為企業提供一種良好的創新氛圍。叢集是培育企業學習與創新能力的溫床。企業彼此接近,會受到競爭的隱形壓力,迫使企業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組織管理創新。由於存在著競爭壓力和挑戰,叢集內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開發、包裝、技術和管理等方面,不斷進行創新和改進,以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需 要。一家企業的知識創新很容易外溢到區內的其他企業,因為這些企業通過實地參觀訪問和經常性的面對面交流,能夠較快地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術。在產業叢集中,由於地理接近,企業間密切合作,可以面對面打交道,這樣將有利於各種新思想、新觀念、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傳播,由此形成知識的溢位效應,獲取“學習經濟”(Learning Economies),增強企業的研究和創新能力。

  (2)叢集有利於促進知識和技術的轉移擴散。產業叢集與知識和技術擴散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自增強關係。在新經濟時代,產業佈局不再像工業經濟時代各行各業簡單地聚集在一起,而是相互關聯、高度專業化的產業有規律地聚集在一個區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 群。叢集內由於空間接近性和共同的產業文化背景,不僅可以加強顯性知識的傳播與擴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強隱性知識的傳播與擴散,並通過隱性知識的快速流動進一步促進顯性知識的流動與擴散。產業叢集內由於同類企業較多,競爭壓力激勵著企業的技術創新,也迫使員工相互攀比,不斷學習;企業間鄰近,帶來了現場參觀、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這種學習、競爭的區域環境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叢集內領先的企業會主導產業技術發展方向,一旦某項核心技術獲得創新性突破, 在叢集區內各專業細分的企業很快會協同創新,相互支援,共同參與這種網路化的創新模式。 事實也已經證明,產業叢集內知識和技術的擴散要明顯快於非叢集化的企業。

  (3)叢集可以降低企業創新的成本。由於地理位置接近,相互之間進行頻繁的交流就 成為可能,為企業進行創新提供了較多的學習機會。尤其是隱性知識的交流,更能激發新思維、新方法的產生。由於存在著“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使叢集內專業化小企業學習新技術變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時,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競爭合作機制,也有助於加強企業間進行技術創新的合作,從 而降低新產品開發和技術創新的成本。

  叢集對新企業的進入和企業增長也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方面,良好的創新氛圍、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完善的地方配套體系,使叢集在吸引新企業進入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地理集中性和良好的外部環境,不僅鼓勵產業新手的出現,也有利於現有企業的增長和規模擴張。在產業叢集形成後,不僅吸引來的工廠會根植於本地,還會有很多新企業在本地繁殖和成長。因為叢集內長期形成的完整產業鏈體系,促使企業在叢集內“落地生根”,除非整個產業鏈出現轉移,企業才會考慮遷 移到其他地區。

  4、產業叢集發揮了資源共享效應,有利於形成“區位品牌”。

  產業叢集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徵,因此,產業關聯企業及其支撐企業、相應輔助機構,如地方政府、行業協會、金融部門與教育培訓機構都會在空間上相應集聚,形成一種柔性生產綜合體,構成了區域的核心競爭力。此外,叢集的形成使政府更願意投資於相關的教育、培訓、檢測和鑑定等公用設施;另外,這些設施的設立又明顯地促進了叢集內企業的發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資源在產業叢集內具有更高的運用效率。隨著產業叢集的成功,叢集所依託的產業和產品不斷走向世界,自然就形成了一種世界性的區域品牌。“區位品牌”即產業區位是品牌的象徵,如法國的香水、義大利的時裝、瑞士的手錶等。單個企業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龐大的資金投入,然而企業通過叢集,叢集內企業的整體力 量,加大廣告宣傳的投入力度,利用群體效應,容易形成“區位品牌”,從而使每個企業都受益。區位品牌與單個企業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眾多企業品牌精 華的濃縮和提煉,更具有廣泛的、持續的品牌效應,它是一種珍貴的無形資產。這種區域品牌是由企業共同的生產區位產生的,一旦形成之後,就可以為區內的所有企業所享受。因此,區域品牌同樣具有外部效應。這種區域品牌效應,不僅有利於企業對外交往,開拓國內外市場,確定合適的銷售價格,也有利於提升整個區域的 形象,為招商引資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而區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強了叢集內企業的比較競爭優勢。

產業叢集概念的作用

  產業叢集的概念提供了一個思考、分析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並制定相應政策的新視角。產業叢集無論對經濟增長,企業、政府和其他機構的角色定位,乃至構建企業與政府、企業與其他機構的關係方面,都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法。

  產業叢集從整體出發挖掘特定區域的競爭優勢。產業叢集突破了企業和單一產業的邊界,著眼於一個特定區域中,具有競爭和合作關係的企業、相關機構、政府、民間組織等的互動。這樣使他們能夠從一個區域整體來系統思考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來考察可能構成特定區域競爭優勢的產業叢集,考慮臨近地區間的競爭與合作,而不僅僅侷限於考慮一些個別產業和狹小地理空間的利益。

  產業叢集要求政府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產業叢集觀點更貼近競爭的本質,要求政府專注於消除妨礙生產力成長的障礙,強調通過競爭來促進叢集產業的效率和創新,從而推動市場的不斷擴充,繁榮區域和地方經濟。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1785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