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2P:各路資本小跑圈地,或現“千P大戰”
儘管亂象叢生,倒閉跑路者比比皆是,但P2P的市場熱度卻絲毫沒有冷下來的跡象。2014年,P2P不僅繼續吸引無數投資人進入,P2P的平臺也贏得了各路大資本的青睞。今年1月,愛投資獲得了千萬人民幣的投資,緊接著人人投也獲得了1.3億美元的投資;2月積木盒子獲千萬美元A輪投資;3月拍拍貸、5月易貸網等等平臺接連獲得大額融資。進入下半年,P2P平臺進入了一個月內數家平臺同時獲投的瘋狂融資階段,僅7月份就有8個平臺獲得千萬美元至上億美元的投資。據不完全統計,從1月到10月已有30餘家P2P平臺獲得了投資,而且更誇張的是,這些平臺中還有很多是成立不久的新平臺。像短融網從上線到獲得融資不過僅僅3個月的時間,而銀客網的A輪融資距離上線也不到一年時間。
最值得玩味的是,這些P2P平臺接受的資本除了民營資本外,還有不少國有資本。除民營企業和風投的湧入外,各地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紛紛挺插足P2P也是今年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大特色。5月,陝西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獨資設立的金開貸上線,成為首個國有獨資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6月,安徽省供銷社旗下的德眾金融上線;7月,武漢首家國資背景的P2P平臺正式執行,眾信金融、金開岱、德眾金融、金寶保、京金聯等平臺也獲得國資參股。近期,上海P2B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獲得千萬級投資,投資方為國資擔保公司中元國信信用擔保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元國信風險管理諮詢(北京)有限公司。
大資本的投入一向是趨勢和市場的風向標,特別是國有資本的熱情湧入,很多業內人士都願意理解為國家態度和寬鬆政策的預兆,這解決了一直懸而未決的“一刀切”P2P政策性風險的問題。P2P由於形勢所迫,行業競爭上要求做大做強,政策環境上要“傍大腿”,吸引更多資金的進入無疑會大大提高P2P的實力,但同時也快速的把P2P的藍海市場逼至了紅海。且不說當下1400餘家平臺正在爭奪P2P行業的50餘萬投資者,競爭有多慘烈,只說如今越來越同質化的服務和金融產品,P2P市場最終也會面臨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亂鬥,與當年“千團大戰”局面類似的“千P大戰”恐怕就在眼前。
二、第三方支付:no zuo no dai,走正道才是主要的
關於第三方支付,2014年比較頻繁的兩個詞就是“叫停”和“罰”。從今年年初開始,銀聯和其他第三方支付企業之間的水火之勢簡直擦粉都蓋不住了。3月,央行先是下調第三方支付轉賬限額,緊接著發文暫停二維碼支付業務和虛擬信用卡業務。同時央行的“79號文”,讓包括匯付天下、易寶支付、隨行付、富友、卡友、海科融通、盛付通、捷付瑞通在內的8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從4月1日起,全國範圍內停止接入新商戶。而匯付天下執行副總裁劉鋼回應79號文的時候,一句“兩年走了四年的路,對於央行的懲罰,我們服。”讓不少第三方支付企業都感到了一陣小心酸。
就在大家還在感嘆第三方支付不容易的時候,銀聯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偷步搶跑,不僅完成了二維碼支付系統的技術開發,還在個別地區已試點啟動商業應用。如此明顯的搶跑讓同業和輿論瞠目結舌。雖然銀聯隨後叫屈稱自己被黑,但一動銀聯,一動銀行乳酪央行就跳出來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輿論也一時間紛紛倒向了被叫停或開罰單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嗯,尤其是支付寶……隨後叫停的二維碼支付突然從郵政儲蓄開始自動重啟這種神奇的事就不說了。
但不得不說的一點是,隨著第三方支付屢屢被央行“為難”,很多人也開始注意到第三方支付背後的行業問題。POS機違規套現、違規套用低費率行業商戶類別碼等問題的頻頻爆出,讓不少人稍微理解了央行總是跳腳的部分原因。乃至於9月,央行再次處罰匯付天下、富友、易寶、隨行付四家機構,並勒令四家支付機構撤出部分省市收單市場的時候,大家關注的焦點也變成了收單市場的規範問題。
面對“越改約亂”的第三方支付市場,一方面是行業競爭的加劇導致有的企業不惜兵行險招,造成行業亂象;一方面卻是要時刻小心拿著大棒的央行叫停開罰單。估計未來大波浪曲線前進的節奏不會有太大改變。
對於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搶市場毫無疑問是重要的,但是不走正道搶到手的市場最終也得丟。還有央行,那啥,不是親兒子也得疼啊,競爭什麼的,公平什麼的,哎不是,我不是那意思,你別誤會,哎不說了……
三、眾籌: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相比2013年瘋狂建立的眾籌網站,2014年眾籌的形勢已經理性了很多,行業市場情況也逐漸清晰了起來。雖然小額眾籌仍然是主流,但許多 VC、PE 也開始注意到了眾籌創業領域,眾籌天使投資席位的爭奪變得愈發激烈。另外,據統計2014 年至今為止的投融資案例僅有不足 10% 的案例額度低於 150 萬元,天使輪的平均額度已遠超人們通常認識中的 50 萬~150 萬元範圍。而眾籌合投逐漸成為風投創業的一種趨勢。
除創業大資本外,眾籌的玩法也越來越多,內容領域也逐漸擴充套件到藝術、影視、音樂、出版等各個領域,甚至創造出了眾籌建旅館、買房買地的模式。讓人不禁聯想到上個世紀90年代我媽她們單位集資蓋房的事兒……
啊啊,說遠了,話說回來,眾籌很多方面一直飽受爭議,股權眾籌仍然徘徊在法律邊緣,而理想意義裡的眾籌事實上也很難經營。2013年底到2014年初倉促建立起來的一批眾籌網站在無人問津的情況下慘敗收場,眾籌自身的很多問題在很多越來越成熟的眾籌平臺也逐漸顯現了出來。大多數眾籌網站舉步維艱的發展現況讓人感嘆,熱潮退去,只憑借美好的理想和願望,市場真的是發展不起來的啊。想得越美好,現實可能越殘酷,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2014年,眾籌網站開始紛紛轉型或朝著更細分的領域發展,點名時間從眾籌網站轉型到智慧硬體預售平臺,追夢網、眾籌網等平臺則明顯更偏向文化、科技、公益、影視等領域,百度、阿里等大佬插足眾籌也只是從非常細分的某一兩部影視作品開始。
未來眾籌的方向,可能真的只會在那麼一兩個領域。
四、比特幣:大家都明白,但還是有一小撮人會堅持搞投機
2014年比特幣保持雲霄飛車式發展的特徵,但總的來說逐漸趨於平穩。今年3月,央行向各分支機構下發了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加強比特幣風險防範工作的通知》,禁止國內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替比特幣交易平臺提供開戶、充值、支付、提現等服務,並要求銀行在4月15日之前,關閉為15家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開立的銀行賬戶,切開金融機構與比特幣泡沫之間的聯絡,比特幣因此在全球範圍內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期。(ps:這次大低谷同時也在業內證明了,中國真的是比特幣市場最大的玩家,阿門。)但很快,比特幣的價格又逐漸在各國的交易平臺上有所回升,隨後就一直起起伏伏,6月大跌了以後又慢悠悠的回升了,9月大跌了三成然後又有所回升,10月剛剛大跌,估計不久又會回升了吧……
對於比特幣的兩種態度是左右其價格的根本原因,一種是其對金融和貨幣的顛覆意義,以及稀缺總量的收藏價值,長期來看,升值是肯定的。但是另一種態度則是對應了長期籠罩在莊家操盤、黑暗交易裡的比特幣無法預估的政策性風險。當然,這些大家都明白。比特幣作為貨幣廣泛流通這一點是不現實的,但作為收藏和小範圍流通確實極佳的。不過,明白歸明白,短期內投機者對於比特幣的熱情是不會消減的,所以比特幣還會繼續“雲霄飛車”。
五、網際網路理財:理性過後總會出點“么蛾子”
2014年“寶”類產品經過一番雨後春筍的時期後,全體面臨收益滑鐵盧,而銀行的理財產品則在收益方面逐漸佔據優勢。轟轟烈烈的“寶寶理財”大熱給大眾狠狠地普及了一把理財知識,隨著越來越多網際網路理財產品的推出,大眾也從開始的眼花繚亂迴歸了理性,現在幾乎已經麻木了吧。
為了重新贏得使用者的關注,來點新花招是必須的,但由於缺乏後勁,“寶”類產品逐漸放棄了拼收益率的打法,除了基金理財以外,保險、房地產、消費旅遊、以及票據等成為了網際網路理財的新方向,P2P和P2C等產品創新層出不窮,各類理財產品百花齊放,全面覆蓋中高低各類風險,涉及中老少各類人群,期限也是種類繁多。
競爭越來越激烈,有的產品就開始不走尋常路了,出的“么蛾子”也實在是讓人費解。
作為“寶”類產品的老大哥,餘額寶與中國電信合作搞“0元購機”,還上線了新功能——彩票定投“永不停彩”,最近還推出了餘額寶認購房產,這是要鬧哪樣!還有其他披著理財產品的外衣,實則在幹別的事:“沃百富”——廣東聯通聯合百度推出的通訊理財產品,沒錯就是話費理財;“程漲寶”——攜程旅遊網對外發售的禮品卡優惠套餐產品,丫就是一禮品卡;“娛樂寶”——阿里巴巴數字娛樂事業群推出的娛樂理財,其實它更像眾籌吧;“好房寶”——平安好房網將在業內推出金融購房產品,好吧你覺得這真能買房?雖然各銀行、券商、保險、運營商想借著網際網路理財的東風創新一把是值得鼓勵的,但是把理財產品弄得四不像,或是掛羊頭賣狗肉,壓根沒理財什麼事,還稱自己是網際網路理財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大眾理財的需求是很多的,餘額寶只是開發了其中一方面,2014網際網路理財已經逐漸走向穩定沉寂,如果沒有真正擊中使用者痛點的產品出現,不能按照理財產品多元化、多樣化創新的正道走,那也就這樣了,大家湊活著用吧。
六、傳統金融:一邊逆襲,一邊轉型
雖然說是網際網路金融,但銀行、保險、券商等傳統金融機構擔任的角色可一點也不輕。雖然行動遲緩了一點,還有一點點模仿抄襲的嫌疑,但傳統金融的後勁還是挺足的。銀行們不驕不躁:我們雖然慢了一拍,但我們基礎強啊;我們雖然創新小,但我們安全可靠啊;我們雖然步伐緩,但我們存款多啊;我們雖然產品不好,但我們是親兒子啊……啊不,呸呸,說錯了。
在網際網路思維引導下,銀行和不少金融機構的反擊還是很有力的,網上銀行、直銷銀行、消費金融、微銀行和非接觸“閃付”等等成為了銀行反擊回應的重點區域。(不得不說這些領域銀行其實做得很不錯,只是不夠極致,屢屢被網際網路產品截胡。)九月底,民生直銷銀行日前客戶數突破100萬戶,金融資產保有量達180億元;招商銀行在小企業e家風生水起的同時7月份還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銀行”;平安銀行打造平安網上商城和網路平臺,推動應用客服機器人,推廣微信服務;而招行、廣發、中信的官方信用卡微信繫結率高達69%、68%、67%。另外,傳統金融還抓緊時間爭奪P2P網貸的要地,截至目前至少已經有5家銀行涉足了P2P領域,包括平安、國開發、招商、民生和包商銀行等等,銀行的逆襲神話一次次震顫了國人的內心……
傳統金融機構的積極奮起,一方面是網際網路金融的良性刺激,另一方面也是金融改革的現實需要。現階段國家、社會、大眾的金融需求都在發生改變,複雜的形勢是網際網路金融與傳統金融相互碰撞融合的根本原因,傳統金融固守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符合潮流的,所以轉型和積極應對變革很重要。而且無論怎麼說,如今傳統金融機構們的精神風貌還是很值得肯定和期待的。
七、政策:監管千呼萬喚出不來,地方扶持政策搶先出臺
網際網路金融監管喊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喊了,年初說6月出,6月說8月出,8月說10月出,現在10月說年底出,很多記者從相關人士獲取到的訊息再三被打臉,已經沒人再催監管出臺了,總之最後出了就行,當然,能抓緊點更好,謝謝啊……
與千呼萬喚出不來的“央管”相反的是,地方政府對網際網路金融特別上心。以天津、深圳、上海、武漢、廣州等為首的地方越來越多的結合自身優勢資源,紛紛出臺網際網路金融相關政策。2月,天津就出臺了《天津開發區推進網際網路金融產業三年行動方案》;深圳3月份釋出《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支援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6月,廣州金融辦向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公佈了《廣州市支援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發展試行辦法》;7月,貴陽市政府近日印發《支援網際網路金融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的通知》;8月,上海市政府公佈《關於促進本市網際網路金融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各地政府釋出的“意見”多以扶持鼓勵政策為重點,一方面是爭奪網際網路金融的優質資源,以刺激當地金融發展和GDP增長。另一方面則可能是想要在央行正式頒佈網際網路金融政策之前,搶先表明自己對新生經濟事物的態度,做出一些成績,以圖未來的政策紅利。這些政策對當下正在起步階段的網際網路金融而言無疑是有積極促進意義的,但也可能會使得部分地區為爭奪優質資源進行惡性競爭,導致資源浪費的同時,導致發展較快的網際網路金融加劇經濟的不平衡性。所以啊,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最高政策標準還是得快著點,盯上網際網路金融的可越來越多了,林子大了可什麼鳥都有了啊!
八、行業合作:跨界行業搶地佔坑,人人都想分一杯金融紅利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急速發展,各路資本、各個行業、眾多企業都想抓住機遇分一杯金融紅利,於是跨界急合作、搶灘圈地的現象成為了當下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一大奇觀。運營商、零售業、地產、電商、網際網路公司、傳統金融機構、國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不能幹網際網路金融的。比如,8月份,比較重量級的玩家中信銀行和海爾集團就合作,推出了供應鏈網路金融平臺;9月,萬科聯手搜房發起了全國首單房產眾籌,10月萬科又和騰訊理財通合作推出了一款地產網際網路金融產品——萬科理財通;另外,百度、阿里、騰訊三大巨頭均和多家傳統銀行達成合作,蘇寧雲商、聯想、搜狐緊隨其後。今年以來,已經有至少26家上市公司通過合作等途徑即將或者已經踏入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
當然,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加入到網際網路金融的領域中來,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內涵,同時也促進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包容性和新奇性,有助於形成多元、多維、充分競爭的網際網路金融業態。可另一方面卻是,誰誰都能摻一腳的現象也說明了網際網路金融幾乎沒有准入門檻,同時監管嚴重缺位。(這可是事關重大的金融行業啊,誰都能玩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如今網際網路金融魚龍混雜,既有奇形怪狀的產品和服務,又充斥著大量賺噱頭、喊口號的偽網際網路金融現象,良莠不齊的平臺和企業,惡性事件的頻發都嚴重損害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現在網際網路金融幾乎已經把各個行業的玩家都拉下水了,但事實上網際網路金融並不是萬靈丹,對於各行各業來說誰適合玩,誰能玩得好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總之,網際網路金融是光明的,需要光明的人去創造光明。金融的本質是信用,共同創造社會的總信,這是使命。
自:網際網路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