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WiFi,市場有時比市長更管用,租用服務市場化運作是趨勢

晚來風急發表於2017-07-03

20160918093810583.jpg

據早前《人民日報》報導,現在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設目標,“智慧城市”強調發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新興通訊技術,以此滿足公共管理和服務以及市民的生活需要。作為其中一項配套設施,政府提供免費WiFi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所認可,這本是一件讓利於民的好事,不過,要把好事辦好顯然並不容易。

一、無線城市面臨“知曉度不高、訊號不穩定”兩大問題

據猛科技旗下的熱點實驗室Hotlabs觀察,在不少推出免費WiFi的城市裡,知曉度不高、訊號不穩定這兩大“堵點”同時存在,而這兩大“堵點”是互為因果關係的——因為訊號不穩定,所以免費WiFi知曉度不高;反過來,因為知曉度不高,所以影響了投資維護的熱情,導致WiFi的訊號更加不穩定。兩大“堵點”其實源自一個原因,那就是投入不足。

城市WiFi不是建幾個基站這麼簡單,要想實現城區全覆蓋,無論是前期建設投資,還是後期技術維護,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援。

城市WiFi“想說愛你不容易”

很多城市都是政府獨立運作,但在滾雪球式的資金需求面前,一旦投入跟不上,就難免會出現斷檔。於是,有些高調啟動的城市WiFi,最終因後繼乏力而成了“半拉子工程”,還有一些則因前期投入不足,從一開始就徒具象徵意義。凡此種種,莫不使城市WiFi備受吐槽。

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純公益性質的免費WiFi本身就是“賠本賺吆喝”,因此很難持續加大投入,退一步說,並不是所有市民都需要城市WiFi,因此城市管理者很難無休止地動用財政資金“填窟窿”。顯而易見,推行城市免費WiFi不僅需要讓利於民的熱情,更需要一套能維護裝置長期執行的方案,而本月28日在福建福州舉辦的無線城市高峰論壇上或許我們可以找尋答案,報名點選《無線城市智慧福建–2016福建無線城市高峰論壇暨allWiFi新聞釋出會》。

二、重磅:租賃服務會成主流嗎?

雖然城市WiFi在國內方興未艾,但就世界範圍來看,不乏已經宣告失敗的案例,其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沒有解決“錢從哪裡來”的核心問題。以此為鑑,要想使城市WiFi一路走好,單純依靠政府力量遠遠不夠,找到一個合理的商業模式因此顯得很重要。

來自猛科技專案資料中心WiFi圈的資料顯示,一份《關於印發清遠市加快推進公共場所免費無線網路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裡關於市中心區域免費無線網路外包方案中專案經費一項如此安排:

(一)54個室外免費無線接入點(AP)每年外包服務費用51.3萬元。電信運營商核算每個室外AP點平均建設成本約1.9萬元(包括開挖、勘察費用1萬元,裝置材料、施工整合費、設計費、光纖租用費等安裝費用9000元),本專案延續一期做法,政府出資補貼,運營商讓利,每個AP每年租用費用運營商報價9500元/個/年,本專案54個室外接入點每年需租用費用51.3萬元。

(二)14個室內免費無線接入點每年外包服務費用3.5萬元。延續一期做法,政府出資補貼,運營商讓利,電信運營商收取AP建設成本價2500元/個/年,14個室內點每年總成本價3.5萬元,其中裝置費用約3萬元(含AC控制器、AP裝置、交換機、路由器等);輔助材料、安裝除錯費及光纖租用費用約0.5萬元。

這種租賃服務的方式,會成為政府採購無線WiFi覆蓋的主要方式,資料顯示,在河北、湖南、江西、廣東、甘肅等地的無線城市專案,大多都採用這種模式。業內專家表示,這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政府在處理流程上方便,操作簡單,專案推進快。

【猛科技點評】通過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政府對城市WiFi的佈局進行統籌規劃,通過租賃或購買服務的模式將建設、投資、維護等操作環節交由運營商負責,政府部門不僅可以抽出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監管,而且能通過共建共贏提高運營商的投資積極性。

同時與很多公共服務一樣,對於城市WiFi來說,市場在某些時候比市長更管用,關鍵是要明確兩者之間的職責與分工,看來租賃服務市場化運作正逐漸成為趨勢。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