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在6月中公佈的“Google氣球”專案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美國《連線》雜誌網站週二刊登了一篇名為《Google氣球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The Untold Story of Google’s Quest to Bring the Internet Everywhere—By Balloon)的文章,詳細介紹了該專案從誕生到測試成功的全部過程。以下是文章詳細內容:
“Google氣球”專案
2012年10月16日,一個閃光物體出現在美國肯塔基州派克縣(Pike County)的天空,但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天文愛好者在觀察後都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當地警察局甚至還接到了許多報警電話。
幾天後,《阿巴拉契亞新聞速遞》(Appalachian News-Express )發表了一篇名為《天空中的神祕物體引發居民關注》(Mystery Object in Sky Captivates Locals)的文章,對此事進行報導。當地電視臺也跟進了此事,就連CNN都派出了記者團隊。
有天文愛好者認為,這是外星人造訪地球的證據。那麼,這真是事情的真相麼?當外界為此進行爭論時,Google高管裡奇•德瓦奧(Rich DeVaul)正坐在加州山景城的會議室通過YouTube觀看自己的傑作。這個神祕的發光物體,正是他領導的Google團隊的傑作,屬於“Google氣球”專案的一場測試。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全球能上網的人大約只有27億,還不到全球人口總數的一半。在高速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Google想要把上網體驗帶給更多的人。當然,這也符合Google的戰略利益——畢竟,只要人們上網,就難免會用上Google的產品。
在“Google氣球”專案中,將藉助數千個漂浮在6萬英尺(約1.8萬米)高空的太陽能高壓氣球,通過無線網路與地面基站連線,然後讓彼此互相傳遞訊號。據Google介紹,每個漂浮在空中的太陽能高壓氣球,都可以作為下方直徑約25英里(約40公里)地區的無線基站。在訊號覆蓋的地區中,只要使用Google提供的天線,就可以通過一種升級版的WiFi技術進行上網。這是一項極為了不起的嘗試,因為這隻需很低的成本,就能夠為偏遠地區的人提供網路服務。
“登月計劃”與Google X
2013年6月15日,在經過兩年的研發、測試後,Google在紐西蘭基督城(Christchurch)正式揭開了“Google氣球”專案的神祕面紗。紐西蘭總理約翰•基(John Key)也到場進行了慶賀。在Google公佈“Google氣球”專案時,在太平洋上空就漂浮著30個裝有天線的太陽能高壓氣球,它們剛剛為當地大約50個家庭提供了臨時上網服務。
未來,這個數字是否能夠擴大至5萬?500萬?5億?甚至數十億呢?這是Google希望看到的,為了推動“Google氣球”專案的發展,該公司已經將此專案加入到高風險、高回報的“登月計劃”中。“登月計劃”由Google X部門負責,其包含的專案包括無人駕駛汽車、Google眼鏡等。
德瓦奧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時,博士論文就是與“記憶眼鏡”有關。後來,他加入蘋果公司,並參與了一系列祕密研究。2011年中,德瓦奧正式加盟Google,進入Google X的“快速評估” (Rapid Evaluation)團隊。
Google X的“快速評估”(Rapid Evaluation)團隊,最主要的任務是對各種理念進行分類,將可能成功的瘋狂創意與完全無法成功的瘋狂創意區分開來。據Google X實驗室負責人阿斯特羅-泰勒(Astro Teller)介紹,德瓦奧加入團隊後,他給了一些等待評估的創意給德瓦奧,其中就包括了通過平流層空氣球提供無線上網服務的點子。
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對這個創意也非常關注,並時常在會議中提起。泰勒非常清楚,只要是佩奇感興趣的專案,通常都能夠獲得資金的支援,所以他和眾多技術專家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思考氣球通訊技術的前景。
困難重重
專案還未開始,開發團隊就遇到了一個難題:氣球受制於風向的變化。如果想讓氣球固定在某個位置,就必須通過外力來對抗風力,但這幾乎很難實現。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曾嘗試過利用太陽能飛艇實現這一設想,但在2011年的首次測試中,該公司研發的“高空長耐久力示範機” (High Altitude Long Endurance-Demonstrator)原型未能通過測試,最終被迫降落在賓夕法尼亞的一處叢林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此後就在也沒有進行過類似的測試。
德瓦奧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最終找到了解決辦法。他決定放棄需要巨大能量抵抗風力的巨型氣球,轉而採用體積更小,價格更低的氣象氣球。這種氣球最多能夠在高空停留40天,並且能夠環繞地球飛行。在團隊討論時,德瓦奧談到了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不能放飛一組氣球呢?這樣可以覆蓋整個地區。”
德瓦奧的設想中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這種氣球在展開長達數週的環球飛行時,將無法控制它的方向。方案討論時,有團隊成員提出通過調整氣球的高度來利用風流。德瓦奧說:“我們討論後認為,可以通過控制氣球的升降,使它處在我們所期望的風向區域中。在這裡,我們只需分析過去和現在的海量風流資料,就能從中找到規律。這些資料都可以從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獲得。”
資料分析對Google來說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德瓦奧認為,藉助恰當的氣象學知識、超強的模擬技術和龐大的計算資源,就可以讓氣球進入理想的軌道。這與藉助風力航行的帆船進入目標港口一樣,都不需要任何動力燃料。
首次測試
2011年8月,德瓦奧開始了首次測試。他使用了非常廉價的乳膠“探空”氣球,但效果並不理想。這種氣球飛的越高,內部填充的氣體和外部大氣間的氣壓差會不斷增大,最終導致氣球爆炸。最後,德瓦奧決定採用了表皮材料製作的、能夠抵禦這種氣壓差的高壓氣球進行實驗。此外,他還找到了幾個Google工程師幫忙,這些工程師曾在一次公關活動中,將一個綠色的Android吉祥物放飛至數千米的高空。
德瓦奧對這些工程師說:“你們能夠將Android探空氣球放飛到數千米的高空,那麼你們或許有辦法幫我把一臺帶有WiFi發射器的小型Linux電腦放飛到太空邊緣上去。”
德瓦奧和幾位Google工程師將測試地點選在了加州中央山谷聖路易斯水庫旁的恐龍岬,他們首先給四個乳膠氣球充滿了氦氣,每個氣球中都搭載一個WiFi發射器,使其能夠與地面的接收器交換資料。
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們放飛了氣球。開始階段,氣球平穩上升,隨後開始向東移動,速度非常塊。“我從沒認真的想過這件事。”德瓦奧說。所有的發射裝置仍安放在地上,但氣球已經飛到了幾英里之外,而它們很快就會遇到速度接近100英里/小時的氣流。
不得已,德瓦奧和其他幾人只能開著車追趕飄向遠方的氣球。他們在車上安裝了兩根定向天線,其中一根與頻譜分析儀(用來探測訊號強度)相連,另外一根與WiFi卡相連。“我們像瘋子一樣開車,就跟電影裡風暴追逐者一樣。”他說。
幸運的是,氣球往東飄了一段距離後,開始上升,德瓦奧也最終追上了它們。在汽車行駛了10英里(約16公里)後,他們收到了WiFi訊號。測試成功了。
組建團隊
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德瓦奧和團隊成員又進行了數次測試。德瓦奧開始熟悉氣球的飛行路線,有時甚至能提前在一個地點等待氣球的飛過。此外,德瓦奧還進行了多個實驗,以瞭解當距離地面基站最近的氣球能夠提供網路傳輸服務時,其他幾個氣球之間是否能相互傳遞訊號。
到2012年初,泰勒就已經明白,“這個專案不會再被取消了。”這時Google開始考慮組建更大的團隊、進行更長距離的飛行測試,並思考如何改進設計,從而這為真正的使用者提供寬頻服務。
由於德瓦奧更喜歡參與研發過程,而不願領導團隊,Google最終決定讓麥克-卡西迪(Mike Cassidy)來負責該專案。卡西迪上任後,除了招募常規無線網路工程師、無線電專家和電腦科學家之外,還引入了一些其他行業的轉業人士。
卡西迪說:“我們並沒有多少航天工程師,而這個專案需要航天工程師的支援。另外,由於負責發射和回收氣球的團隊經常需要在路況複雜的道路上作業,我們還招聘了兩名退伍軍人。其中一個是前海軍特種兵,另外一個則是無人飛機駕駛員。考慮到下一代氣球需要將特製的聚乙烯薄膜縫合到一起,我們還專門聘請了一些專業的裁縫來完成此項工作。”
為了使專案進展更加順利,這些Google X部門的員工還與Raven Aerostar進行了合作(美國國家航天局在近空間探測中就使用了該公司的氣球),雙方將共同想辦法解決氣球飛行持續時間、方向控制、能量消耗等問題。經過多方驗證後,他們決定採用雙氣囊設計(一個填充氦氣,一個填充空氣),另外還配備了一套閥門控制系統,使其能夠利用極少的能量實現高度調節。“這比開發火箭還難。”德瓦奧感嘆說。
氣球回收
為了探測壓力、溫度等環境因素,氣球上會安裝許多感測器,這使Google在測試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資料(目前版本可以傳輸189種資料),因此如何回收氣球也是Google X團隊成員考慮的問題。
在這些升上天空的氣球中,Google都配備了降落傘,當氣球遇到故障或者想要將氣球回收時,地面人員就能啟動一套放氣機制,同時開啟氣球上的降落傘。在測試初期,大多數氣球都降落在農場裡。有時候,好奇的路人會比回收團隊更早達到氣球降落地點,為了避免引起誤會,Google在氣球上用黑色字型寫明這是一次無害的科學實驗,並標明瞭“保羅“(Paul)的電話,路人撥打這個電話提供氣球位置線索就能獲得獎勵。在大約200次測試中,總計只有2個氣球沒有被收回。其中一個是撿到氣球的人並未與Google聯絡(Google通過GPS鎖定了氣球的位置,但因不想洩露專案祕密而放棄了);另外一個則是在肯塔基州引發關注的閃光物體。該閃光物體在天空漂浮了11天,最後在加拿大境內降落。
軟體系統
在測試氣球的過程中,Google X團隊成員還開發了一套控制軟體,第一代版本被命名為“伏爾甘”(Vulcan)。隨著測試過程的深入進行,“伏爾甘”最終被一套名為“任務控制(Mission Control)”的全能作業系統所取代。
卡西迪表示:“這是一套純粹的網路系統,團隊成員可以通過任何PC或平板電腦與系統想連。”與此前的軟體相比,‘任務控制’系統的優點是:能夠分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資料(包括當前狀態與歷史記錄);可以利用Google的計算資源來規劃氣球飛行的理想路線;能夠將氣球引導至正確的高度,並追蹤它們的‘神經系統’和具體方位;在地圖上標註每個氣球的狀態和位置;向當地空管員發出資訊,告知他們螢幕上閃爍的訊號並不存在危害等。
連續飛行時間的困擾
儘管在測試過程中遭遇了諸多困難,但最難解決的還是如何讓氣球在高空連續飛行100天,甚至更長的時間。上世紀60年代末,一種名為“全球水平探測技術” (Global Horizontal Sounding Technique,簡稱GHOST)的氣象探測氣球曾創下了744天的連續飛行記錄,但此後再也沒有氣球能夠達到這一水準。
NASA在今年2月份也放飛了一個測試氣球,但最長也只飛行了55天,而且該氣球的尺寸遠大於Google的測試氣球。因此,當Google宣佈將定期以極低的成本實現兩倍的飛行時間時,一些業界人士就發出了嘲笑之聲。著名氣球駕駛者珀-林德斯特蘭德(Per Lindstrand)說:“這根本就不可能實現。隨便找一個懂科學的人都知道,要連續飛行3個星期都很少見了。”
但Google並不這想,他們認為通過改進技術能夠突破這個難題,比如採用高階的氣球材料、使用緊密的閥門輔助配件,採用能在低溫下將洩漏量降到最低程度的定製墊圈等。
精通氣球製作技術的Raven Aerostar副總裁朗-斯特羅斯切尼(Lon Stroschein)認為,根據Google工程師提供的方法,確實有可能突破氣球飛行時間的限制。Google自己的氣球專家丹-鮑溫(Dan Bowen)也對此充滿信心。他說:“Google在這個專案上的投入資源超過了任何一個團隊,包括所有民間專案和政府專案都無法做到像Google一樣。我堅信我們能夠實現自己制定的目標,甚至還有可能超越這個目標。”
Google氣球團隊在紐西蘭的成功,也讓Google X更加堅定了信心。隨著專案的不斷髮展,Google X團隊已經準備好在南緯40度線上,用300個氣球環繞在紐西蘭、智利、阿根廷和澳大利亞上空,為這些國家偏遠的地區提供無線網路服務。卡西迪說:“如果這個專案取得成功,我們會繼續向北擴張,將服務延伸至更多國家。”
根據Google氣球團隊的設想,他們未來會在全球安裝數千個氣球,並設定一些指定的回收點,然後每天由多個運營中心傳送數十個替換的氣球。卡西迪說:“我們意識到,全球還有數十億人無法上網。我們想幫助他們。”
“Google氣球”並不瘋狂
當然,如果Google氣球專案取得成功,Google不僅能獲得社會的肯定,還能獲得極大的經濟回報。但泰勒表示,Google X並不會受到嚴格的預算限制。他說:“如果你只把賺錢當做目標,那麼就會失去積極性。整個Google人員都明白,只要你想辦法把世界變得更美好,錢自然會來找你。”
Google希望,在未來幾年通過Google氣球上網的人數能夠與通過光纖、電纜上網的人數一樣多。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瘋狂的想法。但當Google氣球專案的新聞曝光後,這個大膽的專案並沒有遭到任何批評或嘲笑,反倒是得到了輿論和使用者者的一致稱讚。卡西迪說:“在計劃公佈後的那個星期一,我一共收到了850封郵件,其中超過100封都表示這個專案‘令人鼓舞’。”
現在看來,Google氣球專案或許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