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類一般用於建立類。在執行類定義時,直譯器必須要知道這個類的正確的元類。直譯器會先尋找類屬性__metaclass__,如果此屬性存在,就將這個屬性賦值給此類作為它的元類。如果此屬性沒有定義,它會向上查詢父類中的__metaclass__.如果還沒有發現__metaclass__屬性,直譯器會檢查名字為__metaclass__的全域性變數,如果它存在,就使用它作為元類。否則, 這個類就是一個傳統類,並用 types.ClassType 作為此類的元類。
在執行類定義的時候,將檢查此類正確的(一般是預設的)元類,元類(通常)傳遞三個引數(到構造器): 類名,從基類繼承資料的元組,和(類的)屬性字典。
元類何時被建立?
#!/usr/bin/env python print '1. Metaclass declaration' class Meta(type): def __init__(cls, name, bases, attrd): super(Meta,cls).__init__(name,bases,attrd) print '3. Create class %r' % (name) print '2. Class Foo declaration' class Foo(object): __metaclass__=Meta def __init__(self): print '*. Init class %r' %(self.__class__.__name__) # 何問起 hovertree.com print '4. Class Foo f1 instantiation' f1=Foo() print '5. Class Foo f2 instantiation' f2=Foo() print 'END'
結果:
1. Metaclass declaration
2. Class Foo declaration
3. Create class 'Foo'
4. Class Foo f1 instantiation
*. Init class 'Foo'
5. Class Foo f2 instantiation
*. Init class 'Foo'
END
可見在類申明的時候,就執行了__metaclass__中的方法了,以後在定義類物件的時候,就只呼叫該類的__init__()方法,MetaClass中的__init__()只在類申明的時候執行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