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發展進入產業融合階段工業物聯網即將起

朗銳智科1發表於2018-01-19

在2017年MWC期間一場座談會上,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供應商曾表示,企業若能有效使用工業物聯網,他們上億美元的投資會有三倍回報。可以和物聯網碰撞出火花的行業眾多,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工業、智慧醫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可穿戴裝置等。而對於產業融合,業界不約而同看好工業物聯網的發展。
工業物聯網
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其相關的產業市場規模不容小覷。2016年,我國工業物聯網市場規模為1896億元。據機構研究認為2020年中國工業物聯網規模可以在4500億元左右,在我國整體物聯網產業中佔比將達到25%。對於企業而言,整合工業物聯網方案更像是順勢而為。
中國製造業面臨激烈競爭,往日優勢正在逐漸流失。越南、孟加拉等東南亞國家在低端製造業領域逐漸侵蝕中國空間。而高階製造業方面,德國和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依然保持優勢。傳統工業標準化流程存在勞動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等問題。隨著國內“缺工”問題越來越嚴重,企業也“不得不”考慮使用技術手段提高勞動生產力,從人口紅利轉向人力資本紅利。
預測,2020年製造業競爭力會有所上升的國家都是高階技術密集型國家。不想被動挨打,就一定要進行技術和創新轉型。發展智慧製造的首要步驟就是藉助工業物聯網技術實現數字化、透明化(當然僅依靠工業物聯網一種技術手段是不夠的,還需要大資料、機器人等技術的加持)。
最基本的工業物聯網架構主要包括感知層、網路層、平臺層和應用層。感知層主要負責連線裝置,以及獲取多維資料。網路層負責資料傳輸,和裝置的控制。平臺層是以雲端計算為核心,將採集到的資料進行彙總和處理。應用層位於最頂層,是面向客戶的各類應用。
從技術角度來說,通訊技術、雲端計算、工業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成熟,分析預測能力和安全效能有所保障。從成本角度來說,根據iotworks大規模調查問卷,阻礙物聯網技術和裝置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於成本。高盛資料顯示,部分物聯網底層感測器成本在過去十年中下降了50%,頻寬成本下降了近40倍,資料處理成本下降了近60倍。
製造業是最大的工業物聯網市場。根據IDC資料,2016年全球在製造業IoT方案上的投入達到了1025億美元,而IoT的總投入金額為1780億美元。製造業IIoT方案主要用於以下三個場景——生產過程的監管和控制、生產資產的管理和維護,以及現場服務。
工業物聯網(IIoT)將在2018年爆發,組織將加快部署,並將物聯網技術整合到其產品、流程和工作流中。調研公司Gartner預測2020年將有近20億臺裝置連線到物聯網,物聯網產品和服務供應商的創收將超過3000億美元。2018年將是物聯網技術迅速加速工業工廠向軟體定義的工廠轉型的一年。原始裝置製造商將開始提供智慧聯網的傳送帶、空氣壓縮機、切割機等。物聯網技術將開始實現自動化、編排和開發運維風格的操作。移動監控和工廠管理將日益全球化——物聯網從每個位置獲得資料洞察力的設施,以推動更好的業務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