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否認大模型演示造假;美國億萬富翁宣佈競購 TikTok 丨 RTE 開發者日報 Vol.206

RTE开发者社区發表於2024-05-17

開發者朋友們大家好:

這裡是 「RTE 開發者日報」 ,每天和大家一起看新聞、聊八卦。我們的社群編輯團隊會整理分享 RTE(Real Time Engagement)領域內「有話題的 新聞 」、「有態度的 觀點 」、「有意思的 資料 」、「有思考的 文章 」、「有看點的 會議 」,但內容僅代表編輯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留言、跟帖、討論。

本期編輯:@CY@JLT,@ 鮑勃

01 有話題的新聞

1、華為大模型釋出會演示造假?官方回應:為真實程式碼並將在昇騰社群上公示

網傳圖片顯示,華為在 5 月 10 日舉行一場釋出會上展示大模型文生圖能力時,演示過程中因為執行時按下 Ctrl-C 中斷,顯示出了一段 “time.sleep(6)” 程式碼。有人指出,這段程式碼意味著 “人為控制從輸入到輸出,過程 6 秒鐘”,也就是說 “等待 6 秒之後輸出一張本地圖片”,因此有人懷疑其圖文結果並非大模型生成。此話題一出,立刻激起了一場關於真實性和技術能力的討論。

針對網傳釋出會演示造假一事,華為在昇騰社群發表了官方回應:現場圖片為實時生成,呼叫的是開源大模型。程式碼中有 time.sleep(6)等表述,是命令等待讀取外部開源大模型實時生成的圖片,並非調取預置圖片。本次展示的均為真實程式碼,也將在昇騰社群上開放,歡迎開發者使用並提出寶貴建議。

有部分觀點認為,這是華為在高科技釋出會上的造假行為,指責華為利用 time.sleep(6)來模擬 AI 計算的過程,實際上是在展示預先準備好的結果。對此,技術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專家認為,time.sleep(6)可能是為了確保程式在演示過程中不會出現意外情況,而預設的一個緩衝步驟。這樣的做法在技術演示中並不少見,目的是為了展示過程的平穩和可控。也有專家指出,大模型的計算和生成過程確實需要時間,而 time.sleep(6)可能是為了展示模型計算的實際耗時。(@ 齊魯壹點)

2、外媒:微軟貪得無厭掉入「短期利潤」錢眼:葬送 WP、Win11 全是廣告、軟硬體迎來信任危機

5 月 16 日訊息,外媒 Windows Central 今天發文,對微軟近年來「一系列令人費解的決定和可怕的錯誤行為」進行批判,認為微軟已經掉入了「貪得無厭」的短期利潤錢眼中,嚴重損害了旗下產品的長期發展。

外媒重點批評微軟 CEO 納德拉,認為他正犧牲微軟公司的軟硬體相關性「為短期收益而燃燒長期目標」,將微軟本身的未來押注在「投資」其他公司方面,此前納德拉已經葬送了微軟 Windows Phone,同時還砍掉了大量 Surface 產品線以提升公司效益,但相關成本被平白無故轉移到開發者和企業客戶身上,讓他們喪失大量成本,從而導致對微軟喪失了信任。(@IT 之家)

3、腦機介面首試者接線脫落:Neuralink 曾評估風險低,不值得重新設計

5 月 16 日訊息,據媒體報導,Neuralink 公司上週披露,其第一位病人腦內的微小電線已經脫落,而知情人士稱,這是該公司多年來一直知道的問題。知情人士表示,Neuralink 在去年的動物試驗中便發現這些電線存在縮回的可能性,進而可能導致解碼大腦訊號的敏感電極被移除。然而,公司方面認為這種風險相對較低,因此並未選擇重新設計。

今年 1 月,Neuralink 對患者諾蘭·阿博進行了手術。然而,在術後的幾周內,鑲嵌於患者腦組織中的部分電線脫落,這不僅影響了資訊的傳輸速率,還導致部分資料丟失,使裝置無法正常執行。為應對這一挑戰,Neuralink 迅速採取了行動。他們不僅最佳化了記錄演算法,增強了使用者介面,還努力改進了將訊號轉換為游標移動的關鍵技術。儘管存在此問題,但 Neuralink 並未考慮移除植入物,因為目前尚未對患者的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快科技)

4、美國億萬富翁宣佈競購 TikTok:美國人要掌控自己的數字身份和資料

據國外媒體報導稱,美國億萬富翁弗蘭克·麥考特(Frank McCourt)當地時間 5 月 15 日表示,其麾下的組織 Project Liberty 正致力於同古根海姆合夥公司合作組建一個財團,以收購 TikTok 在美國業務。麥考特在宣告中稱,如果達成收購,他計劃重整 TikTok,“以便讓個人使用者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數字身份和資料”。麥考特為美國房地產大亨,曾為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洛杉磯道奇隊老闆。

據悉,前谷歌執行長施密特接受採訪時表示,他一度考慮過收購熱門短影片平臺 TikTok,但現在已經放棄了這一想法。他在談到 TikTok 時表示,美國最好不要對 TikTok 進行封殺或是採取司法行動。(@ 快科技)

5、最大開源 AI 社群提供 1000 萬美元共享 GPU,幫助小企業對抗大公司

世界最大的開源 AI 社群 Hugging Face 日前宣佈,將提供 1000 萬美元的免費共享 GPU 幫助開發者創造新的 AI 技術。具體來看,Hugging Face 這次做出此舉的目的是幫助小型開發者、研究人員和初創公司對抗大型 AI 公司,避免 AI 進步陷入 “集中化”。

Hugging Face 執行長 Clem Delangue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能夠投資社群感到很幸運,此次之所以能夠進行投資,是因為公司 “已經盈利,或正走在盈利的路上”。前段時間,Hugging Face 還籌集了 2.35 億美元的資金,該公司估值達到 45 億美元。(@IT 之家)

02 有態度的觀點

1、百度一季度營收 315 億元,淨利潤漲 22% 超預期,李彥宏稱搜尋或成 AI 時代殺手級應用

5 月 16 日,百度釋出 2024 年 Q1 財報顯示,一季度總營收 315 億元,百度核心營收 238 億元。同時,歸屬百度的淨利潤(Non-GAAP)70.11 億元,同比增長 22%,歸屬於百度核心的淨利潤(Non-GAAP)66.28 億元,同比增長 26%,均超出市場預期。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表示,“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時代在中國的到來,文心大模型等基礎模型將成為基礎設施,融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正在讓文心大模型系列變得更加實惠和高效。這將為百度帶來更多機遇。” 李彥宏表示,目前百度搜尋上已有 11% 的搜尋結果由 AI 生成,讓搜尋能更準確、更有組織、更直接地回答使用者問題。他指出,百度搜尋的 AI 重構工作仍處於早期階段,整體來看,搜尋最有可能成為 AI 時代的 Killer App。

李彥宏還透露,百度智慧雲繼上季度與中國三星、榮耀合作後,本季度,小米、OPPO、vivo 等手機廠商均接入文心大模型 API。大模型的合作領域還在從手機向 PC 和電動汽車領域擴充,聯想和蔚來汽車也在季度內與達成合作。李彥宏表示,向智慧裝置的擴充,為文心大模型被更大規模使用者採用提供了充足機會。(@ 上游新聞)

2、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給人工智慧潑冷水:人工智慧顛覆性不如網際網路

近日,梁建章在接受採訪中表示人工智慧對整個社會的衝擊,最主要是哲學方面,從提高效率來講的話,它並沒有說像以前的網際網路或者是移動網際網路那麼有顛覆性,因為它是做了人能夠做到的事情,以前的網際網路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千里眼順風耳,那是網際網路能做的,人根本是做不到。

未來的一個趨勢,人工智慧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但也同時看到人工智慧的侷限性,其實最高效的一個演算法,還是模擬人類,所以其實要對人類或者這個進化產生有一定的敬畏。同時他提到,人的創新活動是最高階的快樂。人類應該把高階的快樂留給自己,所以人類還是會主導創新活動。人工智慧是一個輔助的工具,人工智慧在某些維度可能遠遠超過人類它的各方面的能力。(@ 鳳凰網科技)

寫在最後:

我們歡迎更多的小夥伴參與「RTE 開發者日報」內容的共創,感興趣的朋友請透過開發者社群或公眾號留言聯絡,記得報暗號「共創」。

對於任何反饋(包括但不限於內容上、形式上)我們不勝感激、並有小驚喜回饋,例如你希望從日報中看到哪些內容;自己推薦的信源、話題、活動等;或者列舉幾個你喜歡看、平時常看的內容渠道;內容排版或呈現形式上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等。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