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勇於創新的網際網路巨頭谷歌在2009年啟動了無人駕駛汽車的試驗研究,作為一家非汽車製造商,此舉也讓歐美日各大汽車製造商的無人駕駛技術浮出水面。Tesla甚至喊出要第一個將無人駕駛汽車推向市場。相比而言,汽車零部件巨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更顯低調,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德國大陸汽車集團在這方面的技術儲備。

大陸汽車最早參與無人駕駛汽車專案,要追溯到2007年11月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DARPA)舉行的第四屆無人駕駛汽車挑戰賽,有十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參加了最困難的60英里城市道路比賽,卡耐基梅隆大學的Tartan Racing車隊,以4小時10分鐘完成全程,贏得兩百萬美元的最高獎項,而這輛無人駕駛汽車內就安裝了德國大陸汽車集團提供的各種感測器和車載裝置。

初嘗戰果,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汽車集團意識到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趨勢,制定了為整車廠提供無人駕駛前裝系統的戰略目標,分為三個實施階段:2016年實現部分自動化駕駛;2020年前實現高度自動化駕駛;2025前實現全自動化駕駛,也就是無人駕駛。

1459786629-8516-1117

按照從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升級到自動化駕駛的技術發展路線,大陸汽車集團開始了與全球頂尖IT公司的一系列密切合作:

首先,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需要車聯網的支援,2013年8月,大陸汽車集團與思科公司合作開發了一輛聯網概念驗證車,採用思科公司的無線網路交換技術,能自動在3G、4G網和其他無線網路之間無縫切換,實時接收交通和導航資訊,無線升級更新車載軟體,概念驗證車還安裝了基於雲端計算的資訊娛樂系統。

其次,2013年9月大陸集團與IBM公司,聯合開發下一代”電子地平線”平臺,IBM用雲端計算技術開發汽車平臺嵌入式系統,配合大陸集團在汽車電子領域的專業知識, 為全球的汽車製造商開發全方位連線的移動汽車解決方案。

而電子地平線技術需要數字地圖來預測前方路況,因此2014年2月大陸集團又與諾基亞旗下的HERE地圖公司合作,開發高精度的地圖技術,為”電子地平線”平臺提供精確的地圖導航定位。

大陸汽車集團的目標是在整合思科無線網路交換技術、IBM雲端計算嵌入式系統、HERE地圖資料的技術基礎上,向全球汽車製造商提供完整的、端到端連線的”電子地平線”解決方案,爭取在2020年前實現高度自動化駕駛的戰略目標。

在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研究領域,谷歌從2010年開始無人駕駛汽車的道路試驗,累計行駛超過14萬英里,先後在內華達州、佛羅里達及加利福尼亞州獲得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許可。

大陸汽車集團加緊實施無人駕駛汽車計劃,2012年12月成為第三家獲准在美國內華達州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系統的公司。第一輛原型車累計行駛25000公里,測試了車道巡航、路標識別和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以及道路擁堵輔助駕駛系統的效能,取得了大量的試驗資料。

在無人駕駛汽車的競賽中,奧迪、沃爾沃、寶馬等老牌汽車廠商都先後推出了方向盤輔助、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行人探測系統、自動泊車系統、自動切換車道系統等不同技術水平的駕駛輔助系統。通過分析各家無人駕駛汽車的公開資料,我們不難發現網際網路巨頭谷歌在電子地圖、人工智慧、視覺計算、理念創新、資金投入上擁有極大優勢,而且2014年1月谷歌與奧迪、通用、本田、現代以及Nvidia共同成立了”開放汽車聯盟”(OAA),意圖把Android作業系統打造成未來聯網汽車的通用平臺。

1459786629-8901-1209

但谷歌沒有汽車製造的裝置和技術,無人駕駛技術上做得再好,充其量也只能是個配角的角色,似乎是遇到了瓶頸,但善於縱橫捭闔、合縱連橫的谷歌,自有解決辦法。從未來發展趨勢分析,有兩種可能:

一、谷歌把無人駕駛核心技術以軟體服務的方式,授權給各大汽車生產商使用。但各大汽車廠商顯然不買賬,不願意拱手相讓這塊大蛋糕;

二、谷歌提供設計和方案,再通過代工商合作製造無人駕駛汽車,但不可避免會和各大汽車廠商們直接競爭。谷歌明智的選擇是和Continental AG 、Magna International等知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合作,2013年8月的德國報紙FrankfurterAllgemeine Zeitung報導了谷歌尋求大陸集團合作的訊息,也驗證了這種可能。但從2013年大陸集團與頂尖IT公司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合作來看,難覓谷歌的蹤影,作為一家穩健的德國公司,也許是大陸集團在綜合權衡後作出的決策。

目前,無人駕駛汽車處於起步期的無序競爭狀態,每家都在利用各自的優勢跑馬圈地,其中,大陸汽車集團在汽車電子、自動控制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包括谷歌、寶馬、大眾在內的無人駕駛試驗車上都安裝了大陸汽車集團提供的各種感測器、車載控制裝置。

大陸汽車集團要實現為整車廠提供無人駕駛前裝系統的戰略目標,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因為未來的競爭充滿了變數,只有強強聯合,才能增大勝算的把握。以谷歌的優勢和高調成立”開放汽車聯盟”的態勢來看,谷歌無疑要扮演領頭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