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股影響廣泛的力量,其觸角幾乎深入到每個人的生活。這股力量不是共產黨,後者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已經減弱——儘管這種影響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那些並不試圖反抗當前制度的人幾乎可以對之視而不見。
如今,更具顛覆性且不容忽視的力量主要以三家大型網際網路集團為代表,即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與騰訊(Tencent),合稱BAT(編者注:中國這三家大型網際網路集團名稱的英文首字母縮寫是BAT,在英文中是“蝙蝠”的意思)。這三家公司在短短几年內已經使中國的許多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Ant Financial)為例。上週,該公司完成了一輪募資,令其估值達到450億美元至500億美元。螞蟻金服運營的線上支付系統——支付寶(Alipay),號稱每年處理近8000億美元的電子交易,是其美國同行PayPal的三倍。
作為中國金融和零售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一個幾乎所有中國城市居民都熟悉的線上支付系統,支付寶並不是中共的發明。其創始人是創辦阿里巴巴的前英語教師馬雲(Jack Ma)。馬雲10年前創立了這一支付系統,作為其消費者對消費者(C2C)電子商務網站淘寶(Taobao)的支柱。“淘寶”的字面意思是“挖掘財富”,而作為中國頂級富豪之一的馬雲顯然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寶藏。
根據北京諮詢公司艾瑞諮詢(iResearch)的資料,阿里巴巴處理的電子商務交易佔中國的80%。這樣的壟斷地位,即使是在13億人口中擁有8700萬黨員的中共都只能望塵莫及。
不錯,中共依然管控著人們居於何處(在城市還是農村)、發表什麼樣的作品(雖然對他們所說的話沒管那麼嚴)以及生育幾個孩子(儘管獨生子女政策正在快速瓦解)。
而另一方面,在人們購物、投資、旅遊、娛樂以及社交方面,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分別在搜尋、電子商務以及遊戲/社交媒體領域占主導地位的BAT三巨頭,連同其他快速成長的公司——如成立5年、率先開發出50美元智慧手機的小米(Xiaomi)——正在顛覆人們的生活方式。
當我們想到中國網際網路時,我們往往想到國家通過審查制度施加的巨大影響。然而,網際網路也是一種解放力量,它正在釋放創業活力,讓市場力量進入經濟的各個角落,擴大私營部門的作用,同時削弱根深蒂固的國有企業。在中國的所謂受管控的經濟中,私營部門早就超越了國營部門成為經濟增長的引擎。管理諮詢顧問、《中國的商業顛覆者》(China’s Disruptors)一書作者謝祖墀(Edward Tse)認為,這導致了“一批新的、有創業家精神的商業領袖的出現……他們大都在幾乎沒有政府直接干預或支援的條件下運營,都使自己所在的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他估計,民營企業佔到了國民產出的四分之三。2013年,中國擁有約1200萬家民營企業及4200萬家庭經營企業,而國企只有230萬家。
處於最前沿的通常是科技公司,尤其是網際網路公司。和其他地方一樣,中國的線上和線下世界也在發生激烈碰撞。
由阿里巴巴和騰訊支援的滴滴叫車(Didi Dache)等叫車應用將市場力量引入了此前由政府定價的領域。它們威脅到了地方計程車行業豐厚的壟斷利潤,引發了多個城市計程車司機的抗議活動以及當局的打壓。
在存款利率受國家管控的金融領域,BAT三巨頭及其他公司以更高的回報率提供儲蓄和投資產品。由阿里巴巴通過支付寶分銷的貨幣市場基金“餘額寶”(意思為剩餘的財富),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積累了近6000億元人民幣的資產。中國政府希望逐步開放銀行業,它正在讓這批民營企業促成這樣的改革。
不過,在一些重要方面,即使是中國網際網路先驅中最強悍的企業也並未在一個自由市場中運營。首先,它們在長城防火牆(GreatFirewall)背後經營業務,後者是一個為政治目的設定的屏障,但保護了中國企業免受來自谷歌(Google)、Twitter以及Facebook等企業的競爭。實際上,BAT三巨頭與政府的關係如此密切,以至於它們經常表現得像“準國企”,甚至到了幫助形成規章的程度。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宣佈的政府的電子商務戰略,最初是由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Pony Ma)構思出來的。
中國當局並不總是確信該如何管控這些強大的新型公司。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因淘寶網上假貨氾濫而批評阿里巴巴時,該公司卻利用自身的實力,迫使政府監管機構讓步。
然而,如果當局真的想打擊“商業顛覆行為”,它們自有辦法。例如,2014年,中國央行暫停了阿里巴巴和騰訊發行的“虛擬”信用卡,堵住了它們進入線上信用業務的道路。
一定會有人猜測,如果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中國當局可以讓哪怕是最大的民營企業也經營不下去。然而,阿里巴巴、百度之類的公司如此密切地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即便是強大的中共也不會貿然這樣做。
譯者/陳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