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安全並非是讓網路變得”人畜無害”

沉默術士發表於2017-07-03

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毫無疑問,網際網路在今天已經和所有人的生活都變得密不可分。網路安全,並非僅僅是闢一闢謠,做一做輿論引導那麼簡單,更不是所謂的“危機公關”。大致說來,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平臺安全與內容安全兩個方面,前者的保障主要靠掌握核心技術,後者則更多的取決於相關法規以及其他“軟體”建設。

譬如對政府、軍隊、企業及金融機構的資訊系統進行非法入侵、安插“後門”等行為,便屬於平臺安全的範疇。在經過斯諾登事件之後,相信沒有人再會懷疑這個問題 “是否存在”或是“是否嚴重”。各種電子裝置的軟、硬體——再具體一些說就是晶片與作業系統,是“平臺安全”的基礎所在。至少在政府、軍隊、金融以及涉密企業等關鍵性領域,用我們自己的技術產品替代“Inter+Windows”,是解決平臺安全的根本之道。從這個角度說,我們不應僅僅將IT產業看做是一個單純的、商業層面的高階產業,而要下最大的決心對核心技術集中力量進行攻關,就像對隱形飛機和航空母艦那樣。

一般而言,作業系統與硬體貼合度越高,越可以帶來好的使用者體驗和更高的穩定性,因此將晶片和作業系統放在一個研發體系下做通盤考慮,或許會比“各自為戰”效率更高。

據報導,某部機關換裝了國產作業系統。根據報導中所反映出的資訊,新的作業系統並非單機系統,而是一種雲端作業系統。即:所有資料的儲存、處理、系統升級、日常維護等等,都是由資料中心完成,使用者只需進行日常使用即可。從安全形度來說,雖然這看似“把雞蛋放進了一個籃子”,但反過來說,把安全問題的責任“分散”給每一個並不專業的終端使用者,真的就比集中起來讓專業團隊保護更安全嗎?

對於這種換裝的雲端作業系統潛力如何,筆者不得而知,但其思路卻絕對值得借鑑。如果做更長遠的考慮,在通過官方機構及教育機構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勢必將會培養出足夠多的使用者人群——人們對一種作業系統的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個習慣問題。屆時要將國產系統推向市場,其難度對比現在將降低很多。最起碼,低價格和低耗電量將為未來對抗微軟提供最好的賣點。

某種程度上說,“平臺安全”問題可能主要還是對包括政府、企業在內的各個機構影響更大一些,而“內容安全”則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不僅僅是來自自媒體上的那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企業平臺所釋出的虛假、導向性的資訊,各種團體對個人隱私的侵害等等,都應該納入到“內容安全”所需要考慮的範疇。

而內容安全的根本解決之道,則有賴於相關法律的制定和執行——具體說來就是 “科學”“嚴明”。所謂“科學”,即:責、權、利三者平衡,儘可能避免出現規則漏洞。所謂“嚴明”,要嚴格明確網上每個人、每個機構的權利和責任邊界,明則無惑,無惑則心安、心安則有序……而這些,需要通過法律來實現。

網路安全並非僅僅是讓網路變得“人畜無害”“不添麻煩”,而是要在保證其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讓其最大化地發揮效能。高鐵改變了物流模式,而網際網路改變的則是資訊流模式,二者疊加,將使得我們的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由此將帶來全新的經濟執行模式和全新的機會。而有效的網路安全機制,將是實現這一美好前景的根本保障。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