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icksort :: Ord a => [a] -> [a] quicksort [] = [] quicksort (p:xs) = (quicksort lesser) ++ [p] ++ (quicksort greater) where lesser = filter (< p) xs greater = filter (>= p) xs我很困惑。如此的簡單和漂亮,能是正確的嗎?的確,這種寫法並不是“完全正確”的最優快速排序實現。但是,我在這裡並不想深入探討效能上的問題[2]。我想重點強調的是,純函數語言程式設計是一種思維上的改變,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程式設計思維模式和方法,就相當於你要重新開始學習另外一種程式設計方式。
首先,讓我先定義一個問題,然後用函式式的方式解決它。我們要做的基本上就是按升序排序一個陣列。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我使用曾經改變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快速排序演算法[3],下面是它幾個基本的排序規則:
- 如果陣列只有一個元素,返回這個陣列
- 多於一個元素時,隨機選擇一個基點元素P,把陣列分成兩組。使得第一組中的元素全部 <p,第二組中的全部元素 >p。然後對這兩組資料遞迴的使用這種演算法。
讓我們在這個簡單例子上跟Java進行比較: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rivate int[] numbers; private int number; public void sort(int[] values) { if (values == null || values.length == 0){ return; } this.numbers = values; number = values.length; quicksort(0, number - 1); } private void quicksort(int low, int high) { int i = low, j = high; int pivot = numbers[low + (high-low)/2]; while (i <= j) { while (numbers[i] < pivot) { i++; } while (numbers[j] > pivot) { j--; } if (i <= j) { swap(i, j); i++; j--; } } if (low < j) quicksort(low, j); if (i < high) quicksort(i, high); } private void swap(int i, int j) { int temp = numbers[i]; numbers[i] = numbers[j]; numbers[j] = temp; } }哇塞。到處都是i和j,這是幹嘛呢?為什麼Java程式碼跟Haskell程式碼比較起來如此的長?這就好像是30年前拿C語言和組合語言進行比較!從某種角度看,這是同量級的差異。[4]
讓我們倆繼續兩個”我”之間的對話。
JAVA:
好 ,我先開始定義Java程式需要的資料結構。一個類,裡面含有一些屬性來儲存狀態。我覺得應該使用一個整數陣列作為主要資料物件,針對這個陣列進行排序。還有一個方法叫做sort,它有一個引數,是用來傳入兩個整數做成的陣列,sort方法就是用來對這兩個數進行排序。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private int[] numbers; public void sort(int[] values) { } }HASKELL:
好,這裡不需要狀態,不需要屬性。我需要定義一個函式,用它來把一個list轉變成另一個list。這兩個list有相同之處,它們都包含一樣的元素,並有各自的順序。我如何用統一的形式描述這兩個list?啊哈!typeclass….我需要一個typeclass來實現這個…對,Ord.
quicksort :: Ord a => [a] -> [a]JAVA:
我要從簡單的開始,如果是空陣列,如果陣列是空的,我應該返回這個陣列。但是…該死的,當這個陣列是null時,程式會崩潰。讓我來在sort方法開始的地方加一個if語句,預防這種事情。
if (values.length == 0 || values == null) { return; }HASKELL:
先簡單的,一個空list。對於這種情況,需要使用模式匹配。我看看如何使用,好的,非常棒!
quicksort [] = []JAVA:
好的,現在讓我用遞迴來處理正常的情況。正常的情況下,需要記錄sort方法引數狀態。需要它的長度,所以,我還需要在Quicksort類裡新增一個新屬性。
public void sort(int[] values) { if (values.length == 0 || values == null) { return; } this.numbers = values; this.length = values.length; quicksort(0, length - 1); }HASKELL:
這已經是遞迴了。不需要在再做任何事情。
No code. Nothing. Nada. That's good.JAVA:
現在,我需要根據上面說明的規則實現快速排序的過程。我選擇第一個元素作為基點元素,這不需要使用其它奇異方法。比較,遞迴。每次比較從兩頭同時遍歷,一個從頭至尾(i, 生成<p的list),一個從尾至頭(j, 生成>p的list)。每次在i方向遍歷中發現有比j方向遍歷的當前值大時,互動它們的位置。當i的位置超過j時,停止比較,對形成的兩個新佇列繼續遞迴呼叫。
private void quicksort(int low, int high) { int i = low, j = high; int pivot = numbers[low]; while (i <= j) { while (numbers[i] < pivot) { i++; } while (numbers[j] > pivot) { j--; } if (i <= j) { swap(i, j); i++; j--; } } if (low < j) quicksort(low, j); if (i < high) quicksort(i, high); }交換位置的方法:
private void swap(int i, int j) { int temp = numbers[i]; numbers[i] = numbers[j]; numbers[j] = temp; }使用Haskell
我先定義一個lesser和一個greater作為每次迭代的兩個佇列。等一下!我們可以使用標準的head和tail函式來獲取第一個值作為基點資料。這樣我們可以它的兩個部分進行遞迴呼叫!
quicksort (p:xs) = (quicksort lesser) ++ [p] ++ (quicksort greater)
非常好,這裡我宣告瞭lesser和greater兩個list,現在我將要用where——Haskell語言裡一個十分強大的用來描述函式內部值(not 變數)的關鍵字——描述它們。我需要使用filter函式,因為我們已經得到除首元素之外的其它元素,我們可以呼叫(xs),就是這樣:
where lesser = filter (< p) xs greater = filter (>= p) xs我試圖用最詳細的語言解釋Java裡用迭代+遞迴實現快速排序。但是,如果在java程式碼裡,我們少寫了一個i++,我們弄錯了一個while迴圈條件,會怎樣?好吧,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演算法。但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整天寫這樣的程式碼,整天面對這樣的程式,或者這個排序只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演算法的第一步,將會出現什麼情況。當然,它是可以用的,但難免會產生潛在的、內部的bug。
現在我們看一下關於狀態的這些語句。如果出於某些原因,這個陣列是空的,變成了null,當我們呼叫這個Java版的快速排序方法時會出現什麼情況?還有效能上的同步執行問題,如果16個執行緒想同時訪問Quicksort方法會怎樣?我們就要需要監控它們,或者讓每個執行緒擁有一個例項。越來越亂。
最終歸結到編譯器的問題。編譯器應該足夠聰明,能夠“猜”出應該怎樣做,怎樣去優化[5]。程式設計師不應該去思考如何索引,如何處理陣列。程式設計師應該思考資料本身,如何按要求變換資料。也許你會認為函數語言程式設計給思考演算法和處理資料增添的複雜,但事實上不是這樣。是程式設計界普遍流行的指令式程式設計的思維阻礙了我們。
事實上,你完全沒必要放棄使用你喜愛的指令式程式設計語言而改用Haskell程式設計。Haskell語言有其自身的缺陷[6]。只要你能夠接受函數語言程式設計思維,你就能寫出更好的Java程式碼。你通過學習函數語言程式設計能變成一個更優秀的程式設計師。
看看下面的這種Java程式碼?
public List<Comparable> sort(List<Comparable> elements) { if (elements.size() == 0) return elements; Stream<Comparable> lesser = elements.stream() .filter(x -> x.compareTo(pivot) < 0)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Stream<Comparable> greater = elements.stream() .filter(x -> x.compareTo(pivot) >= 0) .collect(Collectors.toList()); List<Comparable> sorted = new ArrayList<Comparable>(); sorted.addAll(quicksort(lesser)); sorted.add(pivot); sorted.addAll(quicksort(greater)); return sorted; }是不是跟Haskell程式碼很相似?沒錯,也許你現在使用的Java版本無法正確的執行它,這裡使用了lambda函式,Java8中引入的一種非常酷的語法[7]。看到沒有,函式式語法不僅能讓一個程式設計師變得更優秀,也會讓一種程式語言更優秀。
函數語言程式設計是一種程式語言向更高抽象階段發展的自然進化結果。就跟我們認為用C語言開發Web應用十分低效一樣,這些年來,我們也認為指令式程式設計語言也是如此。使用這些語言是程式設計師在開發時間上的折中選擇。為什麼很多初創公司會選擇Ruby開發他們的應用,而不是使用C++?因為它們能使開發週期更短。不要誤會。我們可以把一個程式設計師跟一個雲端計算單元對比。一個程式設計師一小時的時間比一個高效能AWS叢集伺服器一小時的時間昂貴的多。通過讓犯錯誤更難,讓出現bug的機率更少,使用更高的抽象設計,我們能使程式設計師變得更高效、更具創造性和更有價值。
標註:
[1] Haskell from scratch courtesy of “Learn you a Haskell for Great Good!”
[2] This quicksort in Haskell that I am showing here is not in-place quicksort so it loses one of its properties, which is memory efficiency. The in-place version in Haskell would be more like:
import qualified Data.Vector.Generic as V import qualified Data.Vector.Generic.Mutable as M qsort :: (V.Vector v a, Ord a) => v a -> v a qsort = V.modify go where go xs | M.length xs < 2 = return () | otherwise = do p <- M.read xs (M.length xs `div` 2) j <- M.unstablePartition (< p) xs let (l, pr) = M.splitAt j xs k <- M.unstablePartition (== p) pr go l; go $ M.drop k prDiscussion here.
[3] This version of quicksort is simplified for illustration purposes. It’s always good looking at the source. Boldly go and read this piece of History (with a capital H) by C.A.R. Hoare, “Quicksort”.
[4] Taken from http://www.vogella.com/tuto…..icksort/article.html
[4] Will we consider uncontrolled state harmful the same way GOTO statement being considered harmful consolidated structured programming?
[5] This wiki has LOTS of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about the amazing Glasgow Haskell Compiler, ghc. https://ghc.haskell.org/trac/ghc/wiki/Commentary
[6] A big question mark over time on functional programming languages has been the ability (or lack thereof) to effectively code User Interfaces. Don’t despair though! There’s this cool new thing called Functional Reactive Programming (FRP). Still performing babysteps, but there are already implementations out there. One that’s gaining lots of momentum is ReactJS/Om/ClojureScript web app stack. Guess that might be a good follow-up post
[7] See http://zeroturnaround.com/rebellabs/java-8-explained-applying-lambdas-to-java-collections/
[英文原文:Programming (and thinking) the functional way ]
來自:外刊IT評論
相關閱讀
評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