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市場持續增長。2013年總髮貨量大約為10億臺(相比2012年6.83億臺上升)。相反,非智慧手機發貨量繼續下降,發貨量大約8億臺(相比2012年9.87億臺下降)。
1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2年以前,雖然智慧手機增長,但非智慧手機市場似乎保持穩定。智慧手機將變得普遍的觀念被廣泛的否認。Asymco作者Horace Dediu聽到了很多對他2010年提出的不僅智慧手機將變得普遍,而且會發現買其他裝置會越來越困難的假設的反駁意見。(儘管對“低端”非智慧手機的需求非常明顯)【1】。
作者同樣提出用“智慧”的標籤來作為區分手機的概念將變得無關痛癢,我們只需要叫它們“手機”,這已經變成了現實,至少在作者參與的交談中是這樣。
那麼如果會話是關於“手機”的並且預期所有的手機都將是智慧手機,關於市場我們能觀察到什麼?下圖提供了按絕對和相對測量的最重要的品牌的發貨量、收入和營業毛利。
2
這一排列顯示出為手機增加“智慧”功能的破壞性影響。在短短的幾年內,行業內的利潤急劇轉變。
事實上,自從蘋果手機[2]釋出,主要品牌的淨利潤已達到2150億美元[3]。其中60%被蘋果這一市場的新來者賺得。這一數字在不斷變化的基礎上也保持了一致,早在2011年的時候已經達到60%,並且自此保持在這一數字左右。
3
這種發生在發貨量沒有相應優勢的事實顯示了一些驚人的證據:始終如一的價值創造。
賺取利潤是困難的,在一個特大的行業中這樣做是非常困難的並且能保持穩定性表明可防禦性的市場準入是最可貴的。唯一的情況是典型的在壟斷或者被保護的市場情況下(又叫做”任人唯親”)。蘋果手機缺乏市場壟斷,外加缺乏(近似於)利潤壟斷,只能通過不成比例的價值創造來解釋。
那麼接下來祕密將是怎麼可能建立一個價值創造的壟斷。

備註:
【1】這種類推作者曾經用在黑白電視與彩色電視上。黑白電視市場與彩色電視一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在它們停產前,單色螢幕市場可能存在了很久。但是這不是重點:舊技術變得稀少是由於規模經濟的原因。
【2】這被作者認為是這一行業當前時代的開始
【3】其中2340億美元是盈利,抵消了190億美元的營業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