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見是指一個人對某件事物的認知程度和他(她)自己的“分析結論”,是個人主觀的看法和評價。洞見力的不同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深度和一生。
回憶一下,當我們聽完一個精彩的演講、讀完一本內容豐富的書或一篇邏輯無敵的文章之後,會覺得哇,很有啟發,很有道理,“大神”,“洞見帝”。而反觀我們自己:工作了很多年,也寫了很多程式碼,知道各種語言各種知識;也做了很多次學習計劃,偶像說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年讀書50本,我也要讀50本,其實自己看的很費勁,咬著牙看下去,最後仍然不知道有啥用。回頭發現這麼多年竟然一直是在重複別人的結論,堅持的也是別人的觀點,仍然講不清楚也做不了決策。
為什麼呢?
並不是因為這些大神們有特殊的資訊獲取渠道,也不是因為他們有神祕的工具或者書單,而是因為他們能夠基於資訊做有效的深度思考,是因為他們的深度思考力。事實證明,沒有自己獨立的深度思考,就很難有自己的洞見甚至創造。
那麼如何培養呢?
主動提出問題是培養洞見力的第一步。
培根說:疑而能問,已得知識之半。
疑是思維的火花,問題產生後可使我們的大腦興奮起來,激起探索的慾望。當提出一個問題時,我們的大腦會不自覺的進行思考與解答。科學研究也同時證明大腦喜歡問題。而我們的思維起始於問題,主動提出問題能夠幫助我們開啟腦洞,開啟探索答案之路,邁出成為卓有成效的洞見者的第一步。
如何能主動提出問題呢?
美國教育學者瓊·艾斯林(Joe Exline)認為,傳統的教育方式壓抑甚至抵制探究的本質過程,將知識的傳遞、技能的培訓作為教育的重點;但當今世界知識的增長成幾何級數,未知領域的邊界亦不斷擴大,技能隨著科學與技術的不斷更新而呈日新月異之勢,在此框架之下,昔日的傳遞應該讓位於建構,灌輸應該讓位於探究。
回想當年我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習慣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各種技術文件找資料,練習寫程式碼,沉浸於自己程式碼實現的各種樂趣之中,“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能給你做出來。”這是我一開始工作的狀態,典型的How型思考方式。在ThoughtWorks的諮詢工作更讓我為之苦惱很久。
無意間在我覆盤那些精彩的演講和文章的時候發現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自問自答”。不管是演講也好,文章也好,它們都是在提出問題,並對其回答,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這是一種典型的問題求解釋式思維模式。比如《當談論Feature Team時我們在談些什麼》其實在回答FeatureTeam的各種問題,而《學習的邏輯學》探討的是學什麼,為什麼學習這樣的問題。
所以任何可以輸出觀點的活動都可以促使我們主動的去提出問題激發思考,比如寫作、演講或分享。我們可以在這些活動中主動丟擲一個問題,進行回答得出答案並把它分享出來。而在分享過程中,經過和不同人的討論,往往能把問題看的更加深入和透徹,提高自己對其的洞察力。這也是我寫作和演講的動力所在。
除了這些活動,我還會將我的年度和月度學習計劃的內容轉化為一個個要回答的問題,並做成學習路線圖,然後在計劃的時間內嘗試去回答,對自己的觀點進行審視探討,並分享和發表出來,從而進一步獲得深入的討論和驗證,充分打磨自己的觀點。例如:我的微服務學習計劃。
這些能夠幫我的問題探索或問題求解思維模式的形成。然這就夠了嗎?
要問題更要有深度
問題的深度決定了思考的深度,除了能提出問題,我們還要能夠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辨和批判,幫助我們加深思考的深度,從而提煉我們的觀點。我們知道,問題通常有很多種:What、How、Which、When、Why等。我把一個知識的學習分為三類Why型、What型和How型,而最啟發我們思維的問題是哪一種呢?是Why和Why Not,對知識點的根源以及從否定角度的思考會更加驅動你對這些問題的理解。對比型的問題、選擇型的問題也會有相同的啟發,其中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和5個why分析法是採用這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典型代表。比如: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理論或者知識可以解釋?有哪些相似的事件?為什麼別的技術不行?等等諸如此類。
其中,五個why,又稱“5問法”,也就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5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就如中國俗語所說:打破砂鍋問到底。5why法的關鍵所在:鼓勵解決問題的人要從結果著手,沿著因果關係鏈條,深入分析思考,直至找出原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比如:
問:為什麼持續構建總是失敗? 答:因為測試總是失敗。 問:為什麼測試總是失敗? 答:因為測試隨機掛。 問:為什麼測試隨機掛? 答:因為瀏覽器頁面載入慢,找不到頁面元素。 問:為什麼頁面載入慢? 答:……
系統思考是王道
事物要放在一個大背景去看,才能夠發現和理解它的意義。事件和現象不是孤立的或是既定存在的,背後都有輾轉曲折的線索和來歷。一個有“洞見”的人是要能夠跳出侷限,看到全域性的人。比如,為什麼會出現精益創業?如果能將它放在整個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去思考,你會發現所謂的精益創業其實也是歷史的潮流。當我們將問題放在更高的上下文中去思考,建立知識間的關聯,會更容易幫助我們看清楚問題的前因後果,簡言之,系統化的思考可以進一步幫助我們歷練洞見的高度和深度。
深度閱讀培養洞見
就如哈佛商業評論指出:深度閱讀培養洞見。要培養洞見,必須要有相當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當你接觸的事物多了,處理過的問題多了,一旦在次遇到類似的事物,便能瞬間明白其中的道理,看穿事物的“真相”。而在其中,並不是只要純粹閱讀就夠了,而是能夠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問題,轉化為自己的洞見,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建立關聯,更新個人智庫。
決定一個人能站多高、走多遠的,是他思想的高度與深度。而問題的高度和深度決定了一個人思想的高度和深度。隨著問題一個個的被回答,又會出現新的問題。思考就是隨著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不斷往下提出新的問題抽絲剝繭般不斷深入的。在如今這個資訊爆炸的網際網路時代,被動地接收資訊已經讓我們很難站在時代的前端,只有刻意練習這種問題探索式思維模式,主動提出問題並不間斷深度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洞見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寫在最後
2016第一季度即將結束了,你的計劃完成了多少?每年都會有很多人問我如何做計劃或者說我要讀50本書,學5門語言。我曾經也是如此,然並卵。年度開始時激情滿滿,彷彿到了年底就會成為專家一樣。在實踐了多年的計劃之後,我的年度計劃裡,如今只有問題。
今年我計劃回答12個問題,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