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細留意,就會常常發現這樣的場景:技術人員說市場人員或銷售人員在客戶那裡亂承諾,說的天花亂墜,知道說的客戶暈暈乎乎,確實令客戶十分地感興趣。但當客戶抱著美好的要求,來與自己交流時,卻發現市場人員或銷售人員常搞一些無法實現的難題給自己;而當自己相對客觀地說了一些潛在的問題或目前實際的情況時,常常會使客戶有些失落,期望值與熱情大為降低。這時,市場人員或銷售人員就說,技術人員太實在,把自己辛辛苦苦爭取來的客戶給嚇跑了;或者說,自己公司的產品不是這樣的問題,就是那樣的問題,公司產品質量存在問題不好推呀等,也在喊苦。因此,技術人員與市場/銷售人員相互埋怨,互不理解,無法齊心協力,甚至出現產品相關的問題,就相互推諉責任,這對公司是非常有害的。

    簡單分析一下市場和技術不同的需求特點。
    市場需求,一般地,公司都講市場驅動,圍繞市場進行產品/服務的開發,而市場指向的就是可期望產品/服務的經濟效益,因此,市場需求一定程度會描述什麼產品/服務能盈利,何時盈利,盈利多少,這些內容是老闆最關心的,也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老闆的要求。
    技術要求,一般是有規律的,它首先要求技術人員掌握產品/服務開發所需要的技術,而這種技術有可能現有團隊已掌握,也有可能因為難度大或特別新沒掌握,這就需要學習或引進新的人才,這兩點對現有團隊來說可控性不強;另外,產品/服務的開發、除錯和最終成熟,都要一定的時間,有自己內在的規律,不會因為客戶或老闆著急就能大幅度地縮小等,而這些方面市場/銷售人員有可能並不熟悉或瞭解。

    做過多個專案和產品,對技術和市場內在需求的矛盾,我的體會頗深,除了二者加強溝通,還有做很多分析和分解工作。這方面,我在本次產品規劃工作時,給予特別關注和刻意來克服。

    做產品規劃時,首先要對市場或客戶的需求,進行專門的調研,而後進行分門別類地分析,按照重要性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a. 關鍵性需求:需求清晰,極大提升當前產品或服務的效能和功能,順應行業發展潮流,代表未來產品或服務的發展方向;
    b. 一般性需求:需求也比較清晰,可以改進當前產品或服務的效能和功能,如在有線網路的基礎上,增加3G網路支援等;
    c. 特異性需求:與客戶自己產品結合十分緊密的一些需求,其它客戶一般都不需要這些需求;
    d. 邊緣性需求:這類需求目前還說不清楚,或不夠清晰,例如與本行業相關的一些行業的需求,它們可能會***到自己行業內部,產生出許多新需求,也有可能它會萎縮,總之來說,這類需求目標和內容還不清晰,因此,特別難於把握,但常常出現的窘境是,市場人員或銷售人員在這些需求方面把握不好,極盡可能的擴充套件,使技術人員浪費很多精力,並未取得很好的效果,即使最終技術人員達到市場人員或銷售人員的要求,但市場反映的效果一般並不理想,從而招致技術人員的更深層次的抱怨。

    可能很多朋友會問,那如何在一個具體的專案/產品中,去把握哪些是關鍵性需求,或哪些是一般性需求等,那每個專案/產品差異很大,而且技術團隊的差異更大,必須因地制宜地做這項工作,無法統一給出一個標準,主要把握這麼幾點:技術人員與市場/銷售人員需要充分溝通,達成共識;團隊技術能力,進行實事求是地評估;市場期望(包括時間和期望盈利等)保持合理等。

    如果對這些需求能夠按照重要性分析清楚,那麼,技術人員對其的處理,就顯得十分清晰和自然,也就做好了市場需求和技術內在要求的平衡。
    a. 優先開發關鍵性需求,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關鍵性需求代表著新增的產品/服務的核心價值,需要技術團隊的骨幹們竭盡全力去滿足,保證其穩定可靠執行。
    b. 按部就班地開發一般性需求,因為這些需求很多都是為關鍵性需求服務的,沒有它們,可能不能形成完整的產品/服務,因此,需要技術團隊的開發人員共同努力,按照計劃完成。
    c. 對於特異性需求,先去做客戶的工作,能否考慮滯後或不開發,如果屬於大客戶需求,可考慮最後進行開發。
    d. 對於邊緣性需求,不能輕視或放棄,需要跟蹤和研究,因為這裡可能孕育著本行業的某些創新,如果仔細分析,很多產品/服務革命性創新,都與相關行業的突然井噴式發展有關。通過跟蹤和研究,做好相關的技術準備和人員儲備,一旦發現切入的時機成熟,則毫不猶豫地進行開發。

    通過分門別類的分析,進行鍼對性的開發,本次產品規劃較好地實現了市場需求和技術內在要求的平衡。

 

轉載聯絡方式:
Email: luckcy_sky@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