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中的組織溝通:話語權和權力的交替

dicksonjyl560101發表於2015-04-14

  說來很巧,今天與萬陽在網上不期而遇,他的心情好象很不錯,建議用skype聊天,當他得知我正在做一些溝通工作後,其結果是:聊時超過6個小時,主題是:組織中的溝通管理。

  基本釋義

  我們知道,一個組織中包括一個或多個的正式組織,還有一個或多個非正式組織,而該組織中的個人通常會同時具有好幾個組織的角色,或正式或非正式。通常情況下非正式組織對該組織的各項事務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有時甚至會超過正式組織的影響,譬如一位行政人員和某位部門主管要好的話,他們之間肯定會一些交流,各自的想法和言論都會或多或少地對彼此產生影響,這種影響勢必會反應在各自的工作中,類似的情況你可以總結出許多,這可稱作公司的潛文化。

  如果溝通是在一個組織裡的多個人之間發生的,我們稱為多方溝通;如果溝通是在多個組織間的多個人中發生的,我們稱為多邊溝通,因為組織角色的關係會決定哪些人會說哪些話。

  任何溝通的產生都是具有其現實環境背景的,並帶有一定目的性,或是為了進行某種思想的交流、取得某種共識、明確一個目標或是完成一件事情。

  當某些資訊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溝通和傳遞之後,你認為會發生什麼情況呢?是否會發生變形、扭曲、失真等種種可能,最終與原始資訊可能不完全一樣,因為每個參與者都會或多或少地加進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加工,這種現象我們稱為“溝通震盪”。當然這種震盪本身是無所謂好或壞的,但當溝通具備某種意識時,或是說開始說話的人希望利用資訊傳播做點什麼事的話,情形就不一樣了,這個我們稱為“傳播(宣傳)意識管理”。

  如何運用溝通解決問題

  上面所說的溝通震盪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但在現實中,我們其實並不那麼希望這種現象的頻繁發生,那麼我們如何來處理呢?

  首先要解決的是心態的問題,因為一個客觀的、開放的、平靜的、愉悅的、積極的心態是能夠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條件,就好象你不能強迫一個人非與你說話不可。我以為換位思維和空杯理論很重要,也很實用。

  其次,要保證溝通渠道(環境、方式或工具)的通暢。譬如如果兩人說話老是被打斷,這勢必會影響情緒,所以我們需要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保證充分的時間、還要利用表情、語氣或肢體語言來傳遞一些資訊;在公司裡也是同樣的,我們通常會選擇那些大家喜歡的、認可的、有權威的人去傳遞一些資訊。

  但僅僅創造一個好的溝通環境是不夠的,因為我們顯然不是為了溝通而溝通,而是為了交流一些資訊,那麼這裡就存在一個資訊判斷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資訊不對稱或不確定性幾乎是永遠存在的,而我們的判斷再怎麼努力客觀都是主觀的行為,因為判斷力取決於我們的認知,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主觀虛假判斷”呢?一是充分地瞭解資訊傳遞者的個人背景,當時的現實環境背景,有沒有什麼利益導向等;二是儘可能全面地透過其它渠道來獲取相關資訊,從而儘可能地保證判斷的客觀性。說到這,想起一句話,我們可能永遠都不能瞭解事實的真相,但如果不去盡力,只能離真相更遠;另外,邏輯推理也是一種接近真相的途徑。

  接下來想談一下判斷影響力。這是萬陽的目的,他認為僅表達資訊是不夠的,關鍵是影響或引導聽眾的判斷,因為透過資訊得到一個結論是最終目的。他取了一個例子,如果面試官希望透過詢問他的學歷來判斷他的工作能力的話,他會告訴對方:我曾經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在我實際的工作中所運用的有效知識成分中,所佔比例趨近於零,而且他認為:心態、壓力、執行是影響能力表現的三個方面,所以學歷並不能反應他的真實水平。

  我倒不想去評價這種觀點如何,我想說的是,要想影響他人的判斷力,並不是硬生生地搬出自己的觀點去讓對方接受,而是要順著對方的思路進行分析和推演,從而得到一個合理的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結論。即使你很早就預見到了最後的結果,也要走完這一步,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你希望的結果:讓自己和他人心服口服,因為這是我們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別人硬塞的。所以,強勢和影響力在溝透過程中究竟可以發揮多少作用,是我們需要認真考慮的,個體的洞察力、影響力如何才能化為實施能力呢?

  說到這,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溝通的作用,它除了可以實現某種思想的交流、取得某種共識、明確一個目標、或是完成一件事情外,它還是一種學習的途徑。透過溝通,我們可以快速獲取自有知識體系中缺少的部分,它是補充和完善個體知識結構的一種方法。

  而最好的溝通方法是:一個主題明確的會議,這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儘可能地從多個角度將一個問題討論清楚透徹,也就是說一個主題明確的會議可以很好地保證溝通主題的深度,和溝通的效率。(關於知識體系的持續完善,萬陽採取這樣一種方法:定期梳理自有知識體系,進行評估,再針對性地補充,以達到知識完善的目的,終極目標是:更好地實現價值。)

  組織中的溝通和信任

  接下來,我們繼續深化組織中的溝通話題。談到組織必然要談到組織的結構形式,萬陽認為組織中的信任度決定了組織結構和企業文化,也直接決定了溝通的效果。

  假如一位領導者是一種相對開放的心態,他透過公開公正的制度來進行管理,他還能夠理解並尊重下屬的工作方法,並有足夠的氣量寬容這種不同於自己的方法所可能造成的損失,而且會時時觀察並瞭解下屬,在他們需要幫助又羞於啟齒的時候提供及時的支援,則這種信任應該會換來下屬的信任;而這種企業文化和管理風格勢必也會移植到下一級的層面中去;如果真能形成這樣一種格局,我們似乎可以看出這個組織的結構形式如何,倒是無所謂了,它可以依靠金字塔型的管理方式,來完成各種複雜的商業事務;也可能採用扁平式的管理方式,具體如何,我以為完全取決於工作的獨立性、相關性、複雜度和決策效率之間的關係。

  相反,信任危機則會導致組織的混亂和變化。譬如領導者不能確信自己可以獲知組織中的真實關鍵資訊,對自己的境遇產生不滿(正式組織不能控制非正式組織),認為這可能會威脅到他的安全和權威,但他自己又不願或不能融入到非正式組織中去的話,這種信任危機會導致親信和間諜組織的誕生,但這種先天不足的間諜組織只會加劇資訊不對稱和失真,從而導致錯誤的決策,跟著是信任危機加劇,這勢必會激化矛盾和起義,如此離毀滅也就不遠了。因為這個組織的生命力已經衰弱殆盡了,亂是由內而生的。

  這個信任演化的過程,可以轉化為組織(企業)生命週期的人力資源表現:創業、用人唯親、用人唯賢、用人唯親、滅亡。在這個過程中,如能加入現代管理學的方法,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延續其生命週期。

  依著這個理論,萬陽總結了當代中國的發展階段,我們經歷了軍人型創業、過渡性的文人型管理(文人的邏輯和理性不足,更易於產生政治鬥爭)兩個階段;現正在經歷工程師型的規範管理階段,譬如現在的大規模建立質量體系和立法活動,實質上是在制訂一些基本的遊戲規則,為今後的經濟發展搭建一個基本合理的平臺,所以,現在的中國人更多的是希望有一個明君,透過他的領導去建立民主政治(這與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傳統有關)。那麼,今後呢?要繼續完善這種規範,中國可能將會進入一種職業人型管理強化和完善階段,以保證經濟發展;最後將進入法律人型的民主管理階段,此時,法律常識將是領導人的基礎知識要求了。

  我個人以為透過他的這種梳理,我倒是有了一個更宏觀而清晰的個人發展和學習規劃,順勢而為總是沒錯的。但是否完全如此,我倒不太確定,因為他的歷史知識遭遇到我這個歷史盲,只有聽的份,沒有論的份。

  其它

  我對諮詢有一個通俗的說法:在某個領域具備了相對豐富的專業知識、經驗和能力,能讓別人有諮可詢,幫助解決問題的,就基本具有做諮詢的資格了。事實上,諮詢確實很有點象醫生。所以,任何一個領域都將有可能產生諮詢師,這就是專業諮詢,是知識服務的發展趨勢,國外的情況正是如此,無論是在管理界、法律界、建築界、甚至在港口運營界,都有相應的諮詢公司。關鍵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成長為一個良醫,而不是庸醫,更不是巫醫。

  所以說,諮詢沒有任何自大的藉口,它是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一套豐富的專業經驗、一套專業的諮詢方法和工具的總和,而無論它是否具有正式的名分。所以,諮詢不外科一種分工而已,淡然處之,踏實一點,也許比較好。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157611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