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烏托邦變成細密畫:華為如何思考家居IoT?

naojiti發表於2018-12-06

奧爾罕·帕穆克憑藉他的名作《我的名字叫紅》一舉躍入20世紀文學史,而這部廣為人知的作品也讓我們知道了一種繪畫史上非常奇特的藝術形式:細密畫。

這種流傳自希臘羅馬,盛行於波斯帝國的藝術樣式,特點是要在書的扉頁、邊框,以及其他空白處畫出大千世界的無盡景象,堪稱人類史上描繪最精細、刻畫最極致的藝術。很多細密畫作品,在當代甚至必須用放大鏡來欣賞,那麼當初的畫家是怎麼完成的,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把烏托邦變成細密畫:華為如何思考家居IoT?


細密畫這個概念在我的記憶中重現,源自於剛剛結束的一場採訪。

12月4日,華為與京東宣佈,將在IoT和智慧家居領域,從技術、渠道、生態層面進行戰略合作,次華為HiLink體系將與京東小京魚智慧平臺打通,實現華為的終端產品與京東全系列的智慧硬體互聯互通。

釋出會後,腦極體採訪到了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詳細瞭解了華為在IoT與智慧家居領域的戰略規劃和已完成佈局。

在採訪的後半段,細密畫的概念開始浮現在我眼前——IoT和萬物智聯的新時代,在所有科技公司的描繪中都是一副烏托邦式的史詩畫卷,然而在華為的眼中,似乎IoT命題更傾向於要去完成一副方寸間的細密畫——每一處連線間,都要裝滿千紅萬紫。

整理了這次採訪的內容之後,我們覺得或許可以藉此機會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IoT產業已成兵家必爭之地,廠商間各展神通。一般我們提到IoT,會很自然地認為小米有設計、阿里有場景生態、百度有語音。那麼華為在這局遊戲裡的所依靠的優勢是什麼?

答案隱藏在另一個問題之後。今天科技界在密切關注的家居IoT領域,事實上不是一個產品,或者一個產品系列,而是一大群產品的時空關係集合。也就是說,IoT不是一個點或者線,而是一個立方體。IoT產品的種類或許構建了立方體的體積大小,但底層技術、產品互動和使用者體驗,卻在IoT的無窮連線中決定了立方體的質量密度。

反過來說,密度上不去,體積再大也是輕飄飄的氣球,給使用者帶來的實際價值也就值得懷疑。

在IoT領域,華為的底牌就是從通訊解決能力、AI核心技術,再到終端覆蓋面,由多張網路構成的密度優勢。

本文將基於採訪內容,從多個角度探索華為和家居IoT領域共同面對的“細密畫考驗”。而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為什麼“密度”這個概念對於IoT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烏托邦太遠,現實太骨感:IoT產業的密度陷阱

今天的家居IoT產業裡,有這樣一個充滿了荒誕喜感的對比:

給一個電子裝置安裝一個WiFi接入模組,今天成本大概在十幾塊錢的樣子。與之相對的,是某知名網際網路公司,每次開釋出會都要在PPT上暢想這樣一幅畫面:IoT帶來萬物智聯新時代,人類走入科幻電影裡的美好生活。

觀眾不禁會懷疑:靠十幾塊錢真的能走進烏托邦嗎?

這裡存在的問題,或許可以被稱之為“IoT的密度陷阱”:給裝置連線網路是一個非常容易達成的工作。然而這個簡陋的連線之後,使用者得到的體驗跟廠商描繪的未來根本不對等。

粗陋的連線能力,把IoT產品推向了開發、購買、安裝,每一個環節對於使用者來說都十分繁瑣的境遇。

把烏托邦變成細密畫:華為如何思考家居IoT?


比如,根據某主流家電品牌的資料,智慧家居給客服和售後業務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報修率甚至能達到驚人的20%。核心原因就是使用者買到所謂的智慧家居裝置,卻根本不會聯網,或者聯網過程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因此只能向售後報修。

某家電品牌在推廣了很長時間IoT家電之後,發現使用者真正連上網使用IoT功能的裝置,佔總數的百分之一都不到。筆者曾經用過一個IoT電飯煲,想要聯網的時候發現居然要用探針捅電飯煲後面的重啟孔,可是我去哪找探針呢?結論當然就是乾脆不聯網了。

這種粗放型技術和簡陋式產品,構成了IoT的低密度陷阱:連線能力不夠細,體驗感不夠密集,產品空有理想沒有質量,最終讓使用者產生了IoT產品似乎很廉價的牴觸感。

回到華為,今天華為在IoT市場上,除了手機產品的龐大覆蓋網之外,最大的優勢應該就是:華為是距離“低密度陷阱”最遠的IoT廠家。

華為的優勢,是能在連線中作工筆畫

無論是手機、音響還是穿戴裝置,越來越多的裝置正在有可能成為家居IoT的入口。然而進門容易,讓整個IoT矩陣如臂指使,卻是非常考驗網路連線底層技術和IoT產品設計能力的問題。

而華為在IoT世界的差異化,也就發生在對連線這件“小事”的捕捉和再塑上。

舉個例子,用華為手機和HiLink來連線家居IoT裝置,是目前唯一一種可以自動發現自動一鍵連線的產品方案。使用者不需要經歷掃碼、長時間的等待除錯,甚至找根針才能重啟裝置這樣令人崩潰的反人性操作,就可以輕鬆完成連線。

把烏托邦變成細密畫:華為如何思考家居IoT?


這個差別的原因在於,市面上的IoT裝置,都沒有專屬的IoT WiFi晶片,而是用其他晶片轉化,導致聯網無法自動發現協議。而華為HiLink完全建立在自己的開發SDK和物聯網晶片基礎上。

再比如讓家居IoT使用者非常困擾的裝置掉線問題。在華為HiLink體系中,設計有專門給IoT裝置的智慧綠色通道功能,可以保證IoT裝置的優先順序網路使用權,避免重要裝置隨意掉線。這個功能基於完全不同的通道設計來打造,從底層協議上解決了使用者的掉線擔憂。

這些高連線密度,把聯網能力做細做精的方案,得益於華為在ICT領域的技術與解決方案積累,以及充沛的研發優勢。

這些能力,讓華為成為了流行“名士空談”的IoT圈裡,少有的工筆畫家。這樣的“畫藝”,正在驅動華為IoT在開放生態的前提下,建立自身的產業獨特優勢。

變化的肇始:依靠技術密度建立開放生態

今天,IoT產業的另一個問題是生態封閉,讓消費者體驗始終無法真正釋放。

由於網際網路品牌的IoT矩陣同質化競爭相對嚴重,不同平臺間互不包容。這讓很多IoT使用者無法真正實現全屋多品類的產品集中IoT化,或者市場可選擇性非常狹窄。

因為我買了某家的電飯煲,因此我也一定要買這家的空調,這對於消費者來說顯然不太靠譜。

而華為思考IoT產品時,出發點是建立在HiLink提供的廣泛開放與使用者為中心的IoT戰略上的。華為的IoT思路,是不強制小硬體廠商“納投名狀”式地加入自身體系,把消費者認可的大家電廠商排除在外,而是開放連線能力,讓各種各樣的廠商都能輕鬆接入HiLink,在HiLink體系中找尋最佳化自身產品的適合方案。

目前,國內主要家電廠家,以及特沃斯等新銳智慧家居品牌,都已經成為HiLink的合作伙伴,這次京東IoT體系的融入,顯然讓HiLink的生態開放能力又躍上新的高度。

之所以華為IoT能依靠開放建立生態,並取得同領域不同品牌的共同認可。首要原因當然是華為本身在手機和其他入口級裝置的市場佔有率。龐大的華為手機使用者群,和華為全球第二手機廠商的出貨量,讓IoT家居產業很容易產生接入HiLink的想法。

把烏托邦變成細密畫:華為如何思考家居IoT?


另一方面,技術密度正在成為華為IoT生態的撬點。IoT終究還是要用的,但是怎麼能好用呢?基於通訊、晶片、IoT和AI領域的核心技術優勢,華為把技術密度變成了保持開放同時相容獨特競爭力的“秘籍”。

水利萬物而不爭,在開放優勢的基礎上,華為正在建立三個圈層的IoT入口體系:圍繞手機這個原點構建AI體驗中心;構建8種使用者能接觸到的IoT入口(比如音響、手錶、耳機)作為互動外延器,組成第二互動圈層;家居裝置、安全裝置、家電裝置等泛IoT矩陣,將圍繞HiLink的連線能力構築第三圈層。

以1+8形態,逐步組建環繞使用者多種互動需求的AI互動中心,並向外延不斷擴充,引入生態合作機制和開發者計劃。

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技術,也是華為今天各種IoT戰術的思考原點。

同時也要看到,產品做得再有特點,在IoT這個全新領域面前,不會吆喝始終是無法讓消費者走進來的。於是我們也看到華為今天在另一個層面的IoT思考:圍攻最後一公里,決戰市場心智層。

最後一公里的重量:使用者心智的關鍵戰

似乎我們一直覺得華為是一個重技術重研發,但是不善於講故事和鋪銷售渠道的公司。

今天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而IoT市場則處在這場變化的中心。

我們知道,IoT裝置的一大特點,就是線下實景體驗,往往是激發使用者購買的直接動力。因為大部分使用者都還不瞭解IoT裝置的價值與特點,對各家的產品區別也很模糊。因此讓客戶感覺到、瞭解到、體驗到,也就成了適應IoT時代的市場需求。

這個需求,正在激發華為改變移動時代的市場與商業習慣。在通往使用者的最後一公里上,加大產品與使用者的連線密度,這是今天華為IoT的另一場關鍵戰。

事實上這場戰役已經迸發。比如說華為原本計劃今年在全國建立1000家IoT體驗門店,而到今天,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1200家。並且可能還有更大的動作蓄勢待發。

在多開門店,增強使用者體驗觸發點的同時,與生態合作伙伴的融合,擴大使用者使用價值,是最後一公里上的另一場賽跑。使用者只有能方便地接觸到華為IoT,合作者與渠道商可以更方便的展示和售賣華為IoT序列產品,使用者心智才能更快建立。

為此,我們看到了華為與京東的打通合作,也瞭解到華為即將打造世界最大的IoT實驗室“方舟實驗室”,向合作者展示IoT的智慧體驗;向渠道商展示IoT如何更好的線下展示售賣;向房地產商展示IoT與裝潢的融合。

越來越多元的商業玩法和市場向思考,成為了華為在IoT領域展示的另一個特點。加重市場行為與使用者觸發方式,或許可以看做未來華為對IoT產業密度的另一種解答。

把烏托邦變成細密畫:華為如何思考家居IoT?


總結一下,對於IoT產業來說,簡陋的連線能力和落後的使用者體驗,實質上是阻礙產業向真正智慧化發展的最大困擾。

而基於HiLink體系入場,不斷建設生態合作與自有產品矩陣的華為,正在將IoT朝著做精做細的方向進化。

華為的IoT產業密度,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通訊與底層技術的密度,是華為今天的主要優勢;圍繞開放生態思路構築的HiLink連線網路,確認了華為的產業優勢;而商業世界中,如何透過市場行為密度拉近使用者距離,是IoT領域自帶的第二戰場。

華為對IoT產業的思考方式,實際上是具備某種行業共性的:從一個念頭到一張細密畫,IoT產業其實還要走很遠,但對烏托邦的執念和驚喜到毫米的一筆都要存於此刻,否則IoT時代,不過是永遠停留在PPT上而已。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28440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