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kit走向更開放,高傲的蘋果妥協了?

玄學醬發表於2017-11-06

從幕後走到前臺,HomeKit走了兩年的路。

兩年間,智慧家居的硝煙不斷,從藍海變成紅海,再從紅海變成血海。

2104年11月,亞馬遜低調地上線搭載了智慧語音助手Alexa的智慧音響Amazon Echo。同年6月,在WWDC蘋果推出智慧家居平臺Homekit,準備讓使用者使用各種IOS裝置控制家居裝置,希望拿下智慧家居的大市場。另一個勁敵Google也有過類似的看法,希望能夠再造一個智慧家居版的Android。

兩年過去,Homekit走得並不順利,後發的亞馬遜則風生水起。昨天凌晨,亞馬遜在西雅圖一口氣釋出了六款新裝置。

面對強勢崛起的 Google Nest,三星 Smarthings,Wink 等智慧家居控制平臺。蘋果放下身段,採取更柔軟的姿態,應對這場智慧家居之戰。

Homekit走向更開放,高傲的蘋果妥協了?

蘋果變了

蘋果向來注重安全和隱私,在Homekit設立之初,為了保障消費者的安全,蘋果也延續了一貫封閉且嚴苛的產品作風。

硬體裝置廠商如果要接入Homekit平臺,必須要新增蘋果公司批准認證的外部晶片。為此部分的硬體廠商需要重新設計、和開發新的產品。此外,新品需要通過蘋果子安外部硬體方面的認證。這個過程需要耗時5個月之久。

因此,初期接入Homekit裝置廠商寥寥無幾,只有飛利浦、Agust、Echbee等少數品牌。推出了兩年,截至今年 WWDC 大會前,HomeKit 支援名單列表裡有 126 家廠商。

面對日漸崛起的 Google Nest,三星 Smarthings,Wink 等主流智慧家居平臺,蘋果開始轉變策略。

今年6月,在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宣佈了 HomeKit 規則的跨越性更新:硬體廠商和開發者不必需要採用特定的安全晶片,而已經上市的產品也不需再更換部件才能支援 HomeKit,所有的認證程式只需一個軟體升級即可。這中間的過程並不需要任何額外的費用。

那麼,跳過晶片的環節就一定是更加簡便嗎?

Homekit走向更開放,高傲的蘋果妥協了?

晶片之爭

艾拉物聯聯合創始人張南雄對雷鋒網說:“晶片是會比較安全。國外的廠商都傾向於使用晶片,雖然使用晶片成本會相對應增加一點點,但是使用了晶片之後,安全機制和認證都有保障。即使砍掉了晶片,但HomeKit依然需要Wi-Fi聯盟認證。從晶片過渡到APP其實蠻複雜的。”

張南雄跟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分享,對於晶片使用的立場上,國內外的客戶態度不太一樣。國外客戶誠如上述所言,傾向於使用晶片。因為一旦購買了晶片,就擁有了安全的機制和安全的認證。而國內客戶則傾向不使用晶片的方案,因為免除晶片就會降低硬體成本。在硬體成本降低的同時,相應地開發成本會提高。

但是對於大廠而言,其實成本是會降低的。因為大的裝置廠商有龐大的出貨量,開發的關節一旦打通,可以應用在千萬臺裝置上。而如果採用晶片方案,單個裝置的硬體成本依然高昂。

對於規模較小的裝置廠商,這種免除晶片的方案並沒有使自己享受壓縮成本的紅利,因為在銷售不太的情況下,開發本身的成本難以覆蓋。

蘋果的算盤

究竟是什麼動機使得蘋果決定走坎除晶片的路呢?

張南雄認為雖然晶片比較安全,但也使得Homekit很難相容、對接產品(硬體設定)。另外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每次IOS更新時,使得很多舊產品難以連線。為難的是,因為產品嵌入晶片,難以使用OTA升級(空中下載技術)。

同時物聯網是一個非常碎片化而且非常長尾的事情,通常需要連線數百臺的裝置,製造的方法、雲端、硬體的標準都不一樣。因此蘋果需要一種靈活的方式去應對物聯網的市場。

現階段物聯網的不是隻供應iOS的使用者,也需要考慮安卓使用者的意願。免除晶片,採用軟體的方式操作,可以使得裝置廠商讓裝置相容iOS和安卓的兩個操作平臺。

截至雷鋒網發稿前,接入HomeKit的裝置達到了139家。走向更加開放Homekit,會使得蘋果的智慧家居佈局離勝利更近一步嗎?

本文作者:Dude
本文轉自雷鋒網禁止二次轉載,原文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