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領域最最稀缺的人才——人工智慧架構師

dicksonjyl560101發表於2018-01-08

AI 領域最最稀缺的人才——人工智慧架構師

 

https://mp.weixin.qq.com/s/K5sMguTfXum6tIIToWdA-w

 

人工智慧頭條

微訊號 AI_Thinker

功能介紹 專注人工智慧技術前沿、實戰技巧及大牛心得。

這裡,就不賣關子了。AI領域最最最最最稀缺的人才應該為人工智慧架構師。有過4次技術創業經歷,如今做AI投資的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如是說。



在楊歌的身上,傳奇的經歷多得是。



清華學霸,技術男,四次技術創業經歷,建立青年精英商業聯合會,投身PE,創辦星瀚資本,圈內最懂AI技術的投資人之一......



然而,最打動我的,並非這些光鮮的字眼,而是他身上強大的勢能,他眼裡的平靜和堅定,以及他完全不Care年輕時賺錢這件事。當年,他甘願拿很少的工資,只為去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惡補財務知識。他賺的第一桶金,想都不想,直接扔到公司。他壓根就不理尋常的那一套活法。



他喜歡用數學模型和物理模型來比喻和解釋身邊的一切現象,喜歡用元認知來節省大腦記憶體,喜歡用一二三來條分縷析。他的語速很快,很少停頓,且無廢話,幾乎可以直接成稿。



採訪中,他對於三個問題的論述,讓我尤其印象深刻。



第一,對目前AI晶片的立體式解析(終於知道AI晶片到底為什麼會火了);



第二,對於AI市場稀缺人才AI架構師的三個層次解析(技術追求者必讀哲學);



第三,對於AI類或一般程式設計師選擇創業的建議,針對三大特徵需要補足的短板,並對此提出的四大方法(工程師創業,請詳讀)



楊歌很喜歡用簡單的語言,把複雜的道理講清楚。每一個問題,他都能細到不能再細,深到不能再深,再結合各類比喻,確保你真正聽懂了他的意思。



本文較長,總共分三個部分,價值含量相當高。文中儘可能地保留楊歌的口語,以原汁原味地呈現他的智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就在AI專用晶片在市場上的呼聲不斷被推向新高的當下,作為投資人的楊歌也出手了,一舉投資鯤雲科技。在看AI技術有關的創業中,楊歌在圈內頗有名聲,且語言表達能力極強。正好借採訪之際,讓他用最直白的語言給抖明白,專用晶片到底一個怎樣的存在,到底應該怎麼理解現在市場的晶片,以及AI晶片的創業者們,到底需要比拼些啥?

 

以下采用第一人稱口述的形式,呈現三個部分內容:

 

  • AI晶片為何突然火了?

  • AI領域真正最最最缺的人才到底是什麼?

  • AI工程師如果選擇創業,必須補足哪些功課?

     

     

AI晶片為何突然火了?

 

細數晶片的歷史,就是一個從專用晶片轉向通用晶片,又轉為專用晶片的過程。

 

最早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Intel從專用晶片轉向通用型晶片中央處理器(CPU),英偉達轉成GPU,這兩年又產生了TPU



這個整套體系都是一個把晶片越做越普世化的過程,但這兩年由於終端要降低成本,所以又要返回到專用晶片,因為通用晶片相對來說,效率比較低,製作成本比較高。



所以,這兩年專用晶片開始火起來。

 

從通用型的、伺服器型的、整合型的晶片,轉成專用型的,部分裝置使用的,有一定功能的晶片,再加上這兩年正好趕上AI大爆發,大家就很自然地把AI的需求燒製到這些晶片裡,也就是我們看到的AI晶片異軍突起。

 

為何終端場景會催生專用晶片?



終端的場景為什麼一定要用終端晶片,而不能透過一個捕捉器做網路傳輸送到雲端、送到伺服器端,用伺服器的CPU、或GPU、或TPU去處理,然後再返回資料呢?

 

是因為你的網路無論多快,中間都有幾百毫秒的時間差,而終端晶片未來都需要做到當機立斷、直接分析。

 

比如一個機器人,它看到你之後,需要迅速分析出你有什麼特點,並跟你對話。這個過程中,如果機器人只有接收器,需要傳送到雲端再回來,無論網路多快,都會有時間差。

 

所以,為了提高響應速度,終端開始催生自帶處理器的需求,比如能做影像識別、語義識別、語音識別,運動機能的一些處理等,那麼這個時候,終端就需要具備一定的人工智慧能力(AI能力)。

 

專用晶片起勢後,玩家們到底比拼什麼?



當專用晶片這個需求起來之後,玩家們就要開始比拼了,具體來說,比的是:

 

第一,你的硬體結構是不是最優。



硬體行業的特點是:沒有最優、只有更優。



硬體永遠都在迭代,背後的原因,主要是摩爾定律在起作用。此外,當摩爾定律電晶體變成量子化的東西后,它會繼續進化,從分子層面進到原子內部層面,再繼續找其它的計算位。

 

第二,演算法是不是最優。

 

前兩年大家非常痴狂的去搞神經網路演算法的時候,變體非常多,從最開始簡算的RNN變到LSTM,變到更為複雜的結構,從最開始設計CNN,到CNN的複雜結構,再到用CNN做對抗網路…

 

在大家瘋狂競爭演算法的時候,2017年又出來一個理論說:神經元的基礎單元不應該是神經,而應該是一個膠囊;這樣一來,演算法底層又改了,Hinton先生把自己30年前的學術成果給推翻了。在Capsule  Network中,in&out在單個處理單元上變得更復雜,雖然網路連線過程還是原來的樣子。



所以,很多人又只能整個推翻,重來。

 

第三,工程細節是不是最優。



人們也發明了很多種方法,比如原來是全連線的,後來又有CNN部分模組連線,然後又出現了很多類似Dropout的模式,連線著同時遺忘著,發現比正常的還更好。

 

第四,工程上的創新每天都在發生。



每個工程師都有工程上的創新。100個工程師裡如果有一個工程師有了意義深遠的創新,那麼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又是一場大變革。

 

無論是怎樣的創新,都在不斷突破,不斷提升效率。比如,在演算法上,AlphaGoMasterAlphaGo  Zero,後者的效率相對前者就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所以,一旦底層被改變,一切又變得不一樣了,又得迭代。比如,原來可能是20秒解決,你能19.8秒解決;但現在,突然底層一變,你變成10秒解決了,就又是一層迭代了。



沒辦法,這個行業就是這樣。

 

從硬體、軟硬結合,軟體、演算法幾個方面來看,每天都在迭代,所以它很難:由於它沒有定型,無定型態的結果導致對專用晶片的固定性要求是非常苛刻的。



因為專用晶片很大的問題是一旦定板、開模,這個東西就不能改,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如何做一個適用性最強的專用晶片,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專用晶片做完之後,比如只服務於某一種語音識別機的晶片,一旦演算法更新,底層對模組的要求就又不一樣了,那麼這個專用晶片就不能用了。於是,只能再做一個新的專用晶片。

 

這個事情的迭代速度太快了。

 

晶片的三種型別



前面大致羅列了專用晶片崛起的背景,接下來我們具體聊一下晶片到底有哪三種型別:



  • 整合型的晶片(CPUGPUTPU),屬於它的模組陣列非常統一的,它能處理幾乎所有的事情,又叫通用型晶片

  • FPGA可程式設計門陣列

  • 專用晶片



    其中,FPGA相當於編寫硬體,透過改變硬體可以隨時調整功能邏輯,但FPGA有以下幾個大問題:

     

  • 成本比較高,真正好的FPGA8000-1萬元。

  • 編寫複雜,門檻高,修改難度大。

  • 程式設計過程中的效率比高階演算法低,這樣就導致開發難度也比較大。



    所以,FPGA是個過渡過程,它能夠銜接通用型晶片和底層專用晶片。

     

    說完FPGA,再說說專用晶片。



    專用晶片的特點是價格極其便宜,只要你開模、打板之後,基本上一片50-100元就搞定了,但開模費500萬,而且一旦開模就改不了(營長注:這裡500萬為概數,楊歌想表達是開模費很高,對公司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據營長所知,開模費的量級一般在數百萬-數千萬之間。)

     

    如果用數學的方式來理解這三類晶片,那就是:



  • 專用晶片又叫階躍函式,意思就是,這個東西開了模之後,下一次你要再改,你就得整個上一等;

  • FPGA是線性函式,慢慢漲、慢慢漲;

  • CPUGPU等整合型晶片是指數函式,成本高,但它是一個好的模式。

     

    專用晶片的成敗關鍵



    目前,大家傾向於迴歸專用晶片,這也是因為專用晶片在2017年有兩大推動力:比特幣的挖礦機人工智慧

     

    基於這兩股力量,編寫專用晶片需求來了,因為FPGACPU成本太高了。



    但專用晶片的問題也來了,那就是,無論哪個時代,不管你是20世紀7080年代,還是現在,專用晶片都會有過時的一天,因為技術一直在迭代。這時候,就是考驗你對專用晶片把控力的時候了,一句話,你設計的專用晶片到底能支撐業務走多久。

     

    如果你編出來的專用晶片,能持續三年使用,那麼同期你就可以去研發另外更新的專用晶片。三年後,當原來的專用晶片產能要下降的時候,你可以拿新的專用晶片頂上。你要能頂上,那這個能力就厲害了。

     

    但如果你的專用晶片半年就過時了,那你的成本就太高了,因為你每個專用晶片的打板就需要500萬以上,對初創公司來講是完全承受不起的。(營長注:此為概數,只是為強調打板花費較大。)如果你還不停地在打板,那你的公司就危險了,你還不如用FPGACPU來做,現在多核CPU也能完成。

     

    現在專用晶片的一個競爭在於,你編寫出來專用晶片是否魯棒性、適應性和存續性足夠強,是否能夠適應更多的人工智慧演算法模組,是否能扛住演算法變體…

     

    比如當CNN一變體,卷積核一變體,這個晶片能不能扛住?當LSTM的迴圈網路內部結構中,忘記門和記憶門這兩個發生變化,你能否扛住?

     

    當然,Capsule  Network一出來,不僅你扛不住了,大家都扛不住了。

     

    總的來說,你要讓你的專用晶片在容錯性和魯棒性、適應性上做到最強,這樣,你的成本才能算得過賬來。但大部分技術人員的賬,可能算不了三到五年的時間。

     

    還有些人把目光放在非常細的地方,一定要編到極致,保證區域性的魯棒性、容錯性提到最高,但長期的、中長期,比如三年期,這樣不一定行。

     

    比如,在交通影像監察識別上,你怎麼用都不出錯,正確率99.9%,但突然過兩年演算法一升級,你怎麼辦?



    因此,我不建議把目光放到單個場景的適應性上,我認為應該放在一個長期的、場景變革的使用性上,這點非常重要。

     

    這些問題其實是現在AI晶片競爭最重要的底層邏輯。在AI晶片領域,我們投了鯤雲科技,他們的聯合創始人為史丹佛的客座教授、帝國理工的教授、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發表300多篇的論文。

     

    他們的特點能把晶片的適用性做得很好,晶片的場景適應性、網路適應性、演算法適應性非常強。

     

    同樣做的很好的公司還有地平線、寒武紀、深鑑等,不過也有一些公司,場景化的正確率只有95%,甚至85%,那麼這些晶片可能就沒法用,或者只能調動一定的模組函式,不能調動大部分模組函式。

     

    目前來說,深度學習訓練過程是不需要用AI專用晶片的,因為AI專用晶片主要還是在某一個終端應用場景用。一般來說,終端人工智慧晶片並不執行訓練過程,它只執行使用過程。這是大家容易產生理解誤區的一個點。

     

    AI晶片市場距離飽和還很遠

     

    說到終端市場,英偉達也在猛攻終端市場。英偉達去年出了一個TX2的新型晶片(也是終端晶片)。但英偉達的終端晶片是一個輕版的整合化晶片,是把它整合化的GPU鑲在了一個小的晶片上,形式了一個專用晶片。所以,現在的AI專用晶片還需要扛住英偉達的競爭。

     

    目前,人工智慧技術有三層:



  • 基礎數學物理層

  • 技術模組中間層

  • 應用層

     

    技術模組中間層(簡稱模組層)是指影像識別、語言識別、語義識別、運動機能識別;底層,即基礎數學物理層,就是晶片,資料傳輸、資料儲存結構、演算法結構、演算法模組。

     

    而應用層中,幾個比較大的場景有:



  • 智慧傢俱、智慧房屋、智慧城市

  • 機器人

  • 個人語音助手

     

    這幾個場景的入口模組都需要完整的、完全標準的模組層,就是說語音識別、語義識別都則需要非常精準,無論是器械,還是一個機器人,都需要模組層要很成熟,同時需要底層晶片層很成熟。目前,大家都在競爭這個市場。

     

    二十年後,周圍的物體可能拍一拍都能動、都能說話,每一個東西都需要兩個基礎的模組體系。



  • 第一個模組體系:硬體模組體系,就是它的硬環境。

  • 第二個模組體系:也就是軟環境。

     

    軟環境就是科大訊飛、商湯、曠視等等在做的東西,硬環境就是英偉達、通訊雲、鯤雲、深鑑等公司在做的。

     

    現在的AI專用晶片市場,如果說市場飽和度滿分是10分,現在也就1分不到。

     

    雖然現在才1分不到,但今年的AI晶片公司突然火起來,就是因為大家預期了十年之後的應用場景,十年之後這個市場是很大的,不過大到什麼程度不好做預期。

     

    現在市場上的幾家公司,顯然還是不足以形成大的競爭。

     

    如果做個比喻,現在的市場,也就是剛剛進入體育場,裁判還沒有開始吹哨的時候。

     

    對於AI專用晶片來說,應用場景還沒有完全開發完,有人去做無人機監測、有人去做道路攝像頭監測、有人是做家居環境。總的來說,目前各家的應用場景都還沒有鎖定,還處在一個惡補基礎知識的階段。

     

    當然,這個階段完成之後,可能有的轉向交通,有的轉向家庭環境了,各有各自的立足的垂直領域,並繼續迭代。那麼等到那時候,可能就不競爭了。



AI市場上最稀缺的人才是?



首先,我覺得懂人工智慧,我是說的是真正懂人工智慧的人才,是非常稀缺的。



那麼什麼叫真正懂呢?



就是了解人工智慧物理意義的人,而不僅僅是懂演算法。

 

什麼才是真正懂人工智慧——庖丁解牛



舉個我自身的例子。我在清華大學唸書時,就用過神經網路,我會用,但我不懂,不懂它的底層意義到底是什麼,不懂這個東西為什麼能夠訓練出來,不理解計算機到底是怎麼思考的。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維門檻。

 

對於深度學習來說,由於這裡面是一個黑箱,你可以不知道機器在某一點到底在思考什麼,但機器思考的那套整體邏輯和大概每一層單元在幹什麼,你要很清楚。

 

目前,能理解到這個層次的人非常少。

 

打個比方,有個詞叫庖丁解牛。你首先得在眼睛裡,大腦裡有這頭牛的全貌,然後你還必須很會使用這個刀。而不是說你拿著這把刀,你就可以迅速地把這頭牛解剖了。



你只有既理解牛、又理解刀的使用方法,你才能達到庖丁解牛的境界。



同樣,人工智慧也是這麼一個工具。

 

給你一大堆圖片,讓你訓練出一個模型,你用tensorflow跑出來了,但明天讓你訓練語音,後天訓練物流雜亂的資料化資訊,你就蒙圈了。



再比如,有個模型是要用CNN加上全連線的,你的模型是用對抗網路更好一點,那麼你的模型就可以不使用神經網路,而應該使用Randomforest,有了模型你應該使用這個,你為什麼要使用這個,你是透過大量的演算法、經驗做出來的。

 

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是,一個程式設計的感性認識。我在大學研究生的時候,我做了大量的程式設計,天天在debugdebug特別鍛鍊人對於機器底層運轉的思考,一套10萬行的程式出錯了,你怎麼能夠迅速給他debug出來,這個你要去理解計算機到底容易在什麼地方出錯。

 

人工智慧更復雜,人工智慧在除錯的過程中,沒有debug的提示器,因為它全是資料和資料之間,它是一個數值計算,不能收斂的過程,就是你算著算著錯了,你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出錯了,你只能看到這個資料發散了,這是一個特別要命的問題,因為你的程式一點都沒有寫錯,只是你的資料結構、網路結構弄錯了,這個要求程式設計師對這個演算法的物理模型、場景模型極其明確物理意義的過程,這是非常複雜的,很難描述這個事情。

 

最稀缺人才——人工智慧架構師



我有一個特點,我所有學到的東西,我都能從零開始推,就是老師講的所有東西我都可以從零開始推。這個東西叫元認知。



元認知越底層的人,他在理解一件事情的時候所佔用腦子裡的記憶體越少。比如說讓我去描繪一個整個的商業案件,有人是背書,從頭到尾背下來,我看一遍以後,我可能一個單位我就記住了,然後就忘了,下次讓我描述這個事,我把這個單元提出來就可以描述。

 

人工智慧也是,它是一套工具,一個真正好的工程師,他手裡所有的人工智慧都是演算法,比如現已知的,人工智慧大類的演算法可能有七八類,像支援向量機,神經網路、randomforestadaboost等一大堆,他在看到一個模型後,能迅速判斷哪個模型更適合。

 

比如說為什麼語義識別是用迴圈網路和LSTM來做識別?因為語義是一個線性的資訊流,這個線性資訊流裡面要記住前面很遠的資訊,同時要忘掉很大一部分資訊,再記住當前的資訊,所以,用LSTM能非常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但LSTM在影像識別上就不Work了、在量化金融中的優勢也不明顯。

 

這裡,很多人會認為股票和語義都是一個時間序列函式,或者是前後序列函式。為什麼LSTM訓練這個很好用,訓練股票就不行了呢?



這個,就需要回到元認知。因為他們的資料結構完全不一樣,你得理解什麼模型處理什麼實體結構。



再比如,CNN適合處理大量資料、超大量的資料,且資料和資料之間有明確相關條件,所以,CNN適合處理影像,因為影像的畫素之間具有相關性。



而同樣的一個情況,語義又不適合了。比如“我寫程式”這四個字,每個字之間一對一的相關性並不是那麼強,但他有一個整體相關性,他跟影像識別是不一樣的。簡單理解的話,語義是一維函式,影像是二維函式。



所以,這些都是很細節的東西。你只有在使用了大量的程式之後,跑著跑著,才能感知到,哦,原來這個應該用什麼演算法跑,那個不能用什麼演算法跑。因為人工智慧屬於黑暗森林,你只能慢慢去摸索,摸索哪個是最適合的。你不可能第一天就除錯出來,搞清楚哪種場景,到底該用什麼程式,這個程式應該有多少層的網路、結構、單元,每一層單元有什麼樣的引數,應該跟什麼程式進行配合,是否需要兩個程式進行嫁接,是否需要高階的比如對抗型的、或者輔助型、或者嫁接型等。你需要不斷地錘鍊和思考,才能出來這樣的感覺,都是一點一點悟出來的。

 

所以,回到最開始的問題,我覺得如果用一個特定的職位來定義,這個最稀缺的人才是人工智慧架構師

 

他能抽象出你最應該使用什麼樣的工具。在他之下,其他人就可以在一個更細的層面上,去琢磨這個工具具體應該怎麼來用。

 

不過,人工智慧架構師又分三個層次。

 

人工智慧架構師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物理模型架構。



有的時候大家在訓練一件事情的相關性上,可能會把兩個事情分開放。其實應該把兩個事件放在一起,把相關性作為訓練物件來進行訓練,這樣訓練可能會更好。



或者把一個隱藏的物理意義作為訓練物件,把相關性和兩個事情都放在一起,然後再進行訓練。



但很多人就想不到這點,就拿兩個事情直接去訓練相關性,這是錯誤的。

物理模型架構,這是最裡的一層,需要深刻理解物理意義,當知道各種各樣的函式該怎麼去用的時候,火候就差不多了。

 

第二層:當我們確定怎麼訓練拓撲模型之後,拓撲模型框架出來的時候,基於拓撲框架我選用什麼樣的網路模組,具體需要訓練成什麼效果,然後再具體去訓練。

 

第三層:等這些模組全選好了,每一層用多少個單元、多少個引數,你有沒有這個能力。第一層的神經元你可以選擇100個,第二層的你選10個,第三個選擇多少個,然後用卷積你又選擇多少個,核有多大,3×3的、5×5的、10×10的,你到處去試,試一年可能才試出結果來。

 

好的工程師第一刀就可以給你切到差不多的點上,你這個模型基本10層網路,每一層大概10個神經元,卷積核的層數大概3層,全連結層7層就夠了,他會一上來就給你做這個東西。

 

目前,這三種架構人才都很稀缺。

 

要培養一個這樣的人才,很難很難,必須跨界,尤其物理模型架構層面,必須跨界。你必須要能理解這個東西在物理層面上的意義,你必須經歷過不一樣思維模式的業務,有開闊的眼界,比如從事過社會、社科、商業等多種型別的工作,然後再反過來去看這件事情,就容易了。

 

為什麼說一定要跨界呢?因為跨界會對你補充另外一個部分的素養,跨界就是補足你的資料,這叫“一個向量空間的完備性”,你跨界是用來幹這個的。

 

我見過的特別優秀的能扛起人工智慧架構師這類角色的人很少。我很欣賞第四正規化的戴文淵,他就可以把銀行所需要的演算法場景變成一定的函式需求,他屬於在工程師裡情商比較高,相對比較跨界的稀缺人才。

 

要成為一個這樣的人才,我覺得至少要十年時間。

 

這類人才,一定是有強感知能力的,他有感知整個社會存在的能力,而不是把眼睛全放在眼前的技術上。

 



AI工程師創業,需補足哪些短板?

 

未來關於AI的機會太多了,各行各業都需要AI,所有有大量資料的地方都可以用AI進行處理,因此,可能很多AI工程師也會考慮創業。

 

如果要創業,他們又還應該得到哪些方面的成長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程式設計師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程式設計師是資料和人類之間的溝通者,這一點非常重要。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能把資料翻譯成人話,把人想要執行的東西轉化成資料、數字。



對這類人群來說,由於長期跟電腦,跟技術打交道,如果要創業,他們必須要有實踐經歷,要有生活化的感知體驗。

 

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AI工程師必須掌握的三個特徵



我舉個例子,這個例子可能有點抽象了。我把任何一件事分為主要特徵、次要特徵、長尾特徵。



主要特徵靠看書是可以學習到的,就是老師告訴你公理一、公理二,社會規律一、社會規律二,你就記住了,這是主要特徵。

 

什麼是次要特徵呢?一個事件有很多複雜的次要特徵,這個老師講不清楚,你只能透過實踐,比如你在幹工作的時候,如果財務不留準備金率,那公司就非常危險了;此外,對於合規這件事,在實踐中你才能知道為什麼要做合規,是因為很多細節,工商、稅務、法律等問題都會影響到你的效率。



長尾特徵屬於感性化的層面了,比如你在人和人接觸的時候,你對這個人要稍微好一點,生意就變得更順暢一點,這個老師都不會教給你。

 

總的來說,主要特徵靠看書解決,次要特徵靠實踐解決,長尾特徵靠情商培養。如果你只有主要特徵,你就永遠解決不了一個完整的事情。



程式設計師今後不管是創業,還是說要有更大的發展,需要加強次要特徵和長尾特徵兩個方面。

 

對於三種特徵,如何真正學會和掌握呢?

 

四種學習方法,AI工程師應補足後三種



為了很好地掌握這三種特徵,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可以跟大家分享:學習多樣性。



具體而言,有四個層面:



  • 第一種:理解;

  • 第二種:理會;

  • 第三種:感受;

  • 第四種:感知。



    “理解”:是看書和透過理論化的知識去學習,學習完全結構化的知識叫“理解”,程式設計師多數有一個很大的問題,程式設計師的知識結構大都是理解來的。



    “理會”:是與人交流,透過跟別人交流學到知識,這點是我從24歲之後大量去做的。因為人和人交流的時候,是別人已經加工過的知識,透過一個相對柔和的、說人話的方式讓你聽懂了。



    與一個智者聊天勝讀十年書,因為他把他十年的東西全總結給你了,而且都是精華。



    多與智者交談,你會發現,你的整個世界觀都對了。



    “感受”:智者不能告訴你的細節,你以實踐出真知,從實踐中去感受,能感受到細節。



    “感知”:主要來自於看不同文化的影片、電影、電視劇和書籍文章等;還有出去旅行。



    舉個例子,比如你去日本,語言、貨幣、文化什麼都不通,你在那兒待20天,回來之後你發現你身上會有一些日本人的習慣,思維方法跟他們很相似,因為這是一套環境在影響你,這套環境在數學上叫高階小量。這些東西在不斷地影響你的一些行為習慣。久而久之,你的思考方式跟他們很類似,你就能處理一些原來你不能處理的事情,這非常有意思。



    我去日本、英國最典型的感受就是這樣的。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文化氣息是非常濃烈且集中的,你去了英國之後,你整個人就變成那種狀態了,詼諧、思考、謹慎。然後你能想象出來一些東西,為什麼這個國家和文化下的人會有這種狀態。



    此外,電影薰陶也是我常常藉助的方法。



    當我對一件事情很不理解的時候,我就開始放那一類電影,一直迴圈播放,燻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電影裡面的每個言行舉止,我都能被強烈地代入進去,然後我就突然就理解了,原來這麼幹是有原因的,為什麼是這樣不是那樣。

     

    在這四種學習中,AI工程師最應該補齊的是後面三種學習方法,尤其是中國的工程師,應多學學矽谷工程師的跨界,一定要從自己的理解層面的學習方法、相對固化的學習方法中跳出來。

     

    當然,這是一個逐漸豐滿的過程,AI工程師,或者其他程式設計師有志於未來創業,一定要多從這幾個方面去鍛造自己。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14984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